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寿
![]() |
黄山寿作品 |
![]() |
黄山寿作品 |
黄山寿富贵寿考立轴设色纸本
黄山寿吴刚伐桂立轴纸本
黄山寿1906年作翠岭丹峰立轴设色纸本
黄山寿荷花轴
黄山寿山水镜心设色纸本
黄山寿近代三秋图轴
#$$$$$$$$$$$$$$$$$$$$$$$$%
近现代黄山寿青绿山水(4屏)
![]() |
黄山寿作品 |
#3$$#%%%%%%%6$
黄山寿东坡捧腹屏设色绢本
黄山寿云龙立轴水墨绢本
黄山寿伏生传经立轴设色纸本
黄山寿青绿山水人物立轴设色纸本
黄山寿仿古四景四屏纸本设色 #3$$#%%%%%%%6$
黄山寿晓妆图立轴设色绢本
黄山寿丁巳(1917年)作菊花立轴设色纸本
近代黄山寿五老图轴
黄山寿山水立轴设色纸本
黄山寿花鸟扇面设色金笺
黄山寿人物故事屏条设色纸本 #3$$#%%%%%%%6$
黄山寿菊石图轴
黄山寿松荫抚琴立轴设色纸本
黄山寿1915年作秋江晴嶂立轴设色纸本
黄山寿1888年作执扇游春立轴设色纸本
近代黄山寿碧兰绡幙图轴
黄山寿四相芍药图立轴设色纸本
黄山寿固关立马图横披设色纸本
近现代黄山寿祝寿图轴
黄山寿花卉镜心
近现代黄山寿伏女传经轴
黄山寿1911年作佳石图立轴水墨纸本
![]() |
黄山寿作品 |
近现代黄山寿 人物故事
近现代黄山寿 匡庐读书图轴
《我先百花三日生》《伯作鼎斋主人》《古金吟榭》《前身应画师》《江夏黄郎》《鹤溪渔隐》之一
www.18art.com
《鹤溪渔隐》之二《山寿》之一《山寿》之三《山寿》之二《山寿》之四《山寿印》
《家逗三吴第一楼》《沽上馀生》《裁烟阁主》《黄氏勖初》《黄山寿》《黄山寿印》
#$$$$$$$$$$$$$$$$$$$$$$$$%
《黄勖初书画印》《勖初》之一《勖初》之二《勖初父》之一《勖初父》之二《迟日江山丽》
![]() |
黄山寿作品 |
但是如果人们对黄山寿的作品,做一番全面又深刻的检视之后,此一偏差的印象与结论,便立刻大为改观。原因无他,大家所习见的“黄山寿”,多为仿本或伪作,线条油熟,设色过火,难登清丽之室,不符壮雅之怀。而黄山寿的精品佳作,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几岁,无论是水墨或设色,无不清雅绝伦。他的水墨山水、人物、花竹、墨龙、墨虎,无不洁净含蓄,墨色焕发;他的设色作品,艳而不俗,丽而不挑,用色特异,产生一种独特的清鲜亮眼气息,是改琦(1773—1828)、任熊(1823—1857)之后,又一用色用墨的能手,可与吴榖祥(1846—1903)鼎足而四,为晚清四大设色墨彩名家。
#$$$$$$$$$$$$$$$$$$$$$$$$%
张鸣珂是十九世纪中期与书画家交游最广阔的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他的《寒松阁谈艺琐录》,多纪录他与书画家及收藏家来往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关于黄山寿的艺术,有如下的描写云:黄勖初(山寿),武进人,年十余,即能画,依其戚,客华亭县廨。居停张明府爱收藏,所得改七芗真迹尤夥。出令勖初临摹,摹成装池之,呈巡抚张文达公,公莫能辨也,由是声誉日起。后随瑞茀侯、方伯璋,来江西臬署,因得定交。君六法之外,又工篆隶,尝为予题《国朝骈体正宗续编》、《怀人感旧诗》简首;又为予作《拥髻图》,画幅古雅妍秀,玉壶(改琦)、渭长(任熊)之后,所仅见也。
