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建筑   
[77] 评论[0] 编辑

乾清宫

乾清宫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20年毁于大火,正统5年重修竣工,正德9年放烟火不慎,将乾清宫和坤宁宫同被烧毁,正德14年重建二宫。万历24年二宫又被烧毁,万历26年竣工。清代嘉庆2年发生火灾被毁,次年竣工。 #3$$#%%%%%%%6$

概述
乾清宫前护栏
乾清宫前护栏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顺治帝书写的“正大光明”匾(明代为“敬天法祖”)。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铺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东南角铜鹤、日晷各一;西南角铜龟、嘉量各一。月台前设鎏金香炉4座,两旁江山社稷金殿2个,灯杆石座共4个,院四周大缸16口。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www.18art.com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皇帝虽然居住在迷楼式的宫殿内,且防范森严,但仍不能高枕无忧。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3$$#%%%%%%%6$

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康熙61年春和乾隆50年各举行一次千叟宴。

#3$$#%%%%%%%6$



雍正元年曾下诏,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
#$$$$$$$$$$$$$$$$$$$$$$$$%
殿
乾清宫懋勤殿
懋勤殿 贮放图书翰墨,政余读书之处。
懋勤殿
www.18art.com

“圣祖仁皇帝(即清康熙皇帝)冲龄曾读书于此。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日:’基命宥密’凡图史翰墨之具悉贮焉,是为内廷翰林兼直之所。” 《养吉斋丛录》 也云:“懋勤殿为乾清宫西庑之中三楹,内悬’基命有密’额,圣祖冲龄读书于此。后为内延翰林修书人直之地,度藏书画及文房四事等,则宫殿监司之。”“凡文房四事,由各处呈进,备用频赐各件,皆存懋勤殿库,本殿监典守之”。总之,懋勤殿除承值供御之文房四事外,“康熙时,九卿科道或在懋勤殿召对,进讲则在懋勤殿为多”,“帝日御乾清门听政,后即幸懋勤殿,与儒臣讲论经义”等。据西方传教士张诚记载,康熙皇帝“在算盘上运算,竟比安多神甫用我们的办法算出数字还要快”。在清乾、嘉时,懋勤殿还庋而御府文房玩品等。“懋勤殿”是专为皇帝贮放图书翰墨,供其政余读书之处。 www.18art.com

端凝殿
位于懋勤殿东面,是皇上所有衣物袍带贮存之处。

昭仁殿
清宫东侧的昭仁殿,是自乾隆以后,历朝皇帝在宫内的一所书房,以前人们只知道它曾藏有著名的《天禄琳琅》丛书(即宋、辽、金、元、明版的旧书,属大内秘籍),谁也没有想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当年所写奏折,有些竞躲过了慈禧的查抄,安全地在这里静静地躺了26年!直到1925年溥仪出宫,它们才被清室善后委员会查出,编入《故宫殿本书库现存书目》。左为室,而敞其右,后有小轩,侍臣值庐在门外东侧。明末帝崇祯曾在此殿手刃女儿昭仁公主。后庑共三间,有匾“慎俭德”,全院配有12名太监负责扫洒。

www.18art.com



弘德殿
乾清宫西侧的弘德殿,是皇帝视事的一个场所,明代曾设孔子牌位,作为皇帝的课堂,有讲官负责讲授经典,同治皇帝曾在此上课,为避蚊虫,每到阴历四月就搭天棚,至九月撤棚。 www.18art.com

南书房
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以待,名南书房。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康熙帝亲政以后,朝廷的权力一则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国家大事需经过王大臣会议,而这些满洲王公贵族地位较高,有时与皇帝意见发生矛盾,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二则内阁在名义上仍是国家最高政务机构,控制着外朝的权力,康熙帝为了把国家大权严密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决定以南书房为核心,逐步形成权力中心。雍正朝自军机处建立后,军机大事均归军机处办理,南书房官员不再参预机务,其地位有所下降。但由于入值者常能觐见皇帝,因此仍具有一定地位。南书房亦被长期保留,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 #3$$#%%%%%%%6$

