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乐器   
[51] 评论[0] 编辑

古典钢琴

古典钢琴理论系列



一、音乐中的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一个相当不明确的词,它有几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一种不很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的。而此处我们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    所谓“古典的”,准确地说,原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两个伟大的时期。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回顾往昔,而且企图借鉴那个时代的文化精华。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经这么做了,巴洛克初期亦然,但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才真正开始重新发现“古典”。特别是考古的发现,展现了一幅简朴宏伟宁静、有力、优雅的画面,这在新发掘出来的古希腊和南部意大利的神庙中十分典型。例如,1748年庞贝的发现,其中的遗物被画家临摹和雕刻家模制以广泛流传,理论家们研究它们构成的原则。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们(其中最著名的为德国人温克尔曼)将它们称为“古典”并作为他们这一时代的典范,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们紧随这一观念,如十八世纪英国画家雷诺兹强调绘画的最高成就是在于表现古代希腊罗马的主题以及他们作品中的英雄气概和人的苦难。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也追随这种理论,表现在他描绘英雄的画面上。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基本上以古典的雕像为范本来刻画现代的男男女女。“古典”的历史事件、神话以及哲学思想也日益有其广泛的影响,如歌剧的剧本多取材于这一时期的史实、神话及英雄人物。    由于优秀的古代文化的影响,人们常将“古典”一词视为有杰出的、卓越的含义。不论是一首诗,还是一辆汽车,如果说是“古典的”,那就意味着它是此类中的佼佼者。人们也往往倾向于把某个图案设计称之为“古典比率”,意味着这个比率保持了自然的平衡,并无奇特或标新立异,而是遵循规范的原则。正由于信奉这种“适当的比率”和自然平衡的原则,使得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迥异于其他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在考虑音乐结构时都遵循这一基本概念:一种调性间平衡的概念,给予听众明确的感觉这音乐如何进行;还有段落之间的平衡,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作曲家的创造性只是对这个作曲系统和轮廓稍加变化,而不是机敏地或富有进取精神地创作出乐曲来使听众着迷或惊奇。    也可以说在音乐创作上不存在所谓“古典时期”,仅有“古典风格”。按照这种风格,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写出了他们的名作。如果说这是杰出的典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风格并非仅仅出现于他们三人的作品中,这个时期的其他作曲家的创根基本上也是这种风格,也是按照这种传统。 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之间,还有一些短暂的过渡阶段。其中之一是洛可可(Rococo),就像音乐史学者给巴洛克取名一样,是按照其风格而取名的。这一名称原是艺术史学者们专门用来指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法国的装饰性艺术的。这一时期的法国建筑中,巴洛克式的雄伟、严峻的风格分解或者柔化,成为类似贝壳制品(法语为rocaille)式的线条。由此发展出一种新颖的、绚丽的、优美的、富有想象的风格。像所有的法国文化及趣味一样,这种风格也迅速传遍欧洲,在德国南部及奥地利特别风行。如果说音乐和建筑等其他艺术的演变完全一样,那是不恰当的,但在音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浓墨重彩让位于优美、纤细的精雕细琢,尤其在键盘乐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多一流的作曲家写了极尽装饰能事的乐曲,著名的格可可风格的作曲家当数法国的库普兰,在德国采用这种风格的是巴赫的同时代人泰勒曼和马特松,意大利作曲家有D•斯卡拉蒂。在C.P.E.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犹可见到洛可可风格的余韵。    另一个名词也来自法语galant(华丽风格),顾名思义是“华丽”,其实用于艺术风格,它的含义更要丰富得多。首先是指欢乐,这是一种直率的、任性的欢乐:感官的欢乐,它有别于道德的说教及更深刻的艺术境界,也意味着一种优雅和尘世的趣味。在音乐上它首先是流畅的旋律,摒弃了复杂的对位手法;其旋律听来使人感到极为清晰,因为伴奏部分很清谈,通常用通奏低音(如羽管键琴)演奏固定的音型或者很慢地进行,绝不会对旋律喧宾夺主。华丽风格的乐曲最理想的表演媒介是人声,康塔塔或歌剧选曲(最好是爱情歌曲);作曲家通常把乐句分得简洁而又规律,用一种可以预测的问答式进行,歌者的声音较为朦胧但却极富表情。另一种流行的表演媒介是长笛(替代老式的和音色明亮的竖笛),人们特别欣赏它那优雅而柔和的色彩。华丽风格也指舞蹈节奏的使用,巴赫等人在他们的键盘乐组曲中采用的外加乐章之一,即称为“华丽曲”(galanteries);它意味着常常使用一些固定的、短小的旋律乐句,一如姿态优雅的鞠躬和礼仪。    “华丽风格”一词在1700年后才使用,此种风格的流行是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十八世纪中叶为其全盛时期,即巴赫、亨德尔一辈的作曲家消失而新的一代崛起之际。巴洛克时代大师们的富有驱动性的低音声部(它能赋予乐曲一种活力)此时让位给较为迟缓的低音进行,只起到衬托上面主要声部的作用而已。巴洛克时期常用的赋格织体也被取代,此时上面的声部轻而易举地取得了统治地位,其次才是低音,而中间声部已无容身之地。巴洛克音乐中,长而不规则的乐句被较短的乐句取代,它们往往是两小节或四小节的,听者能感觉到后继的乐句大约将是怎样的。 音乐语言变革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是新思潮的出现,即启蒙运动。