www.18art.com
![]() |
黄山寿作品 |
#$$$$$$$$$$$$$$$$$$$$$$$$%
杨逸在《海上墨林》中评介黄山寿时,说他:“善写工细人物、双钩花鸟、青碧山水,尤擅墨龙”。并指出黄氏四出卖画,“客游宁波、粤东、津门,画名甚噪”。在庚子义和团拳乱之后,他“南归寓沪鬻画,日无暇晷”。除了卖画之外,杨逸还称赞他为人“生平言行笃诚,乐于为善”。 www.18art.com
谢鸿轩在他编著的《近代名贤墨迹三辑》收有黄山寿的隶书对联,并附有小传云:黄山寿,江苏武进人,字旭初,一作勖初,晚号旭迟老人,生于咸丰五年(1855),卒于民国八年(1919),享年六十有五。髫龄即能画,临摹改七芗画本,得其神貌,善工细人物仕女,古雅妍秀,兼工双钩花鸟,青碧山水,无不臻妙;至其水墨山水,用笔益加峭拔,气韵清逸,又善墨龙,腾跃纸上,说者谓玉壶、渭长、伯年后,所仅见也。客游江西、粤东、宁波、津门,画名甚噪。拳乱后,寄寓沪上,鬻画自给,日无暇晷。所仿江贯道《石壁疎松图》,《知鱼堂古画录》选刊之,允推绝艺。家藏其画多帧,尤以巨幅设色山水为精品,稽之谈艺诸篇,如《清代画史》増编、《寒松阁谈艺琐录》、《韬养斋笔记》、《海上墨林》、《历代画史汇传》补编、《武进画史汇传》等,皆盛称之。 www.18art.com
![]() |
黄山寿 人物 四屏 |
#$$$$$$$$$$$$$$$$$$$$$$$$%
黄氏的书法,在清代画家中,自有特色。他是少数专习《石门颂》的海上画家,笔划之中,充满了唐隶的整饬流利,亦是难能。他学《石门颂》,避其沉郁顿挫之神,显其开张曲伸之形,在金石派书家之外,开方便法门之姿,广收普及隶书之效,让人人能懂,家家易学,宏扬书学,自是一功。黄山寿能在北碑金石风行天下之际,特立独行,绕过魏晋,直追两汉,把汉隶写出一种妩媚来,也能自成一格。他的隶书八言纸本对联:“德精而粹万教之本道散弥光四方为钢”,便是他习汉碑的成果。此外他的篆书亦佳,早年所书金笺篆书七言联:“新曲从翻玉连璅旧声终爱郁轮袍”,便是例子,他中晚年后,甚少书篆,此联是其难得精品。
#3$$#%%%%%%%6$
以他这种秀美的笔性,宜其能在笔锋转处,把恽寿平妩媚萧散的行楷,转化成工整秀丽的正楷,与他的画配合无间,尽收温文儒雅之效。恽南田之书,出自赵孟俯。赵字源自唐楷,然结构松散,骨气转弱,不见一笔真卿颜色。遂使杨维桢、张雨出,倡导雄强书风,与之抗衡。然而,赵书流布天下,风行数百年,使得结构严谨的唐楷风格,荡然无存。黄山寿有鉴于赵、恽的疏散,于是在楷书上力求整饬,寓柔媚之笔法于严谨之结构,进一步发展了赵书,不可轻易忽视。 #3$$#%%%%%%%6$
宣纸发墨奇佳,用来工笔设色,纸面容易在多层设色后,墨色晕染扩散,笔痕狼籍处处,纸面层层起毛,把好好一张画,毁去大半。但如果画家技术高超,用胶得宜,能让画家既可在实处以浓墨提醒要点,又可在虚处云雾渲染无痕,把富丽的袁派画法,引导到一派淡雅的风格之中,显出笔法凝重而不浅薄飘浮,墨色淡中而有浓墨提神的境界。
![]() |
黄山寿 青绿山水 四屏 |
#3$$#%%%%%%%6$
他在这个时期所画的《月夜虎啸图》墨笔纸本立轴,全以墨笔为之,为了表现老虎的威风,他在宣纸上画斧劈皴,自有一种雄强气息,能助虎威。画上题句云:“夜静草明空谷月,秋高风啸一林霜”,境界不俗,颇见诗才,后有款识云:“仿汾州郝章画虎旧本,龙城居士黄山寿写于汉庐”,下有“旭初”朱文印。
