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舞蹈   
[0] 评论[0] 编辑

《铜雀伎》

(图)《铜雀伎》《铜雀伎》

大型舞剧《铜雀伎》这部历时三十来年的创作之非同凡响,在于具有“四绝”,令人惊叹难忘。讲述的是三国时代(公元200--265)的舞伎郑飞蓬与鼓手卫斯奴从小相爱,但光彩照人的飞蓬遭魏王曹操曹丕父子两代的霸占并倍受将官的欺凌,飞蓬因反抗被处死,已被挖去双目的卫斯奴击鼓相送,最后,飞蓬剪下一束青丝,轻轻放在恋人的身旁,踏着悲愤的鼓声,一步步地走向刑场。

#$$$$$$$$$$$$$$$$$$$$$$$$%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铜雀伎

www.18art.com

外文名称: Dancing Girl of Tongque Platform

#$$$$$$$$$$$$$$$$$$$$$$$$%

类别: 传统舞剧 #$$$$$$$$$$$$$$$$$$$$$$$$%

演出单位: 中国歌剧舞剧院

www.18art.com

文化结构
(图)《铜雀伎》《铜雀伎》

大型中国古典舞剧《铜雀伎》是一部含有浓郁文化韵味的舞剧,是一部很具有历史感的舞剧。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第一版。事隔二十多年,北京舞蹈学院重排此剧,几近重新构思、编排。音乐由已负威名的青年作曲家张磊先生任总监再谱新篇,舞美灯光设计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设计师任东升担任。服装总监、设计由享受国务院津贴国家一级舞美服装设计师,董淑芳先生担任,董老是第一版《铜雀伎》的服装设计,时隔多年鼎力再造。造型设计由29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化妆团队总指挥李玫玫担任。音响设计由金少刚先生担任,国内音响界泰斗,现场音效方面第一人。该版《铜雀伎》在各方面均有大幅度的调整、修改。北京舞蹈学院同时将此剧推为探索民族舞剧发展途径的科研课题。老教授带领高徒:史博、王芳、郑璐、佐果四位青年教师进行了科研实践性的创作。演员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汉唐)专业05级和07级两届在校学生。女主角由青年舞蹈家郭娇饰演郑飞蓬,陈捷饰演卫斯奴,袁佳饰演曹操。因此这部舞剧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汉唐)专业师生三代献给社会各界的一部舞剧力作。含着推扬民族艺术的浓情厚意,含着创造中国品牌的宏愿大志,这部舞剧的上演,将成为中国舞剧艺术新奇靓丽的文化景观。 www.18art.com

故事梗概
(图)《铜雀伎》《铜雀伎》

公元二世纪,汉末建安十五年,魏王曹操在邺郡漳河岸边修筑了富丽绝时的铜雀台、并选伎乐纳于台中,供宴聚游乐。舞伎郑飞蓬、卫斯奴自幼共习汉代独有的踏鼓舞,一个手鼓一个足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技艺伙伴。郑飞蓬年甫及笄色艺俱佳、与诸伎同获朱雀头钗选为铜雀伎、并得魏王垂爱、独纳后宫、侍奉曹操。王室中郎将副丞相曹丕和北疆戍边将军也垂涎郑飞蓬这个伎乐尤物,但不敢染指。

#3$$#%%%%%%%6$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崩,留下遗令,命诸铜雀伎尽留铜雀台、仍似其生前“旦、朔”向其陵寝献舞(实为活殉)。曹丕篡汉称帝,修奠乃父之机、将郑飞蓬带回洛阳宫。郑飞蓬得免守陵之苦,但鼓舞将由此异地分离,卫斯奴一时情急闯驾犯律,虽未杀身,却被刑致盲,郑只知卫斯奴获罪,却不知后情。 北疆鲜卑朝魏,奉献胡女,魏朝廷搬演中原乐舞,以娱藩客、压轴节目;是魏廷名伎郑飞蓬的踏鼓舞,并从铜雀台调来搭档鼓手卫斯奴。郑、卫分离又得重会。郑飞蓬虽则欣喜,却又有所顾忌不敢造次。对舞当中盲人卫斯奴频频失误,引起郑的怀疑、几经试探方知卫斯奴双目已盲、郑飞蓬百感交集、真情迸发,再也顾不得富贵、名份、当场断袖弃钗罢舞任凭发落。文帝虽则盛怒,却没有诛杀,将郑飞蓬赐给了垂涎已久的戍边大将军。郑飞蓬由宫伎又沦落为更为卑贱的营伎。 #3$$#%%%%%%%6$

郑飞蓬在关边适逢将军,心灰意冷,无意逢迎。侍奉曹操,侍奉文帝,再也无意逢迎、遍历富贵,方知心中的真爱是卫斯奴,并从此惹怒将军,被掷于如狼似虎的军士、受尽凌辱。郑飞蓬心力交瘁无意间撞到燔火,又愤恨交加,有意揣翻燔火引燃军帐,原想自焚了断,看到一直守护不离的手鼓,又觉心事未了逃出边关……。 www.18art.com

一路忍饥挨饿、乞食、卖艺,再遭市集痞子的欺辱,迎风冒雪千里迢迢奔回铜雀台,见到卫斯奴之际,刑吏已在守候。自知生路已尽,满腹辛酸,欲吐的衷肠还是没能吐露,只将一束青丝和怀抱不离的手鼓,默默留给木然如尸的卫斯奴,黯然,木然的走向刑场。 #$$$$$$$$$$$$$$$$$$$$$$$$%