十八世纪早期这个重大的变动已出现于哲学以及像英国的牛顿、法国的笛卡儿那样的科学发现的觉醒,理性与人道的观点受到重视,神秘与迷信逐渐褪色。启蒙运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文学艺术普及到普通的男女中间去,使中等阶级也可分享过去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到的东西,艺术应该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发现在十八世纪初期,歌剧这一形式不仅是专供私人宅邸演出和仅用意大利语言,而且也向公众开放并用各个国家的民族语言。在法国出现了喜歌剧(opera comique),歌曲与对白穿插进行,故事情节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喜歌剧已在巴黎集市的场子上演出。比之宫廷歌剧来,它的内容更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在英国,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贵族们尚在欣赏意大利歌剧,中产阶级却喜欢带有对白的、曲调质朴动听的轻型歌剧,此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伦敦,而且遍及全国各地。此种类型的歌剧在十八世纪中期经译成德语后在德国的柏林及汉堡等地上演,促进了产生德国自己民族形式的此类歌剧,即歌唱剧(Singspiel)。就是在歌剧的故乡意大利,十八世纪初已出现用地方语言的喜歌剧,如在威尼斯、那不勒斯等地。此类歌剧所用题材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曲调动听;相形之下,取材古代或神话中的故事和人物就显得不易理解,其音乐也较乏味。    歌剧并不是唯一显示文化艺术发展进程的体裁。与此同时,音乐的印刷出版业建立起来了,人民大众可以购买乐谱在家歌唱或演奏,乐器制造业也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而蓬勃兴起。年轻姑娘能演奏羽管键琴或钢琴是有教养的重要标志。男士们则演奏长笛、小提琴或其他业余性质的乐器。十八世纪时出了许多为家庭用的乐器演奏教材。作曲家们也为家庭使用的目的而创作乐曲,它们在演奏技术上虽较简单而易于掌握,却仍然优美动听,演奏起来饶有兴味。这就是上述引起风格转变的原因,转向更有规律的和旋律的风格。人们在家里尝试着唱他们在公共娱乐场所听到的歌曲,“流行歌曲”歌集的刊印应运而生,这些歌曲选自最近上演的歌剧(在伦敦也有在著名的游乐园中演唱的),它们对音乐爱好者来说是印象新鲜的。    并非仅是歌剧吸引着新的观众,十八世纪时音乐会的活动已经开始。以前,器乐曲主要在宫廷或上流社会人物的家庭中表演,现在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人们(通常是既有音乐爱好者又有专业音乐工作者)集合在一起举行音乐会,娱乐自己(有的赖以为生)和款待前来的听众。在较大的城市里从事音乐的专业人员很多,伦敦和巴黎首先兴办定期的管弦乐队音乐会,其他城市很快效仿。宫廷乐队也常举行售票的音乐会。特别是在十八世纪后期,音乐会的活动迅速发展。杰出的演奏家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城市举行巡回演出。当地有名的艺术家也举行年度的“慈善’音乐会(演员仍然能拿到报酬)。管弦乐队这一团体组织日益成形,音乐会向公众开放当时是一件新鲜事。为适应此种需要,作曲手法亦需更新,要求乐曲有更为逻辑和清晰的形式,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适应这一时代形势的要求,新一代的作曲家从此兴起,其中的三巨头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就是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 #3$$#%%%%%%%6$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人都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维也纳活动,他们之间互有影响。他们都是运用奏鸣曲形式的大师,写出了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这类体裁的不朽佳作;他们也都致力于主题的展开以及利用调性的配置来给抽象的形式注入细致微妙的表情。虽然三人都写过歌剧,但是真正在歌剧中留下了璀璨名篇的只有莫扎特,而且也确实没有称得上“古典主义”的歌剧风格存在。主要是这些大作曲家的器乐曲给了当时以及整个十九世纪以巨大影响。除了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显得较为艰深外,这三人的作品都既深刻而又通俗易懂,这也促进了这一时期开始的音乐从此走向世界。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仍仅限于在中部德国及英国流传,而海顿的作品不仅在他受雇的贵族宅邸演奏,而且在维也纳、巴黎、伦敦都能听到;莫扎特以演奏家的身份漫游全欧,演奏他自己的作品;贝多芬的作品从1805年后也是在欧洲到处都能听到。 #3$$#%%%%%%%6$
二、初期古典乐派    文艺复兴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形式的新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各地繁荣昌盛
  起来。其初期有三个主要乐派:以音乐大师巴赫的次子卡•菲•埃•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以约翰•施塔密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年)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以瓦根扎尔和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    歌剧虽然是古典派音乐中的重要部分,但从整体来看,古典派音乐的特色在于器乐方面,特别体现在奏鸣曲和交响曲形式的音乐上。曼海姆乐派的室内乐和交响乐不仅影响了维也纳乐派,而且对波恩时代的少年贝多芬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
   奏鸣曲是古典派音乐中极富代表性的形式,它的呈示部中有第一、第二主题的对比,中间出现发展部,然后是两个主题反复的再现部。曼海姆乐派当时已经具有了相当完整的奏鸣曲形式,他们还在交响乐中加入小步舞曲乐章。这个乐派的交响乐配器中,木管乐器也采用了双管编制。莫扎特在自己的交响乐中加用单簧管,也是受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   三、维也纳古典乐派    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

