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曲锣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7-05 14:43 最新历史版本 14553 5 0
  返回词条

曲锣

曲锣(俗称小斗锣)铜质乐器,直径约32厘米,定音为F调5,常以双锣同时使用。发音铿锵、明亮。是“大锣曲锣戏”的主要乐器。

概述

 斗锣,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地区。用于潮州大锣鼓和潮剧伴奏。锣面直径38、锣边高6.5厘米,用长约22厘米的木质长方形棰敲击。演奏时,左手抓锣边,右手执棰敲击。在潮州大锣鼓中,每班锣鼓可用至八面。没有固定音高,但同时使用的数面锣,其音高要一致。曲锣与斗锣形制相同。锣面直径26—34、边高4—6厘米。音色清丽,在潮剧乐队中可为唱腔伴奏,也在过场音乐中使用。

结构

锣由锣体、锣架(锣绳)、锣棰三部分组成(图6)。锣体铜制,因用“响铜”制成,故也有“响器”之称。结构较简单,锣体呈一圆盘形,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用锣棰敲击中央部分振 动发音。一般中央部分略凸,称为脐、光或堂,是发音的主要部分,脐的大小、厚薄与锣的 面积比例,决定着音调的高低,也有中央部分平坦无脐或突起成半圆的球状,这些都构成了 锣的主要特征。锣脐与锣边之间称为锣面、“二位”或“内、外八字”,在锣边一侧钻有 两个锣孔,以穿系锣绳,便于提携或悬挂锣架

历史

锣,是我国各少数民族汉族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音响洪亮,各具 特色,流行于全国各

曲锣
曲锣
地。远在春秋时期,我国西南的百濮人和江南的百越人,就以金属冶炼而著称。锣是古代濮族人民和壮族先民骆越部族最早使用的乐器之一。云南是我国古代铜鼓的发祥地,在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鼓中,有的鼓面正中受击处呈半球形隆起,和现今的十分相像,这是一种原始形制的锣,锣面上有舞蹈图,边沿有一铜环。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也保存着许多骆越人集合鸣锣的珍贵形象资料。1978年,从广西贵县(秦汉时称布山县)罗泊 湾一号 墓,还曾出土了一面西汉初期的百越铜锣,该锣近圆形,锣面横径32.1厘米 、纵径33.4厘米,锣脐直径22厘米,锣边铸有拱线纹一道,拱弦上系了三个等距的活环,锣面上刻铭文“布”字。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铜锣实物。可见,锣在 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秦汉以后,随着民族间的交往,铜锣逐渐向内地流传,公元6世纪前期方至中原,但见于记 载较晚。《旧唐书·音乐志》在“铜拔”条中有:“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西戌及南蛮。… …南蛮国大者圆数尺,……”这圆之数尺的“铜盘”,是锣见之于文字的最早记载。北宋陈在《乐书》中提及铜锣在中原出现时说:“后魏自宣武以后,始好胡音。洎于迁都,…… 打沙锣。”时当公元515年之后,将敲击一种小锣称作打沙锣。古代,锣常用于礼仪和战争 ,曾称为“金”。故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到了宋代,锣在民间音乐形式“ 鼓板”中被应用。

元代,除各少数民族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兰采和杂剧》中就有:“持着些……锣、板和鼓……”之句。在《元史·礼乐志》中开始载有云(即今之云锣),并记述了其形制和演奏方法,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充分说明 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元代以后,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为锣的运用开辟 了广阔的天地。明、清以来,各种形制的锣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鼓吹乐、吹 打乐、锣鼓乐中。锣在昆曲伴奏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戏曲 歌舞中就用 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大锣等。我国的大锣还西传欧洲,在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赛克开 始将大锣用于管弦乐作品中。在我国广大城乡,锣还曾是肩担贸易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 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20世纪以来,锣已被各少数民族和 汉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参加各种乐队演奏。

秧歌中的应用

霍县秧歌是一种融说、唱、舞于一炉的古老民间舞蹈。相传起源于宋代。角色共10人:持伞者、花鼓手、老娘、公子、小丑、货郎各1人,花身子(小旦)4人。其表演分“清场”、“走场”和“混场”3个程序。“清场”以个人说唱为主:先由持伞者即兴编说4句顺口押韵的吉祥话,接着演唱几段,然后公子、货郎、老娘和小丑轮流进行说唱表演,然后再由持伞者说白结束。“走场”是主要的舞蹈段落:鼓手擂击花鼓,舞动“缠丝”,一阵“花梆步”冲进场内,做“漫头花”、“黑虎掏心”、“怀中抱月”、“苏秦背剑”、“大海捞针”等技巧动作,然后带领大家跑“蛇摆尾”、“剪子花”、“紫金缠柱”、“回荆州”等队形。“混场”以集体歌唱为主:表演者站成一字形或半圆形演唱,有一唱众和、齐声高唱,也有对唱。唱完一曲,变换一次队形,依次反复。

