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 艺术金融 成为 “伪命题”
前几年艺术品市场的火热,让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开始与艺术进行“对接”,希冀能走出一条金融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来。然而,就先期情况来看,据我所知,除少数几家金融机构取得成功外,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由此可知,受金融机构...
书画收藏
2018-10-19 22:17
0
2629
乾隆的古陶瓷品鉴定法
十全老人”乾隆,不只以文治武功闻名于世,其对古陶瓷的品鉴水平,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亦或是陶瓷史上,都不可等闲视之。 清宫旧藏陶瓷器数十万件,实际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秘而不宣、极少示人的物件”,是“...
书画收藏
2018-10-16 22:20
0
2552
瓷器审美趣味为何不同
最近网上盛传一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的比较,并分别以“淡雅隽永”和“繁缛堆砌”来概括雍乾两朝瓷器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更有甚者将乾隆瓷器冠以“农家乐审美”之名,并与乾隆喜好在书画古器上题字吟印一并列为罪状,一时间似...
书画收藏
2018-10-16 22:17
0
2982
齐白石《山水十二屏》新天价
 齐白石极少作山水画 在绘画题材上,齐白石是个全能画家,但他画花鸟草虫、水族虾蟹最多,人物画的数量居次,山水画最少,在数量上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齐白石早期在为友人秋江画小品山水画时曾题“余不为...
书画收藏
2018-10-09 19:17
0
3904
从秋拍的书画看吴昌硕齐白石
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以9.315亿成交,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虽也拍出2.093亿的画家最高成交纪录,但相形之下,两人在当代市场的表现差距如此之巨,不免令人唏嘘。 北京保利今年秋拍成绩斐然,其中有...
书画收藏
2018-10-09 19:12
0
4065
书画艺术应 回归本源
让精神产物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书画艺术回归本源,书画作品才能真正成为消费品,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 书画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晋韵、唐法、宋意,每个时代的书画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无论哪个朝...
书画收藏
2018-10-09 19:09
0
1815
古今中外的 作伪高手
对艺术创作来说,临摹甚至是照搬经典、名作,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也是古今中外多数画家进入艺术殿堂的必要手段。因为这个特征,在艺术品的市场交易中,一些艺术品便变得扑朔迷离。以市场的眼光看,甚至有人认为,艺术品的“作...
书画收藏
2018-10-06 21:54
0
4496
张宗宪:收藏品要真、精、新
作为拍卖行业的重要人物,张宗宪不仅经历了拍卖界的浮沉变化,更是在古玩收藏界的起起落落中,书写着自己的收藏人生。这个大名鼎鼎的“1号先生”,几乎就是中国文物拍卖行业的“活化石”,丰富的竞拍经验造就了他的专业素养、...
书画收藏
2018-10-06 21:52
0
2222
艺术真伪 谁能一锤定音
真与伪之间的灰度 真与伪,在一般概念中应该如同黑与白般界限分明;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当我们用不同维度去看待艺术品的真伪,却存在诸多复杂的灰度。就像徐小虎曾经讲过一句话——“任何的作品都是‘真迹’”,伪作...
书画收藏
2018-10-05 22:29
0
2638
创作者对青瓷价格构成的影响
符合现代审美的青瓷作品,不一定要像传统审美那样讲究对称、完美、圆润,很多都是表达一种山水、自然的空间,需要偏向于雕塑的、异型的造型。这种异型其实不容易塑造,拉一个圆罐很容易,但是把圆罐变成另一种形状就复杂很多。...
书画收藏
2018-10-04 21:42
0
2027
青瓷价格高峰还没有到来
相对于前几年青瓷消费市场的火热,现在有一些回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好事,是市场理性的表现。 优秀的藏家可以发现最好的作品,我的建议就是,藏家要多看,特别是多看好的作品,才知道什么是最优秀的。青瓷...
书画收藏
2018-10-04 21:40
0
1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