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书画艺术网 编辑的词条
赶象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赶象

摘要: 基本信息“赶象”,又名“大象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广场民间艺术。 据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编修的《宜城县志》记载,最迟在清朝的后期,“赶象”舞蹈就盛行在宜城汉水以东的低山丘陵地区。然而根据当地有关“赶象”舞起源的传说,该舞形成的历史应上推至春秋晚期。 大象舞   起源传说 传说春秋晚期,南方某诸侯小国国王派遣了几位使臣赶着大象,驮着珊瑚、珍珠、宝石等贡品,前往楚国国都(今宜城市南7.5公里处的楚皇城古城址)觐见楚昭王。当他们行至今宜城境内的汉水东岸一个叫十里坪(今象鼻山[阅读全文]

草把龙灯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草把龙灯

摘要: 基本信息草把龙灯始于明末清初,其核心区域在潜江市龙湾、老新、张金一带,流行于境内水网湖区。草把龙灯的制作取材包括竹、朩、绳、以及稻草。一般分为7节、9节、11节和13节。每缝春节和遭遇瘟疫流行,汉地民间便有舞龙活动,百姓以龙为信仰祈求平安,新春贺岁,驱除邪魔。草把龙灯具有显著的民俗特征、楚文化遗存的祭祀性特征的民间手工艺造型艺术牲,并兼有民舞和民乐的艺术成份,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和传承衫价值。 草把龙灯   传说故事  相传远古以前,有一条行去布雨有苍龙,不慎失足坠于古称“龙湖镇[阅读全文]

枝江楠管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枝江楠管

摘要: 基本信息枝江楠管,源于江汉平原的沔阳渔鼓,它成为枝江的地方曲种,始于清朝末年。   清末,一沔阳渔鼓艺人沿江卖唱,流落枝江,被董市绅士张金山收留,聘为家师。张平素爱好汉剧,对曲艺兴趣亦浓。他在学会渔鼓演唱技艺并掌握一批书目之后,又在自娱中逐步将渔鼓改变成具有枝江地方特色的楠管,即:保留渔鼓演唱形式,沿用板、筒击节伴奏,用本地方言演唱,借用汉剧道白程式,并选用戏曲武场的小钹增强伴奏效果。后来,张金山家境衰败,难维生计,只得携子行艺城乡。为了携带方便,张又将楠管改成可以分合的两截,平时装入包袱行路转[阅读全文]

佳县剪纸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佳县剪纸

摘要: 基本介绍 剪纸是佳县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佳县的剪纸作品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是有相当影响的。   源自古代的剪纸艺术,经过一代代佳县民间艺人的发扬光大,时至今日已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而且相当普及。每遇结婚嫁娶、生辰祝寿、暖窑乔迁,或是逢年过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门窗上或居室内贴上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剪纸图案。人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灵巧的双手融人了一幅幅剪纸作品中,花鸟、山水、人物、建筑等,无一不是剪纸作品表现的对象。剪纸艺术纯朴、明快、幽默、活泼、笨拙的独特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阅读全文]

种瓜调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种瓜调

摘要: 种瓜调   原《种瓜调》唱的是播种季节和劳动过程,种瓜与拜年的风俗并没有内在的联系,仅道具为彩莲船;而船与水却有着必然的联系,于是,人们取其《种瓜调》彩莲船划船的表演形式,汇同地方正月间有拜年的风俗,拜年又免不了跋山涉水,因此,“正月里是新年,妹娃儿去拜年”的歌词就形成了,“(女)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男)我就来推你嘛!就顺理成章了。由于《种瓜调》内容的演变,以拜年为主,配以彩莲船道具,《龙船调》就逐渐形成了。《龙船调》在流传中,经过音乐工作者不断地演变、丰富、发展、创造,把虚拟划船动作[阅读全文]

罗卷戏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罗卷戏

摘要: 传说故事 唐初天下并没有“戏”这种艺术形式。有一天,李世民梦中在天界看了天戏,被迷住了,醒来后,他把梦中的情景讲给左丞相唐之远,唐之远据此编了戏本。李世民传旨选天下聪明伶俐的子弟照戏文排练,在皇宫内演出后,看得内眷们眉开眼笑,于是李世民就叫这戏为"乐眷戏",后来传讹了,传成“罗卷”戏。 罗卷戏 流行程度 罗卷戏是罗卷戏的流而不是源。据《邓州市志》记载,清雍正年间,罗卷戏传入邓州,民国十八到民国三十二年间,邓州罗卷戏班到豫东、豫北演出,曾唱红整个中原大地,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民间曾传:“罗卷戏[阅读全文]

