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刘骐鸣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7-03 16:05 最新历史版本 21675 18 0
  返回词条

刘骐鸣

刘骐鸣
刘骐鸣

刘骐鸣,曾用名刘琦,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四川会员。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英国大卫•史密森古典油画材料与技巧研究班和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1995年至今先后任教于阿坝师专艺术系和西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目前生活在北京,自由艺术家

 

 

 

个人简介

刘骐鸣
刘骐鸣近照

姓名:刘骐鸣

曾用名:刘琦

1971年12月生于四川。
199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1996年结业于英国大卫•史密森油画材料与技巧研修班。
200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班。
1995年起先后任教于阿坝师专艺术系和西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目前生活在北京。

 

个展

刘骐鸣
刘骐鸣—在自己个展上

2008年“一根线”刘骐鸣个展 视•巅峰艺术空间 北京
2008年 和而不同艺公馆 北京
2006年 出境   慕尼黑
2001年  刘骐鸣油画展 台中
1995年(出)氡氚(入)油画展  四川美术学院

 

 

 

 

联展

刘骐鸣
刘骐鸣—作品展览

2008年白色诱惑 喜画廊 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展 歌剧画廊 香港
重建中国维吉尼亚米勒画廊 迈阿密
“中国情境”当代艺术展JW艺术中心北京
2007年春暖花开798画廊北京
重启•索家村——国际艺术营展北京
反向运动——当代艺术展北京
环铁国际艺术展北京
浑搭——12人联展纽约艺术空间
1976—2006“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文化部 北京
向背炎午空间北京
“JIN”2007当代艺术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北京
2006年红色年代 杭州
新极少主义概念展 纽约
2005年上海•绵阳美术交流展 上海
源自缘起——8人油画展 绵阳
2004年四川省暨成都油画大展 成都
2003年四川省高校美术教师作品联展 成都
2001年存在•迁徙 成都
1999年瞬间: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艺术 芝加哥
1998年全国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展 辽宁
四川省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成都
1997年都市人格四人艺术邀请展 上海
中国油画海外巡回展东南亚欧洲
1996年高原红艺术工作室文献展 成都

发表作品

油画作品曾发于《世界艺术》、《美术焦点》《ART概》、《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当代中国美术》、《今日中国美术》、《当代绘画艺术》、《1976——2006“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四川美术学院作品集》、《四川高校美术教师作品集》《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大学美术》等专业刊物与高校专业教材。

 

工作室

北京朝阳区一号地318国际艺术园。这是专门为艺术家们打造的一片天堂圣地,目前已有70多位艺术家入住。

刘骐鸣 刘骐鸣

 

 

 

 

 

 

 

刘骐鸣 刘骐鸣

 

 

 

 

 

 

 

艺术评论

1.《在激情与沉思之间——刘琦的绘画世界》

刘骐鸣
刘骐鸣

刘琦的绘画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在梦想中惊厥、在放浪中细腻、在秩序中被放逐的世界。不仅提供了一位艺术家成长的记录,也提供了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人的生存文献。
1990年代,刘琦开始其艺术生涯。如那个时代的所有艺术学子一样,他曾受到艺术界各种运动的影响。这给了他广收博取、尝试多种风格和语言的机会。他那充满激情的气质使他倾向于表现主义,而他爱思考的习惯又使他不断试探观念穿透意象的限度。这两条线索,构成了其画面世界的特殊景观。
尽管刘琦的作品存在着两种风格趋向,不过,看了他全部的画,我们仍然觉得没有理由不把它们视为一个艺术整体。刘琦一直在探索将表现主义的扩张性与艺术家本能的秩序感结合的道路。他从大地、身体、甚至游丝般的气息中,领悟艺术的真实,再用这种真实来释放激情,探照人生。在他的画面中,绵密的塑造,浇铸了土地的坚实;纵放的挥写,撕裂了胸口的郁闷;轻柔的笔触,触摸着历史的创痛;厚实的色层,呈现了生命的质感•••••从他的画前走过,我们默然领悟,什么是感性与理性、浪漫与现实的平衡。
最近一个时期,对历史的沉思更多地占据了刘琦的绘画世界。在那些尺幅平常的画面中,我们邂逅了某种不平常的记忆。它尘封在心,却被突然打开。灰蒙蒙的调子,裹住了我们的观看;空旷的背景,又助我们悲酸。在看与被看之间,在现实与过去之间,在遗忘与记忆之间,好似雨雾弥漫,云层涌动,使我们看不真切,却被粗暴地吞没。艺术家用空旷的云端,孤立了权力的图像。然而,图章般的色彩却足以穿透时间,嘲弄健忘,一再锁住我们的命运。”
——(吴永强:教授、博士)