音乐体裁</b>
体裁就是艺术作品的式样和类型(品种)。"曲式"是指乐曲在连贯展开 <BR>过程中的结构布局,而乐曲的体裁则是指乐曲在音乐风格和性质方面的特 <BR>征。这是一首乐曲的两个方面。 #$$$$$$$$$$$$$$$$$$$$$$$$%
  不同体裁的器乐曲的形成,都是同它们各自的应用和表演的目的、演 <BR>出的场合、乐曲内容的倾向性、音调和节奏的特色、音乐风格的特征等等 <BR>有关。
  #$$$$$$$$$$$$$$$$$$$$$$$$%

曲目

 【前奏曲】
  (Pre1ude)原文是“序”、“引子”之意。它是一种单主题的中、小 <BR>型器乐曲。
  它源自十五、十六世纪某种乐曲前的引子,最初常为即兴演奏,有试 <BR>奏乐器音准、活动手指及准备后边乐曲进入的作用。不少作曲家均有独立 <BR>的钢琴前奏曲。十九世纪后,西洋歌剧、乐剧中的开场或幕前音乐亦有称 <BR>作"前奏曲"者,其含义与上述独立体裁的前奏曲有所不同。 #$$$$$$$$$$$$$$$$$$$$$$$$%
  【序曲】
  (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 <BR>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 <BR>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 <BR>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 <BR>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 <BR>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 <BR>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 812年序曲》等。

#3$$#%%%%%%%6$

  【套曲】
  (Divertimento)包括若干乐曲或乐章的成套器乐曲或声乐曲,其中 <BR>有主题的内在联系和联贯发展的关系。如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 <BR>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等。认广义上说,奏鸣曲、交响曲、 <BR>组曲、康塔塔等均属之。