女红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女红

摘要: 女红释义 女红 女红——属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在过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等,举凡妇女以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就称为“女红”。中国女红艺术的特点是讲究天时、地利、材美与巧手的一项艺术,而这项女红技巧从过去到现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因此又可称为"母亲的艺术"。大体上分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等九类。  女红,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女红”最初写作“女工”[阅读全文]

糖塔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糖塔

摘要: 历史由来 糖塔 相传,明嘉靖年间一个中秋夜,倭寇围攻松城(即现在的霞浦城关),当地民众制作“光饼”作为抗倭将士的食物,但光饼干硬,于是制作糖块以佐餐,糖化了又可解渴,后来倭寇退了,松城保住了。用于佐餐光饼的糖块,由此被人们视为吉祥物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糖塔”。 特色 首先,糖塔制做精细巧妙,讲究形似神更似,连细微的部位也准确到位,如一座楼的造型就有门有窗;一尾鱼身上的鳞片也能得到立体的表现; 其次,糖塔制作工序严格,质地坚硬而干脆,放在阴凉处可保持终年不化; 最后,糖塔的色彩以大[阅读全文]

山西地方戏曲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山西地方戏曲

摘要: 简介       山西的戏曲艺术,不只历史悠久,其剧种繁多,也可居全国首位。据1980年普查,全省有大小剧种五十二个之多。   山西山多,自古交通不便,这本来是不利条件,却因此而保留了许多古老剧种。如晋北的“赛戏”(又名赛赛),晋南的“锣鼓杂戏”,晋东南的“对子戏”,这类戏没有唱腔曲调,尚属“吟诵体”戏剧,与古代的村社故事社火相近,仍保留了“竹竿子”表演形态的村社百戏表演。也有一些是反映当地原始风情剧目的。   如晋北地属大陆性气候,童[阅读全文]

临县三弦书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临县三弦书

摘要: 简介        临县三弦书   相传在清代咸丰年间由柳林传入临县,所以也称柳林调。 临县艺人张树元表演《说唱碛口》   临县三弦书,流行于吕梁山区诸县。后来,当地艺人吸收了一些民间小调,经过长期的说唱实践,创造了平调、四平调、上川调。临县三弦书的唱腔属于板腔结构。演唱时,艺人怀抱大三弦,左腿绑楷子响板,自弹自唱。   临县三弦书的传统书目有《珍珠汗衫记》、《金镯玉环记》、《红门寺》等近百部中长篇书。新编书目有《张秋林拥[阅读全文]

武乡三弦书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武乡三弦书

摘要: 简介 武乡三弦书   起源于武乡山村,流行于武乡、榆社、左权等县。相传,这一曲种由道歌演变而成。为盲人串户说唱,借以乞食。当时伴奏乐器只有木胡。从明代末年开始出现六、七人一组坐场说唱,唱腔只有流水一种板式。抗日时期,艺人们对唱腔进行改革,新增了四句提钢、起腔、散板等。   新中国成立后,武乡三弦书吸取老州调、武乡秧歌、上党梆子等曲艺、戏曲音乐,新创了截板、垛板、抢板等板式,始称三弦书。后来,又相继吸收了中路梆子和当地民歌的音乐,唱腔与伴奏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民间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本[阅读全文]

河曲二人台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河曲二人台

摘要: 河曲二人台   一泻千里的黄河,几经曲折从内蒙流入山陕峡谷,越过偏关县寺沟,就到了位于晋、陕、蒙交界的河曲、保德县。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人俊音甜,到处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素有“民歌之海”的美称。“二人台”这一地方小戏就植根在这块土地上,一出《走西口》更以它真实的社会内容、细腻的生活细节、精彩传神的表演、韵味浓郁的唱腔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二人台剧照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阅读全文]

榆社霸王鞭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榆社霸王鞭

摘要: 民间艺术之花——榆社霸王鞭   榆社霸王鞭,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优秀文艺节目,它集舞蹈、武术、体育于一身,以节奏明快,粗扩豪放,铿锵有力,欢乐祥和的独特风格,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每逢节庆之日,当一队队健男俏女、红装艳裹,持鞭上场舞动霸王鞭时,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起 源 传 说   榆社霸王鞭的起源,众说纷纭。民间流传,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秦末楚汉相争,项羽与刘邦击掌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后项羽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每攻下一城池,项王便站在马上,挥舞马鞭,高歌竞舞,舞至酣时,[阅读全文]

