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犹绘墨竹香

以竹子为题材绘画的画家不计其数,但以诗、书、画集于一体且一生痴迷于竹的,当首推郑板桥。武汉博物馆藏有一幅郑板桥的遗墨《墨竹图》轴(见上图),几竿瘦竹爽朗挺拔,生动多姿,张弛有度,竹叶疏密有致。所题诗一言一句都显...
书画收藏 2017-10-05 14:29 0 2827
暮年犹绘墨竹香

左宗棠传世撰联

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的一生,是开拓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1832年21岁中举,1852年入湖南巡抚幕府,并参与组建湘军。之后屡立战功,历任浙江巡抚,闽浙、陕甘、两江总督,授东阁大学士。1884年6月入京任军机...
书画收藏 2017-10-05 14:23 0 2522
左宗棠传世撰联

说姜丹书艺术视角

南社书画名家姜丹书,深谙中西绘画,兼擅工艺美术,后专攻国画,擅长山水、花卉、蔬果、翎毛、人物,最为拿手的是画红柿、红枫。姜丹书(1885-1962),字敬庐,号赤石道人,江苏溧阳人,寄籍杭州。早年毕业于南京两江...
书画收藏 2017-10-05 14:20 0 2241
说姜丹书艺术视角

清代宫廷绘画制度探微(下)

三、宫廷画家的奖惩 任何部门和机构,为保证运作的顺利,都需要有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在用人方面奖惩赏罚分明,就是十分必要的做法。清代的宫廷画家是隶属于内务府造办处管辖的,皇帝通过太监传达他的命令,由内...
书画收藏 2017-10-05 14:16 0 2530
清代宫廷绘画制度探微(下)

谢之光及其《教子读书图》

此《教子读书图》(见右图)系谢之光早期一幅绢本工笔设色风景人物画,纵97厘米、横65厘米。画面背景仿佛在一座自然天成与人工雕凿相结合的江南名园里。危岩奇峰,亭台隐约,树木苍郁,倒映湖中,如诗如幻,独饶神韵。近处...
书画收藏 2017-10-05 14:12 0 2281
谢之光及其《教子读书图》

风云人物马叙伦

几年前我购藏到一幅马叙伦的书法作品,为其60岁以后所书,因为款下有一方朱文钤印“夷初六十以后作”(见附图)。书法以行书为主,书宗欧阳询、褚遂良,似乎也汲取了些许魏晋的风貌,总体上妍多于拙,还算流丽,也算是入目的...
书画收藏 2017-10-05 14:07 0 2209
风云人物马叙伦

郑逸梅的书法的真伪

近读《中国书画报》2010年12月18日《郑逸梅的书法神完气足》一文,文章起首称:“郑逸梅自谦:‘实在我的字,春蚓秋蛇,不堪入目。’其实郑逸老的书法笔力坚劲、纵横自然,只是勤于著述,不以书家称世,且对外书翰多倩...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59 0 2594
郑逸梅的书法的真伪

清代宫廷绘画制度探微(中)

二、宫廷画家的等级 中国历代的宫廷都容纳了众多画家供职,而且这部分画家均有不同的职称,以区别他们的地位、资历、水平和待遇。比如宋朝画院中的画家就有待诏、祗侯、艺学、画学生等若干等级的称呼;明朝宫廷画家...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57 0 2541
清代宫廷绘画制度探微(中)

品读陈撰题画书法

陈撰(1678-1758),字椤山,号玉几,浙江鄞县(今宁波附近)人。其年轻时在杭州师从著名学者毛奇龄,在古文、诗词、书画等方面获益颇多。陈撰生性清高孤傲,淡于功名利禄,曾婉拒博学鸿词科的机会。性格决定人生,亦...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50 0 2981
品读陈撰题画书法

王伯敏赐我《寒林》图

我曾因收藏到一幅署名“王伯敏”的赝品山水画作,感到心中非常的懊丧。但事情的结局,却又使我有些喜出望外。 王伯敏,浙江台州人,1924年生,中国美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曾荣获首届“中国美术·终身成就...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39 0 1984
王伯敏赐我《寒林》图

