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展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

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是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今天书画艺术网要和大家谈的是篆刻章法中的一种叫“印眼法”,“印眼法”属章法的范畴,章法是篆刻三要素之一,而“印眼法”是诸多章法中的一法。


所谓印眼法,就是在印面上突然出现一个方块、三角形或一个圆点(当然方块、三角形、圆点的形成,要符合篆字的结构,‘变眼’要巧、要活),十分刺激跳眼,引人注目,犹似万里蓝天映照着一颗火红的太阳,深夜星空亮着一轮皎洁的圆月,通常是篆刻家着意安排的闪光点。确切地说,它是印面上的一只“眼睛”,你看着它,它看着你。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对眼,无疑是一种无声的艺术交流。如果印眼在印面上“太跳”,与整个印面就不太协调,不符合人们传统平静稳重的审美心态与艺术思维逻辑。然而,妙就妙在它的突然而至,突破了点画线条的重复,突破了平静,赐予作品一个鲜明而强烈的审美定位,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纵观古玺、汉印,以及近代吴昌硕、邓散木、齐白石等篆刻大家,都是“造眼”的高手。学习者可多鉴赏、借鉴此类应用“印眼法”的篆刻作品,品味其中的妙趣。


今天书画艺术网通过孙学勇篆刻的三方印章和喜欢篆刻的朋友探讨下:

首先,我们看印章“江山如画”,“江山如画”印中“如”字的“口”,改为圆点,使其犹如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照耀着祖国万里河山,具有较好的寓意和意境。但反观“画”字略显得生涩。但这印章因为这个印眼,整体显得比较活灵活现。

我们接下来再看“春风梳柳”,“春风梳柳”印,属无边框印,梳和柳字共用一个木字旁(用两点表示其重复),用“印眼法”将“春”字中的“日”改为一个圆,像红日高照,沐浴着浩瀚的森林。印中字的笔画线条流畅,像春风吹拂着婀娜多姿的柳条,充满了诗情画意,此印非常有动感,把春风梳柳的景象在印章中得以还原。

最后我们看“惜时如金”,刻“惜时如金”印时,将“如”字中的口字旁改为圆圈,犹似眼睛。我看着印中的“眼睛”,“眼睛”也盯着我,好像在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就是“印眼法”的体现。“印眼法”贵在巧、贵在活、贵在神、贵在趣。盯着“眼睛”,遐想入境;回味其中,欢乐无穷。

能过灵活运用“印眼法”印眼有神,那篆刻全局皆奇,全印皆活.多读多汉印,让我们的印眼也能明眸善睐,愿读者们刻出的篆刻能画龙点睛,活灵活现,篆刻出精品、妙品。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