#3$$#%%%%%%%6$


  【小步舞曲】
  (Menuet)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 <BR>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 <BR>典雅。十九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 <BR>谑曲所代替。

www.18art.com


  【谐谑曲】
  (Scherzo)谐谑曲亦称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其主要特点是节 <BR>奏活跃、速度较快,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它常在交响曲等套曲中作为 <BR>第三乐章出现,以取代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 #3$$#%%%%%%%6$
【赋格】
  (Fuga)西洋复调音乐中主要曲式和体裁之一,又称“遁走曲”,意 <BR>为追逐、遁走。它是复调音乐中最为复杂而严谨的曲体形式。其基本特点 <BR>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单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 <BR>出现一次(呈示部);然后进入以主题中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 <BR>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展开部);直至最后主题再 <BR>度回到原调(再现部),并常以尾声结束。

www.18art.com


  【卡农】
  (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其原意为“规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 <BR>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即严 <BR>格的模仿对位。 www.18art.com
  【练习曲】
  (Etude)用于提高器乐演奏技巧的乐曲。它通常包含一种或数种特定 <BR>技术课题。
  肖邦为其创始人。这种乐器练习曲除用以练习技巧外,同时具有高度 <BR>的艺术性和舞台效果。李斯特、德彪西等都创作有此类练习曲。 www.18art.com
  
  【浪漫曲】
  (Romance)泛指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小的器乐曲。其特点 <BR>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亦较丰富。
  【狂想曲】
  (Rhapsodie)一种技术艰深且具有史诗性的器乐曲。原为古希腊时期 <BR>由流浪艺人歌唱的民间叙事诗片断,十九世纪初形成器乐曲体裁。其特征 <BR>是富于民族特色或直接采用民间曲凋,如李斯特的1 9首《匈牙利狂想曲》 <BR>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
  
  【幻想曲】
  (Fantasia)一种含有浪漫色彩而无固定曲式的器乐叙事曲。原指一 <BR>种管风琴或古钢琴的即兴独奏曲。十八世纪末叶起,幻想曲遂成为独立的 <BR>器乐曲,如格林卡运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写成的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 <BR>幻想曲。

www.18art.com


  【创意曲】
  (Invention)它是以模仿为主的复调音乐的体裁名称,是一种复调结 <BR>构的钢琴小曲,根据某一音乐动机即兴发展而成,类似小赋格曲等。
  
  【托卡塔】

#3$$#%%%%%%%6$


  (Toccata)又称“触技曲”,它是一种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萨拉班德】
  (Sarabande)舞曲的一种。据情起源于波斯,十六世纪初传入西班牙 <BR>。由于情调热烈奔放而被教会禁止。十六世纪未传入法国后,逐渐演变为 <BR>速度缓慢、音调庄重的舞曲,常用于贵族社会和舞剧中。其结构为二部曲 <BR>式,节奏为三拍子;第二拍的音,时值较长而突出。
www.18art.com

  塔兰台拉】
  (Tanantella)塔兰台拉原为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间舞曲。据传:被 <BR>一种毒蜘蛛“塔兰图拉”(Tarantula)咬伤的人,必须剧烈跳舞始能解毒, <BR>塔兰台拉舞即起源于此说,另一说此舞因产生于塔兰多城而得名。其特点 <BR>:速度极快,6/8或3 /4拍子,主要节奏为连续不断的三连音,情绪热烈。

www.18art.com


  【即兴曲】
  (Impromptu)它原是钢琴独奏曲的体裁名称,后也用于其他乐器的独 <BR>奏乐曲。它是即兴创作的器乐小品,常由激动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组 <BR>成,所以大多数是复三部曲式的。
www.18art.com

  
  【夜曲】
  (Nocturne)原指十八世纪所流行的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风 <BR>格明快典雅,常在夜间露天演奏,与“小夜曲”类似。
  【小夜曲】
  (Serenade)原指傍晚或夜间在情人的窗下歌唱的爱情歌曲体裁,所 <BR>以曲调常是亲切抒情的。在十八世纪末开始出现多乐章的重奏或合奏曲的 <BR>小夜曲,则是为当时的达官贵族餐宴时助乐用的,曲调较轻快活泼,而与 <BR>爱情无关,属于室内乐体裁。
#3$$#%%%%%%%6$

  
  【无言歌】
  (Song without Words)(无词歌)它的旋律犹如歌曲,用音型伴奏, <BR>但却无歌词,不供歌唱之用,是抒情歌曲般的器乐小品。由门德尔松首创。
  【摇篮曲】 www.18art.com
  (Lullaby)又称催眠曲,它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 <BR>简短。其旋律轻柔甜差,伴奏的节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随想曲】
  (Caprice)又称奇想曲、异想曲,其性质近似幻想曲,也是结构自由、 <BR>大小不定,指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体裁,有赋格式、套曲形式。