  当地群众赞誉它的表演特色是“霍县秧歌三件宝,缠丝、花鼓、小斗锣”。  缠丝、花鼓是鼓手的表演道具。缠丝是将长64厘米的藤条盘在10厘米的木盘内,用带系于舞者前额,其舞法有吐、甩两种。“吐”即舞者头向前平点,缠丝直线向前吐出;“甩”是将头向有猛一甩动,缠丝顺势绕头转圆圈。花鼓长24厘米,鼓面直径13厘米,舞者挎于腰间,既要头舞缠丝,又要快速地边击鼓边绕缠丝,同时击鼓还要变换掏腿打、撩腿打、跪地打等多种姿态,矫健敏捷,欢快风趣,技巧性高。“小斗锣”是“花身子”手持的道具。表演时,舞者左手托锣来回转动手腕,右手持锣板上下擦击锣心,绸带随之上下飞舞,伴以轻快平稳的“圆场步”,形成上俏下稳的特点。
  它的打击乐器有锣、小镲。锣鼓曲牌有〔走流水〕、〔风搅雪〕、〔截断桥〕、〔三翻腰〕等8种。唱腔分硬调和软调两种:硬调有〔探亲〕、〔小观灯〕等17个,软调有〔破赤牛〕、〔数花〕等10多个。另外,还有高调和平调之分,持伞者唱高调,公子等人用平调。

土家锣

流传久远的“土家斗锣”正在走出濒临失传的险境。良好的保护即将为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活力,同

曲锣
土家锣
时,它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新的艺术高峰迈进。近日,记者从县文化部门获悉,作为石柱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斗锣”的文本、图像资料整理工作已经结束,县内专家认为具备申报条件。

石柱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积淀丰厚的少数民族县,很早就有斗锣的传统习俗。在上世纪,“土家斗锣”主要流行于我县沿溪、鱼池、枫木等乡镇。“土家斗锣”注重比试才艺出众,以技服人,平时“小斗小闹”,正月十五晚上的“月下斗锣”是其比试高潮。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贫困等因素制约,土家斗锣活动传承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对其加以抢救、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初,县文化部门决定将“土家斗锣”作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并组织力量深入沿溪等地开展了资料收集和专题片拍摄工作。据悉,相应资料在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后,即向市有关部门进行申报并加强保护。

曲锣
曲锣
锣属于打击乐器,以黄铜制成,可以分为大锣、小锣、云锣面锣等。大锣的声音宏亮、强烈、力度变化幅充大;小锣的声音清脆有诙谐色彩;云锣是有节律的打击乐器;十面锣是由十几面大小不等,音色、音高各不相同的锣悬于木架上,由一人独奏

长期以来,经过各族人民不断的精心创造,由于应用的地区和场合的不同,在我国形成了品 种繁多、各具异彩的锣。据形制特征可分为平型锣脐型锣乳型锣三类;按发音高低可分为低音锣、中音锣和高音锣三类;按演奏形式又可分为单面锣和组合锣两类。在这些锣中, 小的直径仅有几厘米,大的直径达一米五以上。不仅它们的造型不同,而且音色和效果也各有特点。目前较常用的锣,可简单地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四类。大锣发音较低,锣边 钻孔系绳,左手提起或挂于架上,右手执棰击奏;小锣发音较高,锣面呈坡形,锣脐分大、中、小三种,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锣边无孔,不系锣绳,以左手食指关节处提锣内缘 ,右手执锣板击奏;掌锣是锣中最小的一种,锣面平坦无脐,形如盘状,置于左手掌中,右 手执锣板击奏;云锣是锣中可演奏旋律的乐器,由十面小锣组成,用绳系于木架上,左手执 架柄,右手用锣棰击奏。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组合型铜锣发展很快,出现了套、排、编、琴、二十九音云锣、三十六音和三十八音云锣等新品种。

锣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锣在中国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它不仅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中国的打击乐器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属、竹木和其它三种。锣属于金属类的打击乐器。锣是用铜冶炼 而成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锣身呈一个圆形的弧面,四周是以锣身的边框固定,演奏者用木棰敲击锣身正面的中央部分,产生振动而发音。

最早使用铜锣的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左右,随着各民族文化交往的日益加强,铜锣逐渐向中国内地流传。那时候,铜锣在战争中应用比较广泛,古代的军事首领们经常用铜锣来指挥军队作战。中国古代的军事术语"鸣金收兵"中的""就是古代铜锣的别称。长期以来,由于应用的地区和场合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类型的锣约30余种,其中常用的有大锣和小锣两种。大锣是铜锣类乐器当中体积最大的一种,直径在30厘米到100厘米不等。它的特点是发音宽宏,深沉而雄厚,音色柔和,余音比较长;在大型乐队中,大锣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和增强节奏的作用,而在戏剧中则用以增强气氛和突出人物性格等。

小锣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直径在21至22.5厘米之间,小锣是一种用途很广的伴奏乐器,尤其被中国的戏剧京剧、评剧、梆子戏花鼓戏等地方戏曲,以及曲艺话剧、吹打乐队和民间舞蹈广泛采用。

流传地
潮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潮州是广东
曲锣
曲锣
的东大门,韩江中下游,西距省会广州380公里。潮州历史悠久,山水秀丽,文物众多,人文荟萃,文化独特,与台湾、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是著名侨乡,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从已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人骨化石等,可以窥见其远古文明的光辉。唐太宗开科取士,潮州已有进士出现。韩愈贬潮,重置乡校,延师兴学,使潮州的文风蔚然兴起。宋代的潮州更是文风鼎盛,"一州两书院,他郡所无"。潮州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是粤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南宋、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广济桥,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府第许驸马府,始建于唐代、堪称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的开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业繁荣景象的笔架山宋窑遗址
参考资料
http://www.05005.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265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