清王鉴《溪山庐隐图》赏析

清初,在文人画创作思想的影响下,山水画及水墨写意画盛行一时;更多的画家追求笔墨情趣,形成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的局面。受清廷皇室推崇,以画风相近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为代表的“四王”流派,基本上占据了当时的画...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36 0 2532
清王鉴《溪山庐隐图》赏析

清代宫廷绘画制度探微(上)

历代王朝由于礼制的需要,几乎都在宫廷内招收、容纳画家从事绘画创作。从现存的绘画作品数量来看,历代的宫廷绘画占有很大比例,而且早期的作品大都是宫廷画家所画。不过大部分宫廷画家生平事迹均无详细记载,这是因为大部分宫...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30 0 3674
清代宫廷绘画制度探微(上)

郑逸梅书法神完气足

郑逸梅自谦:“实在我的字,春蚓秋蛇,不堪入目。”其实郑逸老的书法笔力坚劲、纵横自然,只是勤于著述,不以书家称世,且对外书翰多倩人代笔,我的老师洪丕谟便是郑逸老代笔者之一。 郑逸老的书法作品市面上流布很...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25 0 2823
郑逸梅书法神完气足

字画鉴赏与收藏(下)

二、收藏主要看作品,不惟画家名头地位是论名头地位能从一定方面佐证一位画家的艺术水平和学识修养,但艺术是创造性的活动,靠的是灵性、天赋;缺乏创造灵气,名头再大,终究是个画匠而已。收藏是长线事业,应以作品本身的优劣...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21 0 3747
字画鉴赏与收藏(下)

高凤翰左手花卉四屏

一藏友收藏有一组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晚年左手写意花卉四屏(见下图)。面壁观之,赏心悦目,叹为佳制!屈指已历260余年,异常珍贵难得。花卉屏为绢本,单幅155厘米×48厘米,彩墨写生,取法自然,笔墨淹润,气韵生动。...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17 0 3547
高凤翰左手花卉四屏

《吴云吟词图》收藏纪事

从事书画鉴藏,文史知识是基础。最近读《清代吴中词派研究》,不禁联想起数年前见到的晚清金石书画鉴藏家吴云书写在“两罍轩书笺”上的一阕《满江红》词札: 浩荡青天,容我辈、菟裘早筑。喜相遇,园翁溪叟,剧谈方...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13 0 1651
《吴云吟词图》收藏纪事

字画鉴赏与收藏(上)

 中国书画与中国的哲学、伦理学、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有着密切的互渗互润关系,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一幅中国画的构图形式、色彩运用、笔墨特点,尤其是画外之意、弦外之音,以及画家倾注于画中的思想情感等,...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09 0 1762
字画鉴赏与收藏(上)

清代宫廷绘画纵横谈5

清代宫廷绘画的真伪鉴别 清代的宫廷绘画距今的时间不算太长,但也已有不少伪作存世。这部分伪作按出现的时间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时间是晚清至民国初年,即20世纪初至20世纪...
书画收藏 2017-10-05 13:03 0 2015
清代宫廷绘画纵横谈5

鉴定家夺回六万幅书画珍品

“文革”时期,中国书画、古玩、古籍等被列为“四旧”,难逃一劫。1970年,上海一家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造反派”突发奇想:将抄家和廉价收购而得的书画作品“扫地出门”,赚取外汇。该公司派了几个人,赶往浙江慈城文物仓...
书画收藏 2017-10-04 16:18 0 2098
鉴定家夺回六万幅书画珍品

“第一夫人”还是画家

宋美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除政治以外,所涉领域颇多,譬如音乐、外语、宗教、体育、美术等。其中绘画是她终身所好,也是她长寿之道。然而,由于海峡两岸长期阻隔,大陆人民对宋美龄画事了解甚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人知...
书画收藏 2017-10-04 15:18 0 2763
“第一夫人”还是画家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