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丨论书画在宋元美学中的关系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美学命题中,“书画同源”是重要的理论观点之一。在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中,“书画同源”这一理念对后世的书画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以宋元时期“书画同源”为切入点,进而对“书画同源”之“源”展开分析,... 画里画外 2025-11-04 09:04 0 54
体育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以绘画为例 内容提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逐渐脱离了单纯的实践层面,展现出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而艺术自古以来便以其存形写象的实际功能反映了社会变迁。体育与绘画一武一文,一动一静,动静结合间... 画里画外 2025-11-04 08:23 0 21
诗意画的图式类型与审美效果 内容提要:诗意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对创作者的综合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收藏积累了一批诗意画佳作,在绘画和诗歌的关系上主要呈现为应文直绘、旁见侧出及听感视觉。这些诗意画成为师生开展艺术教育... 画里画外 2025-11-03 10:41 0 27
浅析白蕉书法艺术的形成原因和特色 内容提要:白蕉的书法笔法精到,气息醇正,无论具体点画,还是整体布局,都显现出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技巧,为近现代王体书风的典范。他坚守帖学之道,对“二王”书风有独到的理解及不懈的追求,始以欧阳询、虞世南为阶梯,初探... 画里画外 2025-11-03 08:37 0 28
北京张敏工笔画欣赏名家点评 张敏,画家,安徽人,现居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2017 年在北京参加新思维中国画创作班学习,后转益多师。2018 年其作品《守望》入选中... 画里画外 2025-11-02 17:47 0 23
晚清画家李宝章《临安山色图》考释 内容提要:晚清常州籍画家李宝章是清末画家中一个被忽视的人物,他不仅被时人赞誉“诗书画三绝”,同时也是常州李氏家族书画艺术的引领者,其子李毅士、孙李宗津皆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显赫人物,对近现代美术史有着重要贡献... 画里画外 2025-11-02 09:47 0 31
文森特·梵高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 文森特·梵高的艺术人生短暂而炽烈。他出生于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 画里画外 2025-11-01 08:36 0 41
彭醇士绘画探赜 内容提要:彭醇士,别号素庵,籍贯江西高安,曾被誉为江西三大才子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其绘画承继中国传统技法风格,在山水领域,宗法王翚,兼涉宋元、明清诸家,画路开阔,笔墨细腻且灵动善变,可精准描绘物象轮廓与... 画里画外 2025-10-31 16:04 0 31
浅析齐白石作品中的主题性特征 内容提要: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绘画界的巨匠,其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质朴的艺术情感。本文以齐白石的晚年代表作《祖国颂》为切入点,从形式、笔墨、构图、立意及象征精神出发,阐释齐白石作品中的主题性特征,为理解其艺... 画里画外 2025-10-31 11:53 0 56
20世纪红色题材美术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内容提要:20世纪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与深刻的变革,妇女运动始终与国家的革命进程和现代化发展紧密相连,妇女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相互交织。艺术创作作为时代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如同一面镜子,真实反映了... 画里画外 2025-10-31 10:19 0 56
陶艺的绘画表现形式研究 内容提要:在陶艺创作中,绘画表现形式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既可以是具象的描绘,也可以是抽象的表现,还可以是意象的抒发。陶艺的绘画表现形式为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表现可能性,使得陶艺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画里画外 2025-10-30 08:53 0 54
姽婳而清隽 刚健含婀娜丨曾霖媛书法篆刻 曾霖媛,广东潮州人,岭南印社社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201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获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原院长骆芃芃先生... 画里画外 2025-10-29 09:06 0 54
《拙政园诗画图册》艺术特色浅析 内容提要: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拙政园诗画图册》以诗画结合、图文互释的方式,较立体地呈现了16世纪前后的一座苏州园林。本文以《拙政园诗画图册》为研究对象,从创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结合相关文献、作... 画里画外 2025-10-28 15:00 0 65
额济纳汉简中的隶变遗意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额济纳汉简上书迹字形的分析,发现额济纳汉简具有线条平直化与方折化的特征。简中的书迹存有隶书形态,但尚未完全成熟,仍保留少量早期隶书笔法的遗存。虽然这些文字书迹仍处于书体过渡时期,但已经完全表... 画里画外 2025-10-27 10:53 0 114
新闻木刻丨杨涵抗战时期版画的审美特性 内容提要:杨涵抗战时期的木刻全面地表现了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内容上即时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战略方针,报告全国抗日形势,生动地描绘了新四军抗日斗争战场和根据地的火热生活。杨涵在新闻战线上... 画里画外 2025-10-27 10:24 0 49
院体画与文人画的对比与互鉴 内容提要: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中,近代以前的绘画风格整体上呈现出由写实到写意的发展趋势,从精微细腻的院体画与蕴藉儒雅的文人画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写实向写意演变的这一过程。关键词:院体画;风格;对比与互鉴;文人画;逸气文... 画里画外 2025-10-27 10:15 0 70
沈曾植与曾熙交游略论 内容提要:清末民初,沈曾植(1850—1922)与曾熙(1861—1930)的交往堪称一段思想碰撞与艺术共振的佳话。沈曾植以“硕学通儒”之名蜚声海内外,是民初书法四家之一;曾熙则作为海派书画的领军人物,以“沟通... 画里画外 2025-10-25 09:42 0 96
何绍基隶书临摹要点举略 何绍基 (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 ( 一作蝯叟 ),湖南道州 ( 今道县 ) 人。何绍基为道光十六年进士,虽浮沉宦海多年,但其政绩声名远不如书法那般煊赫。何绍基书法自成一家,以用笔为统摄... 画里画外 2025-10-24 11:21 0 100
中国书法艺术中悲剧美之探究 中国书法艺术中悲剧美之探究——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摘 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古代文人通过线条的美感展现不同的艺术美。本文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例,从文本、书写技法、审美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悲剧美... 画里画外 2025-10-24 09:22 0 80
鉴往追来 ——赵之谦边款分类研究 【摘 要】从明清时期开始,随着印人的喜好,书法的各种风格陆续融入了边款,这也象征着边款艺术的逐渐完善。清代边款以篆书、隶书为主,而碑学又为其增添了新内容。各种书体的丰富性使得款文在印石上得以呈现。书法不仅是印人... 画里画外 2025-10-23 11:16 0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