2.艺术源于生活,而自所谓文明史以来,影响生活最大的却是政治!无以逃避!
特定的政治社会,使我的生活感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在作品中,龙卷风、蘑菇云其肆虐、破坏的暴力性与天安门构成了某种特殊时代的内在地和谐性。天安门、浮云、枯枝、红旗、红领巾、红内裤是崇高与激情破灭后的碎片。在这里,人——仅仅是个标本!低矮的地平线,广袤、神秘而死寂!即使那一丁红色,也让我看不到一点人的气息,面对它就如面对死亡,孤独、绝望而无奈!
我不是一个历史诉说者,现实仅仅是历史多样化的镜像,过去与未来都在今天简单而机械地镜像重叠着!
——刘琦《艺术中国访谈》2007年


3.刘琦是一位非常关注现实社会的艺术家,但他的关注并非简单地反映、调侃或批判,而是以诗人般的气质来展现内心的情绪。因则他的作品具有明显而强烈的抒情性。
李放:策展人、艺术家)

4.留住个人的历史记忆——谈刘骐鸣油画作品

刘骐鸣
刘骐鸣作品
在一个只推崇集体主义的社会中,即使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极易受到污染,当“人”变成“民”的时候,个人往往被排除在外。对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传统而言,民和君相对,所谓“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之重要在于它是君王统治的基础。这里有一个我们判断当今社会是否真正进入现代化的前提,即个人自由的优先权在社会体制和社会生活中的实现程度。宪法规定了每个公民的民主权利,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根本无法实现。公民权名存实亡的现状,对中国人的精神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陆艺术家对于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集体失忆,就是一个显著的例证。众多艺术家在利用甚至滥用毛时代的文化资源,却几乎没有人对那样一个时代的历史灾难进行重述和反省。历史题材创作自伤痕美术浅尝辄止以来,至今仍然是官方意识形态全面主宰的领域,仍然是以政治倾向性取代历史真实性的所谓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叙事霸权肆虐的场地。
正因为如此,当我看到刘骐鸣把自己作品的关注点集结于历史记忆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感动的。
刘骐鸣从个人记忆的角度切入历史,无论是以年号为题,还是“革命样板”、“反恐精英”、“奥运畅想”等等以历史叙事为契机的作品,画家都没有对政治历史事件进行直接描绘。他总是用心理象征的手法,去叙说自己对于正在消逝的历史记忆的某种感触。比如《我的1989》系列作品,有的只是在天空中被悬置的稀微的人链,或者是在云水之上留下运动姿势的身影。这些已经被中国人在当今社会中集体遗忘的形象,在画面中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虚幻。不仅是画家对于有意被抛弃的历史经历的哀戚,而且是艺术对于消费时代的精神现实的悲叹。正是在发自内心的哀戚与悲叹之中,艺术家希望留住个人的历史记忆。
这是诗意化的历史与历史化的诗意。
刘骐鸣的画面是空旷而寂寥、静谧而辽远的。他总是用灰暗的色彩——灰蓝、灰绿、或者是灰灰的淡红色——来构成朦胧的、含混的背景,甚至就是云水相接的画面本身。这中间有云水的波澜,有白日的晕辉,其间时隐时显的是典型的政治符号天安门。这种中国古典城楼出现在云水之间,有一种仙山琼廊的意象,为画家营造超现实情境增添了虚无飘渺的诗意。同时也以其政治象征,暗示出个人叙事的历史针对性。
画家对人的描绘是远距离的,空间的渺小与时间的消逝相互沟通。无论他们是在行走、在游弋,还是在做着运动的姿式、在树枝绳索上悬垂,画家有意利用透光的背景把他们画得如同剪影,轻薄、微小、飘浮,无根无源,无倚无靠,无始无终,无奈而又宿命。这是些被抛弃的人,被官方权利、被权利意识、被意识形态所抛弃、所遗忘的人。在市场经济、消费时代、集体社会混杂一体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坍塌、艺术创作的急功近利和历史意识的淡薄是互为表里的。刘骐鸣置身其中,对此深有所感。他在画面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落寞,这种情绪是现场的也是真切的。唯其如此,艺术才能作为一种揭示,以其敏感、细微的心理反应揭示出精神现实的真实。
艺术创作并不一定要以对抗、对立的方式出现,才具有对于社会现实、精神现实和文化现实的批判性。艺术创作作为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其批判价值在于以个体化艺术语言去挑战既成、既定的集体话语。刘骐鸣作品执着于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精神反应与心理追忆,本身就是对抹杀历史记忆的专制权利和集体意识的否定。在画面中刘骐鸣不断甚至是顽固地使用红色点线,不仅是在灰冷色调中提示视觉注意的形式需要,其红屋顶、红绳索、红领巾、红内裤等等,都是具有能指意义的政治符号或泛政治符号,只不过画家把它们异样化,抽离于现实生活而构置起超现实体验,通过历史的片断化、个别化、零散化,让历史还原成为个人的、心灵的、小写的历史。刘骐鸣以哀婉而凄楚的诗意去触摸历史,旨在证明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其实,这句话本身就包含着对于历史的尊重,哪怕是曾经造成过巨大伤害的沉重的历史。也许这一点,正是刘骐鸣作品充满伤感诗意的原因。
谈刘骐鸣画作,令人想起当代德国画家基弗尔,他以泣血忏悔和入骨反省为德国民族二战以来的历史谱写了宏伟的哀歌。我总在想,中国画界开始有了如刘骐鸣这样低吟浅唱,流连于历史经历的作品,什么时候才能有如基弗尔一般为历史苦难发出道义强音的艺术家呢?
王林  2008年6月15日于四川美院桃花山侧

