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学语境中“今书”“今隶书”词义概念考 一、“今书”“今隶书”之疑 笔者曾在《王次仲创“隶书”“八分”及生 年考》一文中认为,后世误以“王次仲创八分” 为“王次仲创隶书”的原因,在于将《水经注》 一书的“王次仲创今隶书”,擅自删改“今... 书画史论 2025-09-15 15:53 0 48
文人意象的美化与永恒 —文徵明《东园图》卷研究 别号是传统文人为显现、标榜自身性格 风尚而选择的名称,渊源可追溯于春秋战国 之际〔1〕 。明季成年男子所取别号在时兴的造园之 风、清赏之风、“逐雅” 〔2〕 之风影响下,常与自身所 拥有的居室或者... 书画史论 2025-09-15 10:28 0 51
于右任“标准草书”之创制及其多重属性略论 于右任(1879—1964),初名伯循,字右任,号神州旧主、 太平老人,室名鸳鸯七志之室。陕西三原人。光绪二十九年 (1903)举人,参与创办复旦公学、上海大学,后任陕西省政 府主席、监察院院长等职,19... 书画史论 2025-09-13 12:49 0 68
徽州容像艺术考略 内容提要:徽州自古被誉为“东南邹鲁”,文化底蕴丰厚,受程朱理学影响较深,宗族观念浓厚。 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后,致富者多热衷返乡修祠堂、建宅邸、绘容像,促使徽州容像艺术得以蓬勃发 展。徽州容像以人物为主,较少描... 书画史论 2025-09-13 10:43 0 77
李苦禅花鸟画中“鹰”题材建构探赜 李苦禅(1899 —1983),山东高唐人。大写意花鸟画家、 美术教育家。1925 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不久与 齐白石相识,开始学中国画。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 北京华大艺术专科学校、北... 书画史论 2025-09-13 10:24 0 74
回归与超越:中国画“尚古”传统的当代意义 摘要:自20世纪初起,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发展理念打破了传统中国画以谢赫“六法” 为基础的绘画体系与审美传统。跨文化视域使我们在西方艺术的参照下对自己所固守的绘画传统进行重... 书画史论 2025-09-12 15:04 0 113
元代《药师经变图》壁画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刍议 心像应焉 ——广胜寺元代《药师经变图》壁画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刍议摘要:本文针对广胜寺元代《药师经变图》壁画作品本体,着眼该铺壁画的形式特点与艺术特色,对其中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做 初步整理、归纳与总结。从《... 书画史论 2025-09-12 12:26 0 77
中国画花鸟画的“意写观”的辨析 摘要:“意”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意”贯穿于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始终。在中国画花鸟画中,通过 对意境和神韵的追求,画家可以创造出艺术形象,抒发内心的情感。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 书画史论 2025-09-11 16:09 0 68
中国传统水墨画空间意蕴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示 再现“诗意栖居” ——中国传统水墨画空间意蕴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示摘要:中国传统水墨画善于营造幽远意象,这既是水墨画空间营造的手法,又是作画观察体悟的视角,这种空灵意蕴和有无空间同 样可以在城市再现,从水墨画特... 书画史论 2025-09-10 20:34 0 79
宋代花鸟画中的“写生”精神对现代工笔画的影响 摘要:宋代花鸟画家注重写生,“写生”的精神与理学中提倡的“格物致知”不谋而合,通过对自然界花鸟的深入观察和细致描 绘,准确地再现花鸟的形态和特征,从而表达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在工笔画教学中,通过临摹学习... 书画史论 2025-09-10 09:08 0 79
“天花乱坠”与绘画偶然性 郑庆余1976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国... 书画史论 2025-09-09 09:00 0 123
20世纪上半叶山水画创作实践的审美转向 清末民初山水画家的“历史眼光” ——20世纪上半叶山水画创作实践的审美转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浩瀚的美 术史长河中,一些彪炳史册的画家总是能 够善于从历史中借鉴和汲取宝贵的经验, 自我修正,从临摹到创... 书画史论 2025-09-08 14:09 0 130
论朱松发山水画的地域特征文化属性和时代精神 朱松发(1942—2020) 生于安徽省黄山紫云村,籍贯安庆市怀宁县。生前为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曾任安徽省书画院艺委会主任、 安徽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委员,原江苏省青年书... 书画史论 2025-09-08 10:11 0 129
时空的转换 ——蒙太奇手法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摘要:蒙太奇是电影的一种构成形式,如今已广泛运用于电影艺术中。然而蒙太奇思维不只表现在电影艺术中,在文学、戏剧、美 术、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中都有蒙太奇手法的体现,其中传统中国画中就不乏含有蒙太奇思维的作品,如... 书画史论 2025-09-07 15:57 0 138
唐宋“簪花”风尚与图像内涵 摘要:“簪花”作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传统习俗之一,在唐代开始盛行,于宋时迎来高峰。“簪花”不仅是唐诗宋词中的重要意 象,同时也是人物画中的重要点缀,其反映了不同场合下的各类社会风俗与文化内涵,有着自身独特的意... 书画史论 2025-09-07 09:16 0 177
李孝萱都市水墨《大轿车》与《大客车》比较研究 摘要:都市水墨是中国本土在20世纪80年代以降出现的一种以都市为题材的水墨画形式,现代性和批判性是其主要特征。李孝萱是 中国当代都市水墨的开拓者,其重要代表作《大轿车》《大客车》是批评家和美术史家研究都市水墨的... 书画史论 2025-09-06 19:17 0 133
以大写意花鸟画创作实践为核心的考察 以书入画:书法何以入画探赜 ——以大写意花鸟画创作实践为核心的考察引子 以书入画是旧命题,但是,在近十 来年却“炸了锅”。今年,中央美术学院 老院长靳尚谊在央美的毕业展上提出“写 意画哪儿去了... 书画史论 2025-09-06 15:50 0 176
帖木儿王朝波斯细密画中的中国绘画影响 摘要:在15世纪的欧亚大陆上,帖木儿王朝以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和繁荣的文化艺术闻名于世,其中细密画作为该时期艺术的瑰宝, 不仅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同时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帖木儿王朝... 书画史论 2025-09-06 10:58 0 149
天津博物馆藏传宋人《山寺群峰图》再探 从画艺风格到创作观念:天津博物馆藏传宋人《山寺群峰图》再探摘要: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的传宋人《山寺群峰图》,无作者款印,无鉴藏印鉴及文字,不见著录之中,多为研究者所忽视。经本文 考察,知本幅凡笔墨语言、技法语汇及... 书画史论 2025-09-05 16:06 0 135
论刘松年《江乡清夏图》中“清夏”主题的活动意象 摘要:《江乡清夏图》是南宋画家刘松年创作的一幅表现乡村夏日消暑的卷轴画,画卷中关于“消夏”主题的人物活动图像有两层潜 在的话语意涵:一是宋代文人雅士崇尚在乡村空间中的隐逸文化生活,二是从图像生产的需求角度分析... 书画史论 2025-09-05 10:25 0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