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古代书法审美的禅宗趣味

内容提要:禅宗是佛学本土化的最高成果,深具人文精神和审美智慧,对中国古代的书法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书法史上出现了一大批禅僧书法家,许多书论家以禅论书,阐述其美学观点。人们还喜欢用禅家眼光去鉴赏书法,形成了以...
画里画外 2025-11-19 09:05 0 9
略论古代书法审美的禅宗趣味

明代书家对米芾书法的接受

内容提要:本文以明代书家徐渭、董其昌、王铎对米芾技法的接受为焦点,通过对三位书家书法技法的介绍,并结合其各自的书学思想,分别从“笔意”“笔法”“笔势”上的接受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映射出晚明书家对米芾书法的接受。关...
画里画外 2025-11-19 08:40 0 10
明代书家对米芾书法的接受

龙门石窟《孙秋生造像记》书法风格探析

内容提要:《孙秋生造像记》为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所刻,现存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此碑为楷书,碑文书法风格古朴端庄,方峻挺拔,是龙门碑刻书法代表作品之一。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孙秋生造像记》进行总结和概括,介...
画里画外 2025-11-19 08:27 0 12
龙门石窟《孙秋生造像记》书法风格探析

潘天寿绘画款识“题款美”之概念解析

内容提要:宋元文人画发展以来,款识艺术于中国画体系中逐渐发展为诗、书、画、印不断融合的载体,且由隐至显,由补充画面空虚、“不可侵画位”至与画面画材、空白布置产生联系、变化,进而达到“题款美”的境界,甚至有“每侵...
画里画外 2025-11-18 11:45 0 37
潘天寿绘画款识“题款美”之概念解析

宋代工笔花鸟画《虞美人图》作者考

内容提要:宋代工笔花鸟画《虞美人图》为佚名作品,在画论界与《虞美人图》作品相关的研究极为少见。此作被视为工笔花鸟团扇中的经典之作,是艺术专业院校临摹教学的模本。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虞美...
画里画外 2025-11-17 13:03 0 35
宋代工笔花鸟画《虞美人图》作者考

古今书家的个性密码·题名与钤印

在浩瀚的书法历史长河中,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墨宝,凭借精妙的笔法、独特的风格,让无数人为之倾心。而书法家们别具匠心的题名落款与钤印,更是为作品增添了独特魅力。这些题名和钤印,就像一把把独特的钥匙,打开了通往书法家...
画里画外 2025-11-15 16:15 0 60
古今书家的个性密码·题名与钤印

王能父先生与无锡园林

1978年底“下放”知青纷纷回城,我被通知去无锡园林局报到。记得那天负责组织、人事、宣传的科长朱泉媛对我说:因你在苏北有过一段艺术工作的经历,希望你来后能配合做好园林的修复和厅室布置工作。十年“文革”让无锡园林...
画里画外 2025-11-15 08:59 0 38
王能父先生与无锡园林

苏轼诗画观丨论诗歌与绘画的关系

内容提要:对诗歌与绘画关系的探讨从古至今从未停止,中西方持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国,以苏轼为代表,他深受禅宗通融无碍思想的影响,提出“书画一律”说;西方以亚里士多德以及莱辛为代表,莱辛在《拉奥孔》中详细地阐释了诗歌...
画里画外 2025-11-13 13:53 0 49
苏轼诗画观丨论诗歌与绘画的关系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的“源”与“流”

内容提要:中国美术理论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断圭碎璧到肌劈理解的漫长过程。其中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环。谢赫提出的“六法”填补了中国绘画史在绘画创作和绘画评论标准方面的空白,被后来的画家、评论...
画里画外 2025-11-10 15:32 0 111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的“源”与“流”

幽寒之境·赵丹的冰雪花鸟

赵丹,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协会员、珠海时代书画院副院长、河北名家书画院特聘画家。赵丹 寒枝惊雀 98cm×180cm冰雪绘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画里画外 2025-11-10 09:07 0 94
幽寒之境·赵丹的冰雪花鸟