#$$$$$$$$$$$$$$$$$$$$$$$$%
不过,对二十几岁的年轻画家来说,人物仕女画仍然是最能赢得欣赏、博得喝彩的画种,值得悉心经营。他少年时在华亭县令张氏家中,锐意临仿改七芗的人物仕女画,可以乱真。《梧桐秋思图》浅设色纸本立轴,便是仿改琦,兼参王小某、费丹旭水墨笔法的佳作。画上题诗一首云: #3$$#%%%%%%%6$
井梧黄堕碧云天,凉信初催两鬓蝉;
一种离思抛未得,鞠花时节又经年。
www.18art.com
黄山寿在海上派后期画家中,是少数能作诗题画者。他所写的五、七言绝句,对仗工稳,词藻明洁,能与画意相辅相成,十分难得。他的《历代名媛图轴》四条屏,每屏均有题诗。四屏之一《木兰理妆图》浅设色纸本立轴,上有自题诗曰:
战袍初脱贴花黄,对镜重新理旧妆;
回忆黑山嘶铁骑,枕边有梦尚凄惶。
![]() |
黄山寿 走兽(四件) 屏条 |
www.18art.com
无人庭户又黄昏,纨扇团团揜泪痕;
莫为秋风易捐弃,当时怀袖亦君恩。
四屏之三《玉女琼萧图》浅设色纸本立轴,题诗云:
www.18art.com
秦楼人去月轮高,望断人间双凤遥;
冷露碧空秋似水,不知何处按琼萧。
诗的意境十分细致忧怨,与画法配合,甚为贴切。以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画家而言,如此表现,是十分抢眼的。他的《伏胜授经图》设色纸本立轴,作于光绪5年已卯(1879)秋九月,时年25岁,款识曰:“仿余蓉裳本黄山寿”,下有“眉公”朱文印。余集(1738—1823),字蓉裳,号秋室,是乾嘉时期的重要人物画家,所作仕女,风神清丽,仪态静朗,毫无脂粉俗气,时人称为“余美人”。黄山寿转益多师,博采诸家之长,但在设色上,则开始从轻淡转为深重,为此一题材,增加了古雅典丽的气息,也迎合了较为通俗的趣味。 www.18art.com
五年后,他三十岁时的作品,以充满了自信的笔致,有了自成一家的气势。他这时期的代表作《东坡故实图》墨笔绢本手卷,有甲寅(光绪十年,1884)王潮题的引首。全卷分别为“赤壁怀古”、“三人同梦”、“春月和悦”、“桃花三酸”、“摘华书铭”、“箬笠木屐”、“大瓢春梦”、“梦中得诗”等十个段落,把苏东坡一生各个阶段的境遇,刻画得生动入微,是他三十岁左右企图重建历史情境的力作,在晚清人物画中,卓然成家,自成一派。 www.18art.com
黄山寿从三十岁到五十岁间,把人物仕女的题材,发展得更纯熟,更简练,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例如他的《柳荫捕蝶图》设色绢本立轴,《谢傅怡情图》设色纸本立轴,都是这一个时期的作品。他的《卷帘看花仕女图》浅设色纸本立轴,款识云:“甲辰(1904)春三月上浣玉苔生山寿”,是他50岁的作品,画上有题诗云:
乐府梨园曲漫裁,内家新奏牡丹开;
卷帘看得花阴转,李白承宣召未来。 #$$$$$$$$$$$$$$$$$$$$$$$$%
可见他这一类风格仕女作品,是多么的受到大众的欢迎。在仕女画之外,他也发展出一种属于年画式的吉祥富贵图。例如作于光绪17年辛卯(1891)他37岁时的《晋爵图》设色纸本立轴,可作为这个阶段的代表。在这一个时期,他喜画一种大幅通俗人物画,专画麻姑寿星、加官晋爵等吉祥如意的题材,笔法简练有力,造型气势开阔,气质高贵文雅,设色富丽明快,在华洋杂处的上海滩,广受一般市民的喜爱。此后他的人物画上,题诗渐少,大约是因为作品一经畅销,笔下必须快捷,构图设色已是费力耗时,诗思情意也就无暇顾及了。
