今天书画艺术和大家分享一幅传世名画,此图,虽不详其作者和主题, 但画面的内容和杨维桢的题诗,为 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参考的线索。 从《春山图》所描绘的内容以及构 图形式和笔墨特点来看,这幅画很 显然是直接来自于元代学郭熙一路的画家之手。 

《春山图》的构图方式,是以平远法和高远法相结合,近景处溪桥茅亭山径曲折,中景是一块高耸 突起的巨石,远景则山峰高耸灵动。 中景与远景的连接处,安置了成片 的殿宇与疏林,成为整幅画景物最 繁复密集、气象最凝聚紧实的地方, 与画中其它大面积的虚的处理正形 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山峰的画 法十分简单,以单线勾勒为主,在 山体的结构处,以淡墨连皴带染, 笔墨效果自然生动。最后,再在其 结构线上加上大小不规则的墨点。 画树时,笔墨更是随意而充满变化。 浓墨与淡墨、枯笔与湿笔,都一笔 成形,不作细致处理,毫无雕饰感。 此画构图非常有特点,把山峰、楼 阁、草木基本上都压在右半幅,左 边只有前景的几棵大树屹立在茅亭 边,以及其后隐约交代出的水口与 山脚。这种山水的经营方式,也有郭熙的影子。

《春山图》元人作 纸本水墨 73.2cm×42.3cm 

 在画面的最上方,杨维桢题了 七律一首 :“巨然不作惠崇景,秀 远最爱春山图。危峰戴出若孤弁, 大树林立如千夫。杖藜谁行天姥道,酒船间出贺家湖。道人自指读书处, 文璧峰前宅一区。”如果此诗是对《春山图》的解说,那么可以认为此图所描绘的景色是有所依据的,即“文 璧峰”——昆山马鞍山。再根据杨 维桢的落款与笔迹的对照,还可进 一步确定此画的作画时间为元至正 二十一年(1362年)前后。但从整个元代山水画的发展高度来看,该 图的水准并不甚高,远远逊色于杨 维桢任何一个画家朋友。杨维桢虽 不善画,但并非不识画,他和画家 黄公望、曹知白、倪瓒、王蒙等都 是好友。所以,让一个无名画家来 画他的读书处,并亲自在画上题诗, 这里似有着令人未知的缘由。

好了,说到此,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幅春山图很赞啊!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书画艺术网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