#$$$$$$$$$$$$$$$$$$$$$$$$%


  【圆舞曲】
  (Waltz)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 <BR>。圆舞曲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 <BR>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 <BR>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 <BR>特点为节秦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 <BR>突出,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淄河》、韦伯的《邀舞》 <BR>等。 #$$$$$$$$$$$$$$$$$$$$$$$$%
  【玛祖卡】
  (Mazurka)波兰的一种民间舞曲,其动作有滑步、成对旋转、女人围 <BR>绕男子作轻快跑步等。玛祖卡的音乐特点为:中速、三拍子,重音变化较 <BR>多,以落在第二、三拍常见,情绪活泼热烈。 #$$$$$$$$$$$$$$$$$$$$$$$$%
  【波洛乃兹】
  (Polonaise)也称“波兰舞曲”一种庄重缓慢、具有贵族气息的三拍 <BR>子舞曲,源于波兰民间。
  【波尔卡】
  (Polka)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以男女对舞为主,其基本动作由两个 <BR>踏步组成,一般为二拍子。 #$$$$$$$$$$$$$$$$$$$$$$$$%
  【协奏曲】
  (Concerto)指一种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 <BR>。它的特点是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在音乐进行中, <BR>独奏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相互对答、呼应和竞奏。独奏时,乐队处于伴 <BR>奏地位,会奏时,独奏乐器休止,完全由乐队演奏。古典协奏曲的奠基人 <BR>是莫扎特。协奏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多用奏鸣 <BR>曲式,音乐充满生气;第二乐章是优美的、抒情的慢板,音乐带有叙事风 <BR>格;第三乐章是欢乐的舞曲,音乐蓬勃有力,活跃奔放。在第二乐章结束 <BR>前往往加有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的华彩乐段,以表现高度的演奏技巧。
#3$$#%%%%%%%6$

  在现代协奏曲创作中,也有以花腔女高音独唱(无词)与乐队的协奏 <BR>的声乐协奏曲。
  【组曲】
  (Suite)它是“继续”、“连续”之意,由若干器乐曲组成的套曲, <BR>其中各曲有相对的独立性。组曲有古典、近代之分。古典组曲又称"舞蹈组 <BR>曲",兴起于十七到十八世纪之间,它采用同一调子的各种舞曲连接而成, <BR>但在速度和节拍等方面互相形成对比,如巴赫的古钢琴组曲。近代组曲又 <BR>称"情节组曲",兴起于十九世纪,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电影音乐中 <BR>选若干乐曲编成。有的组曲系根据特定标题内容或民族音乐素材写成,如 <BR>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的《舍赫 <BR>拉查达》、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捷克组曲》等。
#3$$#%%%%%%%6$

  【交响诗】
  (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具有描写和叙事、抒情和戏剧性的 <BR>管弦乐曲,属标题音乐的范畴。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于1850年首创这一体 <BR>裁,后来发展了它。交响诗的题材多取自文学、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 <BR>传说,内容富有诗意;乐曲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 <BR>挥,也有用变奏曲式、三部曲式或自由曲式写成的。
www.18art.com

  另有音诗、音画、交响童话、交响传奇等体裁,均与交响诗的性质相 <BR>类似。
  【奏鸣曲】
  (Sonata)原是意大利文,它是从拉丁文“Sonare”(鸣响)而来, <BR>而与“Cant ata”(康塔搭,大合唱)一词相对立,是大型声乐套曲体裁 <BR>之一,原意为“用声乐演唱”,一个是“响着的”,一个是“唱着的”。
#$$$$$$$$$$$$$$$$$$$$$$$$%

