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吴昌硕

吴昌硕瘦蛟图扇面

吴昌硕先生在60岁时曾手刻一方朱文印 “雄甲辰”,以明不负甲辰生年之志。今年 又逢甲辰年,距先生刻此印的甲辰年已两个 甲子。各地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活 动的帷幕已徐徐拉开。如东京国立博物馆、 ...
画里画外 2024-12-01 10:40 0 578
吴昌硕瘦蛟图扇面

像中魅力与画里金石

一、书斋里的肖像画 众所周知,日本和中国的艺术审美趣味不太一样,比 如说中国的一些画家、书法家,实际上在日本受欢迎的程度 与在中国是不太一致的。一些画家和书法家本来在中国名气 不大,而在日本赢得...
画里画外 2024-11-22 09:19 0 744
像中魅力与画里金石

略谈吴昌硕及其师友圈

吴昌硕先生在60岁时曾手刻一方朱文印 “雄甲辰”,以明不负甲辰生年之志。今年 又逢甲辰年,距先生刻此印的甲辰年已两个 甲子。各地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活 动的帷幕已徐徐拉开。如东京国立博物馆、 ...
书画广角 2024-11-22 09:15 0 450
略谈吴昌硕及其师友圈

“妍质并存”徐三庚

徐三庚(1826-1890),字辛穀,号井罍、金罍山民、似鱼室主人等,浙江上虞人。历史上关于徐三庚的资料不多,《上虞县志》中记载他年少时因家贫而寄居道观,观中道士擅长书法篆刻,得其传授;《上虞县志校续·方伎》(...
书画赏析 2024-07-09 09:36 0 1395
“妍质并存”徐三庚

笔墨结构的两度神化

中国画,浓缩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哲理思考。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意象审美观(涵造型观)和写意的笔墨结构观(涵造型法则)为主魂的畅神载道的艺术语言体系和辉煌的绘画成就而显居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成为世界精神文明...
书画广角 2018-11-16 20:46 0 7143
笔墨结构的两度神化

剪刀剪出镂空之美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这便是洪志标的创作工具,在他手中,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而生。从妈妈的绣花底稿到现在的人物剪纸,洪志标已经剪了近60年。首任社长-吴昌硕 9月初,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市举办...
书画广角 2018-11-05 12:23 0 4732
剪刀剪出镂空之美

从秋拍的书画看吴昌硕齐白石

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以9.315亿成交,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虽也拍出2.093亿的画家最高成交纪录,但相形之下,两人在当代市场的表现差距如此之巨,不免令人唏嘘。 北京保利今年秋拍成绩斐然,其中有...
书画收藏 2018-10-09 19:12 0 3982
从秋拍的书画看吴昌硕齐白石

画余随笔 五个关键词

专业和业余,通常用来标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其实艺术水平的专业和业余没有截然的界限,水平一般可以偶尔有精彩的发挥,所谓高手发挥失常也可能一塌糊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正是这个意思。&nbs...
书画文学 2018-10-08 22:39 0 2205
画余随笔 五个关键词

传薪者诸乐三

国画、书法、篆刻……诸乐三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对美院学生的教学、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行书由钟繇入手,后遍临魏晋碑刻,兼及倪元璐、黄道周,得潇洒遒劲之致。篆书于石鼓文用力至深,旁及甲骨、彝器文字之属,古拙浑厚。...
书画艺术 2018-10-08 22:35 0 4368
传薪者诸乐三

吴昌硕与石鼓文

吴昌硕(1844-1927年),是我国近代书画印诗史上的全能艺术大师,是一位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特别是篆书,被沙孟海称为“名世绝品”(沙孟海论《吴昌硕先生的书法》),他的篆书“继承石鼓之遗意,扬石鼓...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22 0 4100
吴昌硕与石鼓文

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

吴昌硕,从苦于生计的乡村秀才到领衔海上的艺坛耆宿,其一生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而至民国,游学、游宦、游艺的足迹辗转湖州、杭州、嘉兴、苏州、上海等地,更曾远赴京津、北上山海关。吴昌硕中年时作有《怀人诗...
书画收藏 2018-09-16 17:11 0 3331
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

灯下观书--吴昌硕

灯下观书  作者:吴昌硕  创作年代:1908  规格:106×40cm   材质:纸本水墨中国画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
艺术品市场 2017-11-14 13:34 0 2950
灯下观书--吴昌硕

中国文人画家的格调

题画诗,顾名思义就是把诗写在画上。一般都是由画家本人,或者是由他人,在画的空白处题写。作为中国画所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题画诗在世界任何画种都未曾出现过。一般来说,题画诗的内容,即可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也可以谈论艺...
书画赏析 2017-11-02 19:54 0 2839
中国文人画家的格调

首任社长吴昌硕,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的四位创始人吴隐(字石潜,号潜泉)、叶为铭(字品三,号叶舟)、丁辅之(名仁,号鹤庐,以字行)、王福庵(原名寿祺)于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在杭州孤山创建西泠印社时,谁都不愿意出任社长。十年之后的1...
书画天地 2017-09-23 22:11 0 3673
首任社长吴昌硕,西泠印社

向周公理教授习画

上世纪60年代,中美尚未建交,因此禁止中国货品输美,寄往美国的国画必须具备香港工商处签发的产地来源证。申请产地来源证手续很麻烦,有关部门必需调查制造商的背景。我便把我新搬进的屋子拨出一部分作为画室及裱画工场,几...
书画艺术 2017-09-06 13:43 0 3973
向周公理教授习画

“正月初一”岁朝图

岁朝图即正月初一画的画。我国从宋代起,宫廷里每到这一天,画师们便要循例作画呈交,作点缀节日气氛之用。朝廷大臣也往往于此时进呈画作,向皇帝贺岁。有时皇帝本人同样会兴致勃勃地开笔亲绘。其中最著名的如清代乾隆皇帝,一...
书画艺术 2017-09-05 22:23 0 1860
 “正月初一”岁朝图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专题页1-15全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专题页1-15全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是一套书法讲座教程,本课程图文教导大家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多种技法,多种理论,能让大家短时间内书法技艺大进。如果觉得我们这套教程对大家有帮助...
书画技法 2017-08-14 15:50 0 7169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专题页1-15全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4

第十四讲 吴昌硕篆书极具金石味,最大特点是率意,但率意不是随意而为,也不是唾手可得,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1、“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勤奋。图七十为25岁临作,图七十一为46岁所作,图七十二为65岁所作,...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23 0 2770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4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3

第十三讲 吴昌硕独特的《石鼓文》风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经历了一个不断磨砺、吸收、锻造和升华的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一家为主,百家为辅”。除对《石鼓文》精研外,吴昌硕还吸收了相当多其它篆书的精华,如图六十五临...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17 0 310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3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2

第十二讲 吴昌硕对《石鼓文》学习临摹倾注了毕生心血。他常用多种形式来书写《石鼓文》,创临结合,似临似写,非临非写,通过各种形式的应用,对《石鼓文》烂熟于胸。图六十二的对联作品,是吴昌硕创作的最主要形式。《石鼓文...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12 0 2331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2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