乾清宫上书房”是“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
上书房”是“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
上书房 #3$$#%%%%%%%6$
上书房是皇子皇孙上学的地方,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建于雍正初,门向北开,共五间,凡皇子年界六龄,即入书房读书,一般派满汉大学士一人或二、三人为上书房总师傅,并设汉文师傅若干人,称为“谙达”的满蒙师傅若干人,均多以贵臣充任,又有内外谙达之分,内谙达负责教授满蒙文,外谙达教授骑射。总师傅有事则来,不必日日入值。师傅们轮流入值,与皇子皇孙们相见,仅以捧手为礼而不下跪。每日寅时(凌晨3:00-5:00)来到书房早读,卯时(凌晨5:00-7:00)开课,午时(11:00-13:00)下学。各大节日放假一天,暑期上半课。
皇子皇孙们对师傅极为尊重,例如嘉庆帝的师傅朱文正(朱珪)入值上书房十余年,乾隆帝崩,嘉庆帝急召他入京,至京哭临,嘉庆帝执朱珪手哭失声。命值南书房,管户部三库,加太子少保,赐宅第于故宫西华门外。后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朱珪逝世,嘉庆帝亲往府上吊唁,由于朱家大门低矮,御车不能入,嘉庆帝便步入,并哭之深哀,特谥文正。这段师生情谊当时传为佳话。 www.18art.com

乾隆54年3月初七,乾隆帝偶查上书房师傅入值门单,发现自2月30日至3月初六共七天里,所有师傅竟都没有到职,乾隆对此师傅失职和皇子皇孙逃学行为极为愤怒,遂召集军机大臣询问,又将旷职师傅狠狠训斥一通,下令将两名满籍内阁学士革职,后来觉得不妥,又采取宽大处理,将两个革职的师傅先打四十大板,仍留上书房行走,以观后效。上书房师傅挨板子,清代历史仅此一次。 www.18art.com

乾清宫乾清门
乾清门
乾清门
#$$$$$$$$$$$$$$$$$$$$$$$$%

乾清门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  #3$$#%%%%%%%6$

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m,单檐歇山屋顶,座落在高1.5m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门扉安设在后檐部位,门厅敞亮。两梢间为青砖槛墙,方格窗。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金龙和玺彩画。门两侧为八字形琉璃影壁,高8m,长9.7m,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装饰,花形自然逼真,色彩绚美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将乾清门映衬得华贵富丽。门内有高台甬路连接乾清宫月台

#$$$$$$$$$$$$$$$$$$$$$$$$%



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乾清门及广场,明代和清初的“御门听政”均在前边的太和门,自康熙皇帝起改在乾清门,咸丰以后“御门”制度遂无所闻了。
#$$$$$$$$$$$$$$$$$$$$$$$$%

乾清门,清帝御门听政所在。该门为内廷后三宫的正门,门前的长方形大院叫横街。清代,乾清门是皇帝御门听政之处,以表示封建帝王勤于政务。当听政之日,门中设宝座,辰时(早7~9时)皇帝御门,户、礼、兵、工、吏各部轮班奏事(送奏折或口奏),然后由皇帝作出决策。清康熙时,在此听政最多,至咸丰以后就不实行了。乾清门前横街东北侧为九卿房,是内阁、六部等九卿官员等候皇帝召见的地方。九卿房对面是王公贵族的待见处,叫待漏房。乾清门前横街西西北侧的一排小房,东为侍卫值房,西为内务府值房,中间则是军机值房,俗称军机处。军机值房对面小屋是军机章京值房。乾清门内东侧南屋为尚书房,是清代皇子读书之处;西侧南屋,则是宫监办事处(即敬事房,但凡太监出宫,要到这里取得牌票,宫门的护军才肯放行)、内军机处及南书房(陪侍皇帝的词臣值班处)。乾清宫院内,东配殿日精门南为祭孔处,皇子读书前要在这里拜祭孔子;日精门北有端凝殿和放自鸣钟处等,为内臣的值房和存放皇帝的冠、袍、带、履、朝珠等物之处。西配殿月华门之南是内奏事处(文武官员有事奏见皇帝,都要通过内奏事处);月华门之北有批本处和懋勤殿等。懋勤殿原是康熙的书房,后改为存放皇帝的碑帖和文具的地方。

