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百科分类 >> 艺术 >> 民间艺术

该分类下有97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民间艺术" 分类下的词条

随州花鼓戏
编辑:0次 | 浏览:3064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随州花鼓戏

摘要: 基本介绍 上世纪三十年代是花鼓戏鼎盛时期,有近三十个职业和半职业戏班,演唱艺人达300余人。解放后,成立专业剧团1个、业余剧团4个,演出剧目有200多个(本),常演剧目有100多个(本),其中《打裁缝》、《雪梅观画》、《血汗衫》等在随州地区及相邻县市颇具影响。花鼓戏代表人物有郁大块、罗银、杜永义、李福元、刘凤梅等。演出剧目以创作、改编、移植为主,内容以爱情戏为主,兼演一些清官戏。服饰衣箱沿用京剧的规制,分大衣箱、小衣箱、盔帽箱三种。伴奏乐器以大筒为主,配锣鼓、云板、唢呐、笙等,表演手段丰富多样,[阅读全文:]

河南民间剪纸
编辑:0次 | 浏览:1763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河南民间剪纸

摘要: 所属地区: 河南 文化遗产名称:河南民间剪纸 遗产编号:Ⅱ-9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河南省 遗产级别: 省[阅读全文:]

卢氏木版年画
编辑:0次 | 浏览:1928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卢氏木版年画

摘要: 基本信息所属地区: 河南 · 三门峡 ·卢氏木版年画卢氏县 文化遗产名称:卢氏木版年画 遗产编号:Ⅱ-10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三门峡市卢氏县 遗产级别: 省 卢氏木版年画   历史溯源 卢氏木版年画诞生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300多年的历史,生产卢氏木版年画的基地“门神局”位于卢氏长江流域的五里川镇河南村,一所典型的清代早期四合院建筑院落。卢氏木版年画的制作销售主人段氏家族的第十三代传人于1982年在仅存的14块木版年画原版捐献给卢氏县文化[阅读全文:]

赶象
编辑:0次 | 浏览:2262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赶象

摘要: 基本信息“赶象”,又名“大象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广场民间艺术。 据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编修的《宜城县志》记载,最迟在清朝的后期,“赶象”舞蹈就盛行在宜城汉水以东的低山丘陵地区。然而根据当地有关“赶象”舞起源的传说,该舞形成的历史应上推至春秋晚期。 大象舞   起源传说 传说春秋晚期,南方某诸侯小国国王派遣了几位使臣赶着大象,驮着珊瑚、珍珠、宝石等贡品,前往楚国国都(今宜城市南7.5公里处的楚皇城古城址)觐见楚昭王。当他们行至今宜城境内的汉水东岸一个叫十里坪(今象鼻山[阅读全文:]

草把龙灯
编辑:0次 | 浏览:2010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草把龙灯

摘要: 基本信息草把龙灯始于明末清初,其核心区域在潜江市龙湾、老新、张金一带,流行于境内水网湖区。草把龙灯的制作取材包括竹、朩、绳、以及稻草。一般分为7节、9节、11节和13节。每缝春节和遭遇瘟疫流行,汉地民间便有舞龙活动,百姓以龙为信仰祈求平安,新春贺岁,驱除邪魔。草把龙灯具有显著的民俗特征、楚文化遗存的祭祀性特征的民间手工艺造型艺术牲,并兼有民舞和民乐的艺术成份,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和传承衫价值。 草把龙灯   传说故事  相传远古以前,有一条行去布雨有苍龙,不慎失足坠于古称“龙湖镇[阅读全文:]

枝江楠管
编辑:0次 | 浏览:2196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枝江楠管

摘要: 基本信息枝江楠管,源于江汉平原的沔阳渔鼓,它成为枝江的地方曲种,始于清朝末年。   清末,一沔阳渔鼓艺人沿江卖唱,流落枝江,被董市绅士张金山收留,聘为家师。张平素爱好汉剧,对曲艺兴趣亦浓。他在学会渔鼓演唱技艺并掌握一批书目之后,又在自娱中逐步将渔鼓改变成具有枝江地方特色的楠管,即:保留渔鼓演唱形式,沿用板、筒击节伴奏,用本地方言演唱,借用汉剧道白程式,并选用戏曲武场的小钹增强伴奏效果。后来,张金山家境衰败,难维生计,只得携子行艺城乡。为了携带方便,张又将楠管改成可以分合的两截,平时装入包袱行路转[阅读全文:]

佳县剪纸
编辑:0次 | 浏览:1846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佳县剪纸

摘要: 基本介绍 剪纸是佳县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佳县的剪纸作品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是有相当影响的。   源自古代的剪纸艺术,经过一代代佳县民间艺人的发扬光大,时至今日已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而且相当普及。每遇结婚嫁娶、生辰祝寿、暖窑乔迁,或是逢年过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门窗上或居室内贴上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剪纸图案。人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灵巧的双手融人了一幅幅剪纸作品中,花鸟、山水、人物、建筑等,无一不是剪纸作品表现的对象。剪纸艺术纯朴、明快、幽默、活泼、笨拙的独特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阅读全文:]

种瓜调
编辑:0次 | 浏览:1903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种瓜调

摘要: 种瓜调   原《种瓜调》唱的是播种季节和劳动过程,种瓜与拜年的风俗并没有内在的联系,仅道具为彩莲船;而船与水却有着必然的联系,于是,人们取其《种瓜调》彩莲船划船的表演形式,汇同地方正月间有拜年的风俗,拜年又免不了跋山涉水,因此,“正月里是新年,妹娃儿去拜年”的歌词就形成了,“(女)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男)我就来推你嘛!就顺理成章了。由于《种瓜调》内容的演变,以拜年为主,配以彩莲船道具,《龙船调》就逐渐形成了。《龙船调》在流传中,经过音乐工作者不断地演变、丰富、发展、创造,把虚拟划船动作[阅读全文:]

罗卷戏
编辑:0次 | 浏览:2064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罗卷戏

摘要: 传说故事 唐初天下并没有“戏”这种艺术形式。有一天,李世民梦中在天界看了天戏,被迷住了,醒来后,他把梦中的情景讲给左丞相唐之远,唐之远据此编了戏本。李世民传旨选天下聪明伶俐的子弟照戏文排练,在皇宫内演出后,看得内眷们眉开眼笑,于是李世民就叫这戏为"乐眷戏",后来传讹了,传成“罗卷”戏。 罗卷戏 流行程度 罗卷戏是罗卷戏的流而不是源。据《邓州市志》记载,清雍正年间,罗卷戏传入邓州,民国十八到民国三十二年间,邓州罗卷戏班到豫东、豫北演出,曾唱红整个中原大地,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民间曾传:“罗卷戏[阅读全文:]

女红
编辑:0次 | 浏览:2699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12-30 19:48
标签: 女红

摘要: 女红释义 女红 女红——属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在过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等,举凡妇女以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就称为“女红”。中国女红艺术的特点是讲究天时、地利、材美与巧手的一项艺术,而这项女红技巧从过去到现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因此又可称为"母亲的艺术"。大体上分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等九类。  女红,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女红”最初写作“女工”[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