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勤俭  安徽东至人。中国国家工美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工作室助理导师,中国美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族美 术》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院副院长,北京西山兰亭画院副院长,溪山五子成员。曾获文化部十二届群星奖,全国首 届山水画学术邀请展三等奖,第二、三届全军书法展二等奖,《美术报》西北五省中国画100家称号。入选中国画学会首届学术作品展,中 国国家画院教学成果展,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千人千作展,中国书法名家工程500人展。2OO2年在日本东京举办廖勤俭书 画作品展,2008年在陕西西安举办击鼓其镗——廖勤俭山水画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文字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院、八一军委大楼等文 博单位及著名私人藏家收藏。出版有山水画集、书法集多种。

廖勤俭 行书 

看了上面的简介,聪明的读者一定知道本文是介绍的是谁了,那就是这位能书能山水的廖勤俭,那今天就以此文来简单聊聊。

廖勤俭 行书

一直想写点像样的文字,以作念想,却又一时灵感无着,不愿将就,也便一直搁在心里,老酒般窖藏着。

廖勤俭 行书

题目中的“沉香”,在本文中,既作隐喻性名词用:瑞 香料植物,一种稀有药材和香料;又主要作形容词和动名词 用:沉着,沉稳,沉而弥香,香得深沉。

再解释“老料”。 

这里的“老料”,俗语雅用,既指人本、精 神之老到,又指文本、手艺之老到,如古人称许 之“人书俱老”,一种修为,一种境界。 

而沉香无需谦和,因为沉香早已谦和过了; 沉香更无需张扬,因为沉香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 张扬。如此无需张扬也无需谦和的“老料”之老 廖,在时风之外,潜沉修远了半辈子,六十初 度,也该正名于天下了。 

——风之外,“老料”沉香! 

名正而言顺。有了这个高度“命名性”的 命题,其实连“言顺”都显得多余。于是宕开思 路,顺着题目,也顺着多年的深刻印象,想到几 个与之相关的关键词,不妨绕开说说看。

君子雅正 

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是“君子文化”。 

所谓“仁义礼智信”,所谓“温良恭 俭让”,所谓“内圣外王”,所谓“自强不 息”“厚德载物”“立德、立功、立言”等等, 落实于国人个体,无非达至一点:君子位格。

廖勤俭 行书

老廖有君子之风,熟悉者以及初识者,皆 有此印象。有意思的是,待到印象转而为认知, 却又诧然:何以这君子之风在老廖这里,既像修 为所得,更像天性使然,骨子里带着的,自自然 然,平平常常,令人越发信任。处久了,自己也 得些潜移默化的雅正。 

君子谦虚,雅正渐渐,以“德”求“艺”, 以“艺”养“德”,如此养出来的“老料”笔墨 精神,或笔墨精神之“老料”,落于案头纸上, 无论生熟,或者迟早,总不失儒雅气息。但成佳 作,则格高许许,文质彬彬,耐得了内在品味, 更平添一份亲和与信任。 

画是人画的。人好,画不一定就好。但真有 高品位内涵的好画,那画主的人品终归差不到哪 去。而要真能达至君子雅正之常境者,无论先天 才气大小,后天功夫深浅,出手笔墨,总是不失 高雅之气格的。 

“老料”成香而沉香,首先沉得,正是这 “君子雅正”的“老廖”之香。

骨气沉稳与静心生慧 

勤俭原本是书法家,转事山水画前,以书法 名世多年。说是名世,其实市场坊间并不热络, 唯书界同道称许有加,知道是块沉得住气的书坛 “老料”。 

老廖画画,画山水画,除得机缘遇良师而 别开界面外,在他自个这里,似乎是水到渠成的 事,并非别有所图而另辟蹊径。书法创作照样, 只是与画画分了主次而已。 

如此以书养画,以画证书,“老廖”勤俭的书法是否由此精进或徘徊, 先按下不论,仅以出手的画 作来看,勤俭“老料”的山 水,至少在“稳”与“静” 二字上,得其审美所然。 

廖勤俭 行书

“稳”者沉稳, “静”者雅静。这两个审美 元素,看似基本,实则在当 代美术界,早已成稀有物 事。勤俭以半生书法造诣筑 基,知天命之年起山水画 稿,功夫沉稳,心境沉稳, 笔笔写来,尽是静心生慧之 胸中山水,更是骨气沉稳之 山水笔墨——这点基本认 知,凡读得其作品者,想来 都有同感。 

再深读细品:法脉雅 正,不染时风;基质工稳, 秀炼有致;兴以远而亲近, 比以旧而得新。其整体风 貌,坐实务虚,怀文抱质, 直叙中生色有余而静雅高 华,熨帖中成其迂回而恬淡 顺茂。虽眼下看来,个人风 格标出尚有待鲜明,但想来 也只是时间迟早的事了。

行者修远 

一时代之艺术家,有 与时俱进者,也必有潜沉修 远者;与时俱进者为当下出 位而算计,图个“人前显 圣”(陕西方言),潜沉修 远者只在修心养性而悠游, 乐在“独善其身”(孟子 语)。这其中的分道,既在 于学养和才气,也在于性格 与心性,同时关键还在于, 如何处理好个人心境与时代 语境的关系问题。 

遗憾的是,适逢日新 月异造势争锋急于“投入产 出”之浮躁时代,是块料不 是块料,都奋斗成了新料, 真正的“老料”,以及真正 的“老料范”,却越来越难 得一见。 

故,近年我到处讲: 今日为学问为艺术者,真 要想脱出“形势”、潜沉于“道”、以求卓然 独成,无非三点:立 诚,笃静,自若。 亦即守志不移,静 心不变,定于内而 淡于外,于朝市之繁 嚣中立定脚跟,而得 大自在——身处今天 的时代,让精神气息 和语言意识亦即人本 与文本,都能回归单 纯、回归自得、回归 “‘老料’沉香”, 不但已成为一种理 想,甚至,更是一种 考验。

尾语 

一个艺术家,若 年过六十,还有一汪 汪清水在心怀涌动, 还有一阵阵清风在鬓 角拂动,必会生出些 奇迹的——看老廖的 作品,读“老料”的 人品,这样的印象, 以及由这样的印象所 生的这样的期许,也 如沉香一般的“老 到”了。 

风之外,“老 料”沉香——结尾点 题,一时便想到新近 刚得一首题为《菊生 在野》的小诗,或可 证之老廖佐茶,并于 题旨之外,另添一点 联想之余兴: 

剩山薄暮/有菊 生焉/低,低到尘埃 里去/再从尘埃开出 花来/这赎身的轮回 啊/依旧——/世家风 致/清流做派/薄暮: 开花就好/剩山:有 菊就好/至于傲雪争 春的事/便留给梅表 姐是了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