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审美我总以为是一种印象,而印象这种看似不细致的感觉其实往往更接近于真实。对戴武的书法,我觉得讲印象可能比讲具体的作品更能接近于真实。

戴武 书法艺术

 戴武1961年生于南京,现为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我的印象中,戴武是书坛的一名年轻“宿将”。二十年前,年轻的他就在书坛崭露头角。二十年后的今天,戴武依然风采闪烁、激情四射,创作活力不减当年。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戴武依然葆有如此的创造活力,使他驰骋书坛而经久不衰呢?如果仅从一幅幅作品来看,很难找到正确答案。相反,从印象当中可能找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戴武,从而找到戴武不断入古出新的艺术轨迹。

戴武 书法艺术

 印象之一:仿佛隔世,如遇仙人

 书法篆刻讲究古法、古意,因为书法艺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不学古人,要想有所进步,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戴武深谙其中的奥妙,从一开始他就盯住古人不放,王羲之颜真卿张瑞图黄道周,石鼓、汉碑、摩崖……他都一一拿来,如数家珍。多年下来,戴武不仅能够师古人之风,自由地出入秦汉之间,而且还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把古人的意味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张了形式、增强了节奏、变换了墨色、突出了时代感。他的篆刻坚持古玺、汉印风格,这就使他建立起一个价值坐标。这个价值坐标使他拥有了与现当代其他篆刻家迥然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基点,并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时代效应。看他的作品,感觉有如隔世或遇到仙人,这可能就是入古的原因吧。入古就是与古人为伍,与古人结伴而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师古而出新。

 印象之二:时代节拍,青春律动

 这好像是评论舞蹈的语言。实际上,你如果读了戴武的作品,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感觉。纵观戴武的作品,你会发现他是老瓶装新酒,借书法篆刻的传统艺术外壳表达当代人的现实情怀。他善于从生活当中发现美,同时又善于用流行的语言来加以表达,从而在古典和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传统艺术焕发出青春。从这一点来说,戴武是智慧的———他不仅拉近了传统艺术与当代人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为传统艺术找到了当代表达的通道。

 印象之三:养一等胸襟,出一等作品

 书法艺术看似是大众的,其实是非常个性的。戴武在生活上很从众,但在艺术上又很个性。他十分坚定地走自己的艺术道路,不管别人如何评说。他有个性,但他又很富足,因为他从历史上、从古人那里汲取了很多营养。他的成功主要归结于他的那份坚定———认定了,他就坚持到底,从不彷徨,从不犹豫。我认为,这是一种艺术品格、艺术境界。很多时候,成功就在眼前,就看你敢不敢向前,敢不敢超越自己。了解戴武的人都觉得这么多年来他很不容易。他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上善若水”的艺术主张,淡泊名利、不流时俗、不跟潮流,所以大家很钦佩他的这种品格,也期待他能够在坚守中突破,在坚守中获得新生。

戴武 书法艺术

 有首歌这样唱道:“我的眼里只有你。”我觉得用这句歌词来表达戴武对书法的执著和专一是再合适不过了。在戴武的眼里,书法就是生命,书法就是他的梦中情人。他认为,在他的一生中,如果离开了书法,生命就失去了色彩、失去了意义。所以,他从与书法结缘的那一刻开始就义无反顾地追寻,一往无前地追求。他无怨无悔,百折不挠。从南京艺术学院到西泠印社,从滁州到合肥、杭州、北京,从古到今,从书里到书外,他把书法里里外外看个够,把书法问题反反复复想个透。他一直在思考:书法从哪里来,还要到哪里去,我何以爱书法胜过爱自己的生命……这些问题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同时也一直激发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他坚持走自己的路,但他又时不时地把自己“流放”出去,仰古风、察时代,主动地迎接滋养自身艺术的薰风暖雨。他还在探寻,还在追问。所以,我们还应当继续为他祈祷、为他祝福。我们相信满怀豪情、奋力前行的戴武,再经过一次轮回,再经过一次涅槃,一定会浴火重生、王者归来。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