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画家   
[1] 评论[0] 编辑

张玉刚

张玉刚自幼与山水结缘。少年起即拜乡间艺人学画,其师喜画梅兰竹菊,而张玉刚却独钟山水。1985年至1988年他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造,系统学习山水画法,学业期满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优秀学员称号。后相继师从华东师大苏春生教授、上海美院白丁先生研习山水,技艺大进。这些年他的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有的流传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山水《春韵图》于1990年捐献给北京亚运会,《祝君长寿》入选20世纪中华掇英大画册,《高原风情》、《高原秋色》入编中国美术大汇,《青山烟云》入编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高山流水》入编20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大典,《巴山烟云》入选日本东京国际第三届书画大展并获银奖。 #3$$#%%%%%%%6$

概述

1991年5月1日,他开始了对长江沿岸1年之久的徒步考察写生之旅。当时,他只携带着水壶、茶缸、画具、几件换洗衣服和不足白领阶层1个月工资的生活费用。从家乡青州出发,乘火车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然后自长江之源头开始了征程。一年中,他途经6省、56县市、8个少数民族地区,步行4500公里。

www.18art.com

考察写生,使得他眼界大开。他利用爬山越岭休息的空隙,静静地观察山脉的各种现象和变化,发现古人在创作山水画中所说的各种不同皴法,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比如被古人称作披麻皴的,正是土山坡被雨水冲刷而形成的一道道深浅不同的短线;而巨石断裂,则被称作“斧劈”;山坡转折,而被喻为“解索”;林木覆盖山峦而称为“米点”,等等。而这一切,的的确确都在大自然中活生生地存在着。由此举一反三,他认为画杂草丛生没有树木的地方,可用干散锋笔竖擦而成皴,而大山山脉连绵转折,又像荷叶皴。张玉刚的收获是丰富的。考察回来,他手头的写生稿、日记、心得体会攒了厚厚一叠,其中仅写生稿就达800余页。

www.18art.com

从1994年起,他先后至北京上海浙江、黄山、成都等地,在山东则先后去了威海、高青、淄川、临朐、泰山、济南等地,所到之处,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两年,边寻友边画画,不断打造新的自我。其间,他拜访过上海美院的白丁先生、华东师大的苏春生教授和中央美院的李天元先生,也结识了大量的民间艺人。尤其在北京的近两年,他寄居近郊的画家村,经常去中国美术馆、荣宝斋等处观摩古今名画,在村里则经常与南来北往的画家们交流。在成都,他经常到送仙桥艺术城书画店,学习四川当地画家表现长江的风格形式,逐步掌握了以浓重的水墨作画,而用色彩来点题的手法。在经过了数年蓄势之后,2003年10月张玉刚开始创作《江山万里图》。他把考察期间的零散写生重新加以整理,按照此前形成的整体构思,用钢笔、碳素、绘图纸勾勒成一个长卷,宽0.20米,长60米,作为底稿备用。为了不受或少受干扰,他先后去成都和当地的两处僻静之所,闭门谢客,潜心创作。历时一年半,现在已基本完成了作品。他参加青岛艺术博览会的作品,就是在他完成《江山万里图》以后创作的,其意境与技法“又上层楼”。

#3$$#%%%%%%%6$

专家点评

张玉刚的作品深得中国山水画之精髓,崇尚传统而又不拘泥于旧法,自觉创新又不流俗于浮躁,因而厚重而扎实,有一种自然流畅而又大气磅碍的感觉。看他的山水作品,会把你带入一种宁静的世界,让你体会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是他吸取天地精华,师法自然而成就的“大道”。 #$$$$$$$$$$$$$$$$$$$$$$$$%

参考资料

http://www.findart.com.cn/1bc4341594b91a460ec13dc3ac58fd3738a61a4d46465badb2de37eac7bfb5db-2-showorder.html?key=%E5%BC%A0%E7%8E%89

www.18art.com

#$$$$$$$$$$$$$$$$$$$$$$$$%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张照云    下一篇 张玉泉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