浑源扇鼓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浑源扇鼓

摘要: 简介浑源扇鼓   又名喜乐、迎春鼓。流行于浑源、朔县、山阴等县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相传,浑源等县民间自古就有击鼓迎春的习俗。春耕前,民众手持羊皮圆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祈求消灾免病,故名喜乐和迎春鼓。以后巫婆、神汉将手鼓作为驱邪的工具,且歌且舞,俗称“跳大神”。这种活动延至明、清,内容稍有变化,除用于请神避邪、祈福、还愿外,节日、农闲还用于欢庆丰收、祝贺婚嫁等活动。   扇鼓为蒲扇形,铁架,羊皮面,直径有一尺半,柄上挂欠连环,环尾缀五彩丝穗,鼓键用竹子制成。后来,浑源是对这一民间歌舞形式进行了[阅读全文]

平遥鼓书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平遥鼓书

摘要: 简介平遥鼓书   原名弦子书,又叫平遥盲书,起源于平遥,流行于汾阳、介休、孝义等县,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平遥鼓书,最初是单人坐唱,到清末才发展成为多人坐唱。分为红、黑、生、旦、丑等行当。   平遥鼓书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月琴。说唱曲调,原来多采用晋中民歌,后来,又吸取了祁太秧歌的某些长处而自成一体。说唱中,使用平遥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平遥鼓书的代表书目有《青龙传》、《五女兴唐传》、《接婆婆》、《飞扇子》等。新中国成立后,平遥鼓书在唱腔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改进。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中国旅[阅读全文]

寿阳坐唱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寿阳坐唱

摘要: 简介寿阳坐唱   流行在寿阳县境内,新中国成立初期,寿阳县文化馆曲艺工作者在当地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东山盲艺人的说唱曲调,晋南道情和武乡琴书的音乐创作而成。一开始,是单人坐唱,没有道白,采用丝弦伴奏。八十年代以后,发展成为多人分角色坐唱。伴奏时,增加了弹拨乐器和竹板、四块瓦等,还在说唱中加强了表演成份,说唱的内容大多数是现代题材。代表书目有《马二子求神》、《铁旦参军》、《灵芝故乡走一遍》、《朱总司令在景尚》等曲目。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李彬著 太原道制作 http:[阅读全文]

神池道情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神池道情

摘要: 简介        流行在山西省境内的晋西北和雁北地区一带,还传播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盟、土默川、陕西的府谷、神木等地。   神池道情,以神池县为基地而取名。这一民间艺术的奇葩,有着丰富多彩的曲牌及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素有“七弯八转”之称。   神池道情历史悠久,有一些曲调,是盛行于唐代、宋代、元代时的词牌。像“要孩儿”、“西江月”等,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格式。在唱腔上,又揉进了地方戏曲的某些音乐特色,[阅读全文]

晋南迷胡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晋南迷胡

摘要: 简介        晋南迷胡,也名“曲子”,“清曲”、“眉户戏”。流行于临猗县、运城市、永济市、万荣县等二十余县市。   迷胡戏,相传是晋南民间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也有传说是清代从陕西传入,受到蒲州梆子的影响,又吸收当地民歌,由地摊子说唱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的迷胡戏,曾经在清代道光年间演出过《卖布》、《刘秀走南洋》、《拾万金》、《三进土》、《古城会》等十余出折子戏,影响甚大。   清代光绪年间,赵连城等民间艺人组织[阅读全文]

桃篮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桃篮

摘要: 桃核做成的篮子(饰品),简称为桃篮。 新制桃篮 在民间,桃篮是一种用于辟邪的饰品,主要戴在婴幼儿的手腕或脚腕上。辟邪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现如今,很多小孩手腕上,仍旧戴着桃篮,主要体现了家长对子女的一种平安、健康的寄托。 制作桃篮的原料:野生桃子(也称毛桃)的桃核,必须要熟透的,质地才够坚实,做好后的桃篮才会光洁油亮。 戴了4个多月的桃篮制作桃篮的工具:什锦锉刀,刻刀等,能有抛光工具更好。    桃篮的色泽变化过程:从我提供的几个图片就能体会了,第一个是刚做好的,第二个是戴了约[阅读全文]

祥云工艺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
标签: 祥云工艺

摘要: 祥云工艺是中国最专业的民族工艺品展示销售网,主要从事工艺品展示、销售,民族文化展示等工作。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阅读全文]

 共55条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