#3$$#%%%%%%%6$
三十五岁以后,黄山寿除了继续发展他的通俗题材之外,也许是应藏家之要求,全力学习袁江、袁耀父子的工笔重色之作,临仿二人的绢本条屏山水,达到几可乱真的地步。这一点,一般人多没注意到,而他这一路的山水,至目前为止,也尚未见有公开印刷发表过者。
黄山寿为求在模仿二袁之余,能够自出新意,达到更淳静厚实、淡雅清丽的境界,他特别舍绢素而用生宣,通过恰当的用矾用胶,把墨色的浓淡对比,在吸水性极强的生纸上,尽情地发挥了一番,笔笔中锋,扎实送到,毫无乱柴斧劈飞扬轻浮之病。在构图上,他继承了董其昌“因笔生笔”的原则,深悟董氏所言:“以笔墨言,山水绝不如画”之真谛,使树木的动势与山云的动势,此呼彼应,互相配合,并让人物房舍,穿插于山树云雾之间,一气喝成,浑然整体。尤其是画中的楼台界画,展现了他对传统建筑的知识与西洋透视的掌握,算得上是有清一代界画最后一代的模范。此外,他在设色上,也是极尽变化之能事,从清丽到浓艳,诸色皆备,晚清画家在设色上有如此丰富的表现者,实在是不多。这是他习古知道变通,学古又不泥古的地方。
www.18art.com
![]() |
《水殿赏春柳》一画,描写皇宫内院的初春景象 |
#$$$$$$$$$$$$$$$$$$$$$$$$%
《水殿赏春柳》一画,描写皇宫内院的初春景象,全画被一层淡淡的花青石绿所笼罩,花木于欣欣向荣之间,透露出一股料峭的寒意。全画构图作“之字型”,有人物屋宇穿插其间,紧凑、洁净而完整;用笔则以中锋为主,无侧锋野霸之气;设色虽用青绿,但以清淡为主,使全画拢罩在一股清新的空气之中,为青绿山水,开创出一种新的境界。《高阁观夏潮》一画,则写夏末(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潮之盛况,以复杂的亭台楼阁,对风起云涌的波涛,真是横直与曲折相对,玲珑与澎湃相映,气象万千,动心骇目。《云山秋场忙》一画,写秋收之后,农忙告一段落,举头但逢秋叶红树映山峰,侧眼又见山岚轻雾带水流,把秋林如束之景,农忙将闲之情,刻画得历历在目,栩栩如生。此画之特色,是在用多种颜色,把秋林、秋山之美,清净地烘托了出来,多色而又能淡雅,实在不易。《雾台玲珑月》一画,写宫殿长松,富丽之中,有几许凄清,画月下楼台,迷雾之中,有千重色彩,微妙动人。此画特色,除了楼阁灯火之精妙之外,月夜天空之灿烂,有七彩融合之趣。由此可见,黄氏图中之“彩霞明月天”,设色之丰富、复杂、精细,为历来绘制天空者所无,实为一大创新,值得后人借鉴。 www.18art.com
毕建勋 | 蔡天雄 | 费以复 | 何绍基 | 丁立人 | 崔素荣 | 陈世宁 | 贺娟 |
白云浩 | 蔡广斌 | 董希源 | 黄山寿 | 车鹏飞 | 陈钧德 | 陈显栋 | 洪凌 |
白羽平 | 蔡大雄 | 何汶玦 | 戴增钧 | 陈石漱 | 陈文波 | 董克俊 | 古干 |
陈界仁 | 谌北新 | 顾公度 | 段正渠 | 陈世中 | 陈树中 | 陈启基 | 高瑀 |
(2)http://www.trueart.com/channel/artist/detail/index.asp?id=299 #3$$#%%%%%%%6$
(3)http://www.jinyueya.cn/magazine/1000-0194/2007/11/2250249.ht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