杨冬梅`神仪在心品自高

杨冬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第五批“齐鲁文化之星”,首批济宁市签约制文学艺术家,首批“济宁文化之星”,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任济宁市任城区文化馆副馆长...
画里画外 2025-11-09 09:32 0 57
杨冬梅`神仪在心品自高

米芾诗书画“趣”审美范畴共通性探赜

内容提要:米芾作为北宋诗书画造诣极高的艺术家,其流传于世的文艺理论及艺术作品都深刻展现了他审美旨趣的精髓。笔者从可代表米芾审美理念的中国传统审美范畴之一“趣”的角度,阐述米芾诗书画作品有门类之别却无实质之异的审...
画里画外 2025-11-09 08:55 0 79
米芾诗书画“趣”审美范畴共通性探赜

从《二娘子家书》看其背后的字纸文化

内容提要:安徽博物院收藏有一封距今千年的《二娘子家书》,其由清末翰林、诗人、史志学家、文物鉴藏家许承尧先生慧眼识获,并从敦煌出土的唐人写经背面揭下。这封家书内容翔实,十分珍贵,蕴含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文明,本文着...
画里画外 2025-11-08 08:44 0 70
从《二娘子家书》看其背后的字纸文化

袁裒《书学纂要》书学思想发微

内容提要:元代袁裒撰有《书学纂要》一书,今已亡佚,其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现今依然存世的《评书》一文中,此文也被称为《题书学纂要后》。总体上来看,袁裒的书学思想体现了元代上溯魏晋提倡复古的时代潮流。《评书》中袁裒主...
画里画外 2025-11-07 18:33 0 91
袁裒《书学纂要》书学思想发微

论明清时期虚化模糊篆刻风格

内容提要:我国的篆刻艺术在明清两代发展迅速,空前繁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本文针对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虚化模糊篆刻风格进行探讨,阐述该篆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并对虚化模糊篆刻风格的印章的制作要点进行了分析,对虚...
画里画外 2025-11-07 10:19 0 67
论明清时期虚化模糊篆刻风格

石涛《山水人物图卷》画理探微

内容提要:石涛在清初即名重于世,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于石涛的生平经历、画作、艺术理论有非常丰富的研究著作,本文以石涛早年所作《山水人物图卷》为线索,分析其中的画理、画法,为读者...
画里画外 2025-11-07 08:40 0 93
石涛《山水人物图卷》画理探微

黄易《得碑十二图》题跋浅探

内容提要:《得碑十二图》记录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后的十余年间黄易在河北、山东一带搜寻碑刻、拓本的游历成果。本文拟从《得碑十二图》中黄易自题和翁方纲题跋,来探究这种题跋丰富的“游记”创作形式所展现出的历史写...
画里画外 2025-11-06 14:56 0 56
黄易《得碑十二图》题跋浅探

赖少其隶书艺术符号的萌生与嬗变

赖少其(1915—2000),当代书画艺术大师,著名的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作家、诗人。全国第一、六、七届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华东局...
画里画外 2025-11-06 09:18 0 146
赖少其隶书艺术符号的萌生与嬗变

浅析王羲之《丧乱帖》的用笔

内容提要:王羲之作品《丧乱帖》笔法多变,笔锋轻盈,横折用笔、结构、章法无一不散发着灵动之美。作品中笔墨的浓淡、线条的粗细、用字的大小,以及以欹求正、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都映射出作者情绪跌宕起伏的变化。本文分别从...
画里画外 2025-11-05 09:33 0 69
浅析王羲之《丧乱帖》的用笔

南宋画家刘松年绘画中的茶事

内容提要: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艺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为历朝历代书画家提供了素材。茶画是表现茶文化的载体,并且在宋代茶事活动,以及茶文化的记录与展现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历史...
画里画外 2025-11-05 09:10 0 112
南宋画家刘松年绘画中的茶事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