5.命悬一线——刘骐鸣其人其画

刘骐鸣
2008年7月5日–8月15日
“一根线”——刘骐鸣个展海报
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一根线,究竟有多长,究竟能够串联起多少赘重,又能够挑拨出多少轻盈?然而有这么一位艺术家,他却把线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题材,用一根线演绎了他的人生观和艺术观,这人便是刘骐鸣。
空间中两个物理颗粒之间的距离连接,便是线的本义,它原本无法构成一个现实之物,但在刘骐鸣的艺术中却扮演了勾连天地、承载人生的重要作用。一根纤细和轻盈的线条,为何他对此竟有如此重要的比附?这与他的本人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中学时代起,他好像就开始承受其他同学没有的压力——他因自己对学校考试舞弊的抗议而被开除了团籍;他从参军的哥哥的亲身经历感受到八九风波真实的一面。对于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人来说,追求进步的理想受到来自所谓的组织原则和政治现实双重的打击。而当几年大学刚刚培养起他懵懂的艺术与现实的观察和表现方法的时候,毕业分配的结果再一次打击了他的艺术之梦——他被分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师专教书。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状况和远离省会成都带来的文化信息匮乏,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孤寂和无慰,他还年轻,他需要艺术,需要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于是,他在成都与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穿梭在工作岗位的阿坝师专和成都平原的工作室之间,时间和精力的消耗终于使他做出了辞职的决定,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安心画画,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可是,随后的生活现实又一次次地让他感受到虚假和残酷冷漠的一面——朋友的鼓动使他加入到一场骗局之中;新调任学校的文山会海和规章制度令他分身无术;母亲的意外死亡让他对城乡差异的严酷现实有了切肤之痛。
他原本应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自己喜爱的绘画创作,但他三十几年的人生时间里,却饱受生活现实的捉弄;他原本应该在自己的画面中以激越的形象将这些苦痛宣泄出来,一吐为快,因为只有在绘画里,他才能找到人的尊严和生活的意义。但是,当我们看到他这两年来北京发展后创作的近作时,却更多地感受到一种难以捉摸的沉静和冷漠。飘忽不定、浓郁黝黑的云海深处,是若隐若现却永远挥之不去的政治权力的象征性建筑一角,从那里释放出的龙卷风蘑菇云,作为外在政治力量的能量场,可以遮天蔽日,让日月无光,令万物萧条。经历了许多事,刘骐鸣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外在的约束和现实的纷争困扰,都无法引起他用手中的画笔表现的兴趣,他想要表现自己对这些压力和困扰追问的答案,想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视点抓住控制现实具体世界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于是,他选择了隐喻的手法,将寓意现实之重的千层乌云与那看似渺小些微的象征性建筑符号融合在一个画面之中。一个是看似虚无却浩淼无边的大自然天象,一个是看似无机却蕴藏巨大权力能量的人工之物,这两者在绘画中的结合,只因为中国人的存在,只因为中国人的困惑,舍此,整个画面将显得空泛和乏力。