剧情介绍
(图)《铜雀伎》《铜雀伎》

故事发生在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建成铜雀台前后。它表现了铜雀台舞伎郑飞蓬和鼓手卫斯奴的爱情悲剧。

#$$$$$$$$$$$$$$$$$$$$$$$$%

序幕
建安初,某战场。血战方歇,曹操巡视战地,收留了一对幼小的孤儿——郑飞蓬卫斯奴

#$$$$$$$$$$$$$$$$$$$$$$$$%


第一幕第一场
建安十一年至十五年间,清商署百戏部,后转至铜雀台殿堂。孤儿郑飞蓬、卫斯奴被收养在清商署百戏部习舞学艺,耳鬓厮磨,相依为命,萌生了爱的情愫。铜雀台上,曹操大宴群僚,席间起而舞槊,铜雀群伎献舞助兴,郑飞蓬色艺俱佳,被曹操召幸。 www.18art.com
第一幕第二场
翌年,铜雀台上郑飞蓬的寝阁。郑飞蓬锦衣玉食身居宫闱,得曹操宠爱,但她依然深深地思念着鼓手卫斯奴。
第二幕第一场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铜雀台殿堂,远处可见新建的西陵,时曹操已死,曹丕禅汉称帝。铜雀诸伎奉曹操遗命,留铜雀台伴陵,向西陵作舞。郑飞蓬与卫斯奴慑于律令,难以亲近。魏文帝曹丕谒陵,郑飞蓬强颜作舞。曹丕见郑飞蓬风采依旧,召郑入宫。卫斯奴一时情急,从匍伏跪拜的人群中站起身来,由此惨遭挖目之刑。 #$$$$$$$$$$$$$$$$$$$$$$$$%
第二幕第二场 距前场数月后,铜雀台一角。卫斯奴双目失明,悲愤交加,但他仍思念着郑飞蓬,群伎亦为之情动。内宫黄门赶来,宣召卫斯奴即赴洛阳宫。
第三幕
黄初三年春,洛阳宫一角。魏戍边大将军陪鲜卑大人朝觐,带来了贡物和鲜卑女伎。席间,魏宫伎人扮做伏羲、女娲、西王母、羽人等神话人物侍宴作舞。郑飞蓬奉召献艺,正遇卫斯奴,方知其已遭酷刑。她肝肠欲断,遂罢舞卸装,唯求一死以明心志。曹丕顺水推舟,将郑飞蓬赐予大将军。 www.18art.com
第四幕
黄初三年冬,边关大帐内。大将军得到了郑飞蓬后,终日狂饮作乐。郑飞蓬身处异地,心神交瘁,借酒浇愁。微醉间,仿佛见到卫斯奴出现在身边,给她带来了欢乐和幸福。但郑飞蓬酒醒后,憧憬成泡影。由于她不愿受屈辱,又被贬为营伎,受到众军校狂暴的欺凌。 www.18art.com
尾声
前场数月后,铜雀台当年宴乐的殿堂。铜雀台凄凉荒芜,铜雀众伎面对西陵,一如往日作舞祭奠先帝。郑飞蓬自边关逃出,辗转来到铜雀台故地,而刑吏早已在铜雀台守候,奉命将郑飞蓬处死。郑飞蓬强抑悲咽,将早年就已剪下的青丝,作为终生不渝、深深相爱的信物,赠给卫斯奴,遂被押赴刑场。斯奴击打着如泣如诉的手鼓,送别郑飞蓬。 www.18art.com

责任描述

创作者编导:孙颖。作曲:张定和、张以达。舞美设计:沈忱、黄振亚(布景),董淑芳(服装),张罗(灯光),冯玉明、刘德山(道具),刘卫(化妆)。

#3$$#%%%%%%%6$


演出者主要演员:夏丽蓉、盖一坤(饰郑飞蓬A、B),翟杰明、海燕(饰少年郑飞蓬A、B),于健、叶建平(饰鼓手卫斯奴A、B),方伯年(饰曹操),潘景生(饰曹丕),关天秦(饰铜雀令)。导演助理:关天秦、洪文莉、张明娟。乐队:中国歌剧舞剧院管弦乐队。指挥:王恩悌。

#3$$#%%%%%%%6$

语言风格评论

民族舞剧《铜雀伎》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舞蹈语言新颖别致,既不同于戏曲舞蹈风格的《红楼梦》,又不同于敦煌壁画风格的《丝路花雨》,更不同于洋语言兼用的一些舞剧。它自成一体,开拓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又一个新领域。

#$$$$$$$$$$$$$$$$$$$$$$$$%


编导孙颖认为发掘古代舞蹈文化不同于发掘地下文物。舞蹈也是古代的一种精神文明,绝不是摹拟一些文物上的舞姿随便加以串连,就可以做到古乐舞的恢复和发展的。因此他通过研究汉代社会的历史、宗教、习俗、文学、艺术、哲学、礼法,首先抓取汉代文化的精神、风骨、气韵,也就是抓住了“神”,然后再反过来立“形”造“形”。
www.18art.com

“大部头”的民族舞剧,用什么语言去书写一直是舞蹈界在探索的问题。《铜雀伎》并非已臻完美,但它在解决民族舞剧的语言问题——实际也就是解决民族风格问题的思路和做法。 www.18art.com

参考资料

[1]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4/Opus/DL/DL-47432 #$$$$$$$$$$$$$$$$$$$$$$$$%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舞蹈世界》    下一篇 上海市舞蹈家协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