#3$$#%%%%%%%6$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一月,大学士奏请皇帝隔三四日御门听政一次即可。康熙皇帝没有同意。并说:“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理事,即觉不安,……”因此,一些国家大事都是在御门听政时决定的,如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起,清军两次反击沙俄侵略中国雅克萨之战的决策,都是康熙皇帝御门听政时作出的。
#3$$#%%%%%%%6$
乾清门东为内左门,门东有一排矮房,为外奏事处、散秩大臣值班处、文武大臣待漏之所(九卿房)及侍卫值宿房。矮房对面为宗室王公奏事待漏之所。乾清门西为内右门,门西也有一排矮房,为军机处、总管内务府大臣办事处及侍卫值宿房。矮房对面为军机章京值房。
#3$$#%%%%%%%6$
在乾清门外两侧,陈设着十口金光闪闪的鎏金大铜缸,背衬红色宫墙,富丽堂皇。这是宫中的露天陈设品,也是贮水防火的用具。缸自重四千斤,盛水也是四千多斤。宫中共有鎏金铜缸二十二口,加上其他铜缸、铁缸,共三百零八口。 #$$$$$$$$$$$$$$$$$$$$$$$$%

康熙在上书房处理朝政,一般只有几名内阁大臣或获准上书房行走的大臣在场,不可能象剧中所演象“升朝”一样,一大堆臣子列几排,而且什么事都不做,就等着听皇上训话。不仅如此,剧中康熙一讲什么观点,这些大臣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可能象表现一下皇上论点的出人意料吧?可事实上,皇帝在场,谁敢交头接耳?没有皇帝同意,谁敢随便说话?按清律,这是“大不敬”!
#$$$$$$$$$$$$$$$$$$$$$$$$%


乾清宫太和殿里的金銮宝座
太和殿里的金銮宝座
御门听政

#$$$$$$$$$$$$$$$$$$$$$$$$%


明清故宫有巍巍三大宫殿,然而,却又有御门之典,皇帝听政在“门”。
这门,是“天子五门”之一。就说故宫的太和门,其建于明永乐年间,初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叫“太和门”。它堪称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门。它的门内,是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在“天子五门”的序列中,它该相对于应门。“应门者,居此以应治”,明代皇帝就在这座奉天门早朝,处理政务,所谓御门听政。
www.18art.com


明万历年间重修《明会典》载有“常朝御门仪”。此仪,朱元璋南京开国时即已制定。后迁都北京,奉天门即是极门是御门听政的场所。《明会典》记: www.18art.com

近仪,凡早朝鼓起,文武官各于左右掖门外序立。候钟鸣开门,各以次进,过金水桥,至皇极门丹墀东西相向立。候上御宝座,鸣鞭,鸿胪寺官赞入班,文武官俱入班,行一拜三叩礼,分班侍立。鸿胪寺官宣念谢恩见辞人员,传赞午门外行礼毕,鸿胪寺官唱奏事。各衙门应奏事件以次奏讫,御史序班纠仪。鸿胪寺官跪奏,奏事毕,鸣鞭驾兴,百官以次出。
#$$$$$$$$$$$$$$$$$$$$$$$$%