  起初奏鸣曲是泛指各种结构的器乐曲,到十七世纪后期在意大利作曲 <BR>家柯列里的作品才开始用几个互相对比的乐章组成套曲型的奏鸣曲。到十 <BR>八世纪方定型为三个乐章。(海顿、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都是三个乐章的 <BR>。) #$$$$$$$$$$$$$$$$$$$$$$$$%
  后来“奏鸣- -交响套曲”又增加了一个“小步舞曲”乐章,插在第二、 <BR>三乐章之间,成为四个乐章的“奏鸣--交响套曲”。到贝多芬又用“谐谑 <BR>曲”代替“小步舞曲”,后来的作曲家还有用“圆舞曲”作为第三乐章的 <BR>。奏鸣曲在结构上类似组曲的一套乐曲,但它又和交响曲分不太开,它是 <BR>一种大型套曲形式的体裁之一。
#$$$$$$$$$$$$$$$$$$$$$$$$%

  【康塔塔】
  (Cantata)大型声乐套曲体裁的一种。原意为“用声乐演唱”。最初 <BR>是一种独唱或重唱的世俗叙事套曲,以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组成,到十七 <BR>世纪中期传入德国,遂发展成为一种包括独唱、重唱、会唱的声乐套曲, <BR>以世俗或《圣经》故事为题材。"康塔塔"在形式上与"清唱剧"有相似之处, <BR>唯规模较小;其内容偏重于抒情,故事内容亦较简单。 #3$$#%%%%%%%6$
  【清唱剧】
  (Oratorio)译为“神剧”、“圣剧”。它是大型声乐套曲体裁的一 <BR>种。包括独唱(咏叹凋,宣叙调),重唱合唱及管弦乐等,十六世纪末起 <BR>源于罗马,初以《圣经》故拿为题材,化妆演出,其后亦采用世俗题材。 www.18art.com
  十七世纪中期始发展为不化妆的音乐会作品,其中合唱处于主要地位。
  【交响曲】
  (Symphony)源于希腊语“一齐响”,是大型器乐曲体裁,亦称“交 <BR>响乐”,系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交响曲的产生同十七、十八世纪法 <BR>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 <BR>体裁有直接的联系。

www.18art.com


  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四个乐章(也有只用两个乐章或五个乐章以上 <BR>的),各乐章的特点如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其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调具有戏剧 <BR>性,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它强调不同形象的对比和戏剧性的 <BR>发展,是全曲的思想核心。乐章前常见概括全曲基本形象的慢速序奏。

www.18art.com


  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采用大调的下属 <BR>调或小调的关系大调。它的曲式常为奏鸣曲式(可省略展开部),单、复 <BR>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等,具有抒情性。第二乐章往往表现哲学思想,人 <BR>道主义精神,爱情生活,自然风光等,其内容与深刻的内心感受及哲学思 <BR>考有联系。这里突出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3$$#%%%%%%%6$
  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础, <BR>采用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
  在古典交响曲的这一乐章中,往往描写,人们闲暇、休息、娱乐和嬉 <BR>戏等日常生活的景象,以及活泼幽默的情绪。 #3$$#%%%%%%%6$
  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凋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 <BR>式的结构,它常常表现出生括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 <BR>俗和斗争的胜利,节日狂欢场面等。它是全曲的结局,具有肯定的性质。

#$$$$$$$$$$$$$$$$$$$$$$$$%


  因此,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 <BR>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它以表现社会重大事件、历史英雄人物、 <BR>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富于哲理的思维以及人们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等为见 <BR>长;它总带是有一定程度的戏剧性。
www.18art.com

  交响曲虽在十六、十七世纪已形成了规范的基本格局,但十八到十九 <BR>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为交响曲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使欧洲的器 <BR>乐创作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前驱。
#3$$#%%%%%%%6$

  
  海顿确立了四个乐章的交响曲的规范形式,采用了编制理想的乐队组 <BR>合方式,展示了多样的主题发展方法,使小步舞曲洋溢着民间的气息。他 <BR>一生写了一百零四部交响曲,被誉为“交响曲之父”。

www.18art.com


  莫扎特的交响曲,清丽流畅、结构工整,吸收了德奥歌剧的创作经验 <BR>和民间素材,采用带有复调因素的主调风格和旋律化的展开手法,丰富了 <BR>交响曲的表现力。他一生共创作交响曲四十九部,由于他创作的早熟,人 <BR>们称他为“天才中的天才”。
www.18art.com

