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何君阁道铭》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7-08 11:16 最新历史版本 2671 1 0
  返回词条

《何君阁道铭》

      
《何君阁道铭》
《何君阁道铭》
东汉初年的《何君阁道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件重要作品,南宋洪适《隶释》最早著录此铭,称“此碑蜀中近出。毗陵胡世将承公,好藏金石刻,绍兴己未年帅蜀,尚未见之。”案之《宋史·胡世将传》,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胡世将为宝文阁学士,宣抚川、陕。绍兴十一年秋起复,未几,疡发于首而致仕。《何君阁道铭》发现当在公元1141年之后。《墨宝》载“此碑出于绍兴辛未(公元1151年)”,大抵不错。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刘球纂成《隶韵》十卷,犹收入《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所用文字,而绍熙甲寅(公元1194年)年晏袤跋《开通褒斜道刻石》,则称其“与《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体势相若,今何君碑不传。”看来,此碑出土后43年间,已遭遇出而复晦、不得相传的逆运。估计宋元以来此石拓本甚少,藏者珍稀而秘不示人。光绪十三年荥经名士汪元藻请沈贤修以为底本(有学者定此本伪刻)重摹刻碑,立于县学。邓少琴先生抗战期间作《益部汉隶集录》,收入此摹刻之双钩本。及至20世纪80至90年代,堪称巨制的《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商周至秦汉书法》卷、《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二册,皆未能收入《何君阁道铭》拓本图版,《秦汉刻石文字要目》则称“原在四川绵竹,久佚”。原璧不可见,实为中国书法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一件憾事。
  2004年3月在荥经县烈士乡境内,发现汉代摩崖石刻。经论证确认为《何君阁道铭》原刻。
  此铭刻于古栈道首段左侧石壁上,下临荥江,铭高65cm,宽73cm,周有边框,字大如拳,凡七行,行八字、七字、六字、九字不等,随字之笔画多寡而异,错落有致。圆笔中锋,结字宽博,时见篆意,故洪适称其“字法方劲,古意有余”。
  《何君阁道铭》虽用圆笔,而结字力求破篆体之圆而立隶书之方,波挑之法尚不娴熟,但笔力雄健,气势夺人。书法家何航飞先生曾题是碑“雄风尤逮三公山,雅安神迹压人寰”。《何君阁道铭》全文共52字,排列7行,随字形简繁,任意结体,每行7字、9字不等。其铭曰:“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掾临邛舒鲔,将徒治道,造尊楗阁,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陈春主。”书者有时似乎在不经意之间使用篆字,如铭刻中最大的一个字“尊”,即纯为篆体,与汉印所用相同,“舒”字偏旁“予”,“鲔”字偏旁“鱼”,亦甚似缪篆,“有”上“又”旁凡三笔,亦用篆法。这反映了隶书依依告别篆体,自身走向成熟前夕的一种现象,完全不同于东汉晚期某些碑刻有意以篆体入隶。所以,《何君阁道铭》可谓西汉至东汉隶书发展转折点的一个标志,洪适称“东汉隶书,斯为之首。”元代郑杓《衍极》卷下认为:“汉碑三百销蚀亡几,何君阁道、夏淳于碑可以全见古人面貌。”清代学者黄生称《何君阁道铭》“盖碑刻之萌牙,故简质如此云。”康有为指出,此碑和《褒斜》、《阁》、《仙友》等碑“变圆为方,削繁成简,遂成汉分”,这些看法都是比较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