画面前景中宛若玩偶般悬吊着人物,才是艺术家最终的关注点。他(她)们赤身裸体,只留下一块遮羞的红布,在这个仿佛要吞噬一切的万丈云海之上,他(她)们似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机械地重复着一些早已被外力“融化到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的规定性动作。这些动作来自毛泽东时代的样板戏,是那个所谓“激情燃烧岁月”里人们耳熟能详的剧目,可在今天的刘骐鸣眼里,就只剩下徒有其表的动作姿态了,因为斗转星移,当年的那种空幻的理想早已荡然无存,也无人再信,而人物角色的躯壳却被艺术家保留了下来。所以,我们从画面上可以发现,这些舞蹈人物并没有过多性格特征的描绘,一切都只是一种提示性和轮廓性的。
这些机械、僵硬的戏剧性人物与高处悬垂下来的红色绳索是如此地不协调,以致于我们不能不怀疑这根绳索究竟能否拯救这些坠落之人。而事实上,这根纤纤细绳只不过是生命的游丝,它无法承受如此之多的历史和政治的重负。它是象征性的,也是暗示性的,就像有些作品中出现的红内裤红领巾红旗,它们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象征,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感叹。
背景的厚重阴沉与前景的轻盈怪诞,被一根救命索连接起来,它被比附为人的生命游丝,可它是那样地纤细,何以负载生命的力量和光芒?于是,一种强烈不安的危机意识涌动在画面的上下左右,它飘忽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没有人能够真正摆脱它的控制。这是刘骐鸣内心的悲剧意识,也至少能够唤起我们观众的忧伤意识。
高岭  2008-6-10

 

作品欣赏

《本命年NO. 01》布面油画   180X150CM    2007年
《本命年NO. 01》布面油画 180X150CM 2007年

《本命年NO.03》 布面油画 180X150CM 2007年
《本命年NO.03》 布面油画 180X150CM 2007年

 

 

 

 

 

 

 

 

 

 

《与记忆有关的风景·12》   布面油画   120X90CM    2007年
《与记忆有关的风景·12》 布面油画 120X90CM 2007年

《与记忆有关的风景·15》  布面油画   260X146CM    2007年
《与记忆有关的风景·15》 布面油画 260X146CM 2007年

 

 

 

 

 

 

 

 

《云海无景 1》 布面油画  180X90CM    2007年
《云海无景1》布面油画 180X90 2007年

《云海无景 4》 布面油画  180X90CM    2007年
《云海无景4》布面油画 180X90 2007年

刘骐鸣
《云海无景2》布面油画 2007年

 

 

 

 

 

 

 

 

 

 

参考资料

1.http://www.yahqq.com/profile/view.asp?id=9428

2.http://www.arttp.com/?action-viewnews-itemid-361

3.http://www.artnow.com.cn/Artist/ArtistsArticle.aspx?ChannelId=274&ModuType=Resume&ArtistId=1840

4.http://art.china.cn/hualang/node_502024.htm

5.http://baike.baidu.com/view/1703323.html

6.http://blog.artintern.net/myinfo.php?w=liuqiming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