  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被人们视为交响音乐创作中的“珍品”。
  贝多芬在他的交响曲中浸渗了法国大革命先进思想和战斗热情。他用 <BR>广阔发展的动机,自己以富于动力性的和声,扩大了展开部的内容,给结 <BR>束部以充分抒发的余地,使奏鸣曲式成为戏剧性的形式。他用诙谐(谐谑) <BR>曲代替了小步舞曲乐章,使终曲乐章成为全曲肯定性的结局,甚至在末乐 <BR>章引入了合唱,这使他成为浪漫乐派的开路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技巧 <BR>上,贝多芬都是一位巨人。他的九首交响曲被视为交响音乐创中的“极品”。

www.18art.com


  自十九世纪开始,经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后期浪漫乐派大师之手, <BR>交响曲又有了新的发展。

音乐术语

套曲Cycle
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
组曲Suite www.18art.com
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奏鸣曲Sonata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www.18art.com
交响曲symphony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协奏曲concerto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3$$#%%%%%%%6$


交响诗symphonic poem
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音乐
音诗poeme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BR>序曲overture <BR>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BR>  <BR>前奏曲prelude <BR>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BR>  <BR>托卡塔toccata <BR>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BR>  <BR>幻想曲fantasia <BR>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BR>  <BR>随想曲capriccio <BR>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BR>  <BR>狂想曲rhapsody <BR>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BR>  <BR>练习曲study <BR>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BR>  <BR>无词歌 #$$$$$$$$$$$$$$$$$$$$$$$$%
songs wighout <BR>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浪漫曲Romance <BR>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BR>  <BR>叙事曲ballade <BR>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BR>  <BR>夜曲nocturne <BR>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BR>  <BR>小夜曲serenade <BR>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BR>  <BR>谐谑曲scherzo <BR>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BR>  <BR>间奏曲intermezzo <BR>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BR>  <BR>赋格曲fugue <BR>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BR>  <BR>卡农canon <BR>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BR>  <BR>轮唱曲round <BR>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BR>  <BR>创意曲invention <BR>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BR>  <BR>练声曲 #$$$$$$$$$$$$$$$$$$$$$$$$%
vocalization <BR>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回旋曲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变奏曲<I>var</I>iation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3$$#%%%%%%%6$
 
进行曲march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晨歌alborada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www.18art.com
 
田园曲pastorable
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船歌barcarolle
#3$$#%%%%%%%6$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悲歌elegy
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摇篮曲berceuse
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3$$#%%%%%%%6$
 
嬉游曲


divertimento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即兴曲impromptu
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无穷动perpetuum mobile

#3$$#%%%%%%%6$


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小品bagatelle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幽默曲humoreske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新事曲novellette

#$$$$$$$$$$$$$$$$$$$$$$$$%


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演绎曲paraphrase
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www.18art.com
 
舞曲dance music <BR>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BR>  <BR>小步舞曲menuet <BR>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 <BR>  <BR>加沃特gavotte <BR>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BR>  <BR>塔兰泰拉 #3$$#%%%%%%%6$
tarantella <BR>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BR>  <BR>波尔卡polka <BR>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BR>  <BR>华尔兹waltz <BR>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 <BR>  <BR>马祖卡mazurka <BR>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BR>  <BR>波罗乃兹polonaise <BR>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BR>  <BR>哈巴涅拉habanera <BR>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BR>  <BR>探戈tango <BR>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BR>  <BR>独唱solo <BR>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 <BR>  <BR>齐唱unison <BR>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BR>  <BR>重唱ensemble <BR>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BR>  <BR>领唱lead a chorus <BR>由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 <BR>  <BR>合唱chorus <BR>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 <BR>  <BR>无伴奏合唱 #$$$$$$$$$$$$$$$$$$$$$$$$%
a cappella <BR>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 <BR>  <BR>合奏ensemble <BR>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的演奏形式 <BR>  <BR>伴奏accompaniment <BR>由一件或多件乐器奏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 <BR>  <BR>独奏solo <BR>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BR>  <BR>齐奏unison <BR>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BR>  <BR>室内乐chamber music <BR>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BR>  <BR>二重奏Duet <BR>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BR>  <BR>三重奏Trio <BR>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BR>  <BR>弦乐三重奏string trio <BR>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BR>  <BR>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 <BR>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BR>  <BR>四重奏quartet <BR>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BR>  <BR>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BR>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BR>  <BR>钢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 <BR>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www.18art.com

附件列表


5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古典吉他    下一篇 古埙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