明代的御门听政,隆庆六年时定为每旬三次,逢三、六、九日为期。

清代皇帝御门听政,顺治时在太和门,康熙时改在乾清门。震钧《天咫偶闻》:“盖国初御门之典,在太和门。后改御乾清门,因亦移入,即唐代之常朝也。常朝五日一举,故御门五日为期。”

www.18art.com



乾清门相当于“天子五门”中的路门,是五门中最靠里的门。郑玄说:“路门者,大寝之门。”其门内是廷,皇家生活区;门外是朝,依次排列三大殿。御门之典于乾清门,又符合治朝在路门之外的古制。清代设军机处,在
乾清宫清代御门听政即在乾清门进行
清代御门听政即在乾清门进行
乾清门前右侧。
#$$$$$$$$$$$$$$$$$$$$$$$$%


《清史稿•礼志七》:

御门听政仪,清初定制,每日听政,必御正门,九卿科道齐集启奏,率以为常。雍正初,始定御门典礼,几部院所进本有未经奉旨者,折本下内阁,积若干,传旨某日御门办事。是日,乾清门正中设御榻、黼囗、本案一。黎明,部院奏事大臣暨陪奏官属毕集庭内。帝升座,侍卫左右立,记注官升西阶,部院官升东阶,各就列跪,尚书前,侍郎后,陪奏官又后。尚书一人奉本匣折旋而进,诣本案前,跪陈于案,兴,少退,趋东楹,转入班首。跪,口奏某事,毕,兴,少退,率属循阶左降。
#3$$#%%%%%%%6$

御门听政在“门”前广庭举行,只将皇帝的宝座摆在门厅内。清末户部官员崇彝《道成以来朝野杂记》:“每月逢五、十两日,皇上出至乾清门门罩之下,居中而立,所谓当宁也。”所以,御门听政实际上可算露天听政。露天的形式里面包含着“天人感应”的内容。天子有所谓“奉天承运”的套话,喜欢“天意”的标签,有所“圣明”,也希望上达于天。
#$$$$$$$$$$$$$$$$$$$$$$$$%


至于“御门五日为期”,是后来的事。 《清史稿》 记,“清初定制,每日听政,必御正门”。康熙二十三年,御史卫执蒲建议御门听政以五日或二三日为期,皇帝说:“政务在精勤,始终不宜有间。”这个为皇帝减负担、谋清闲的主意,没有被采纳。乾隆帝的诗:“御门折本待纶宣,例事亦为勤政先。了识安民在察吏,未能去慝且求贤。”便是以御门自夸勤政的。
#$$$$$$$$$$$$$$$$$$$$$$$$%


清代御门大典的时间,起先是春夏季卯正、秋冬季辰初开始奏事。上朝的时刻,在康熙二十一年向后推迟,春夏改为辰初,秋冬改为辰正,仍是早朝。各部元大臣须于黎明时分进至中左门等候,冬春辰初三刻(夏秋辰正三刻),进至后左门等候,待到侍卫传旨宣入后,按序进至乾清门左右丹陛下,皇帝升座,记注官走上西阶至西柱下面东而立;翰林、科道官立于阶下面西而立。奏事关员跪在东侧,面向西。君、臣早朝,在封建时代里,是统治集团的重要的施政方式,而这却在宫门进行。“天子五门”,那重重大门不仅仅是用来显示威严的摆设;帝王御“门”,以君临天下,这设计,在制定《周礼》的时代已经存在了。
#$$$$$$$$$$$$$$$$$$$$$$$$%


乾隆14年12月17日,工部尚书未到,降为侍郎。道光26年12月初十,二十名官员迟到误班,分别罚俸二年至四年不等。雍正三年元旦清晨,大臣鄂伦岱竟在乾清门院内掀衣便溺,雍正帝大怒,下谕旨骂其“罪恶多端”。道光七年,镶红旗蓝翎长明海随上朝人员同入乾清门被道光帝发现受到惩处。
#3$$#%%%%%%%6$
御门听政,“自同治初两后垂帘,此典遂废”。御门之典先于封建王朝的终结而废止了。
相关条目
故宫     午门     东西六宫     体和殿     太极殿    太和门     养心殿    中和殿  钟表馆 珍妃井    御花园    翊坤宫
#3$$#%%%%%%%6$

附件列表


77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乾县铁佛寺    下一篇 乾陵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