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语境中水墨人物画衍变研究

内容提要: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都蕴含着极具代表性的时代气息,这亦是艺术中独有的生动而凝练的时代性表现。中国人物画中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效用古已有之。到了近代,跟随革命的进程,中国人物画打破了为上层阶级画像叙事、歌...
书画史论 2025-11-27 09:31 0 18
时代语境中水墨人物画衍变研究

传承中国水墨意象丨浅谈吴冠中丹青艺术中的抽象美

内容提要:吴冠中先生是20世纪以来中西画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画家。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回国的艺术家,吴冠中的艺术如同他一生的经历一样,有着苦难,却也光彩夺目。本文尝试通过吴冠中的美学观点与水墨艺术,探析其笔墨语...
书画史论 2025-11-27 09:09 0 17
传承中国水墨意象丨浅谈吴冠中丹青艺术中的抽象美

以古为师丨秦仲文“国粹派”的传统绘画习得之路

秦仲文(1896—1974)是一位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全面而贯通的全能型画家。他不但擅画山水梅竹,谙熟诗词书法,还写绘画史论著作。长时间的观赏、研摹,奠定了他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使之成为一位具有深厚功力的北派国...
书画史论 2025-11-26 15:56 0 27
以古为师丨秦仲文“国粹派”的传统绘画习得之路

际遇·人格·追求丨吴昌硕别号图及其心态解读

别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称呼,简称号(别署、室名)。别号多为自己所起,也有的为他人所起。别号的寓意非常丰富,往往代表着主人的身份地位、性格志向、理想操守等。特别是文人的别号(别署、室名)更是一种自我表达、...
书画史论 2025-11-26 10:17 0 25
际遇·人格·追求丨吴昌硕别号图及其心态解读

师法古人对绘画创作影响浅析

内容提要:师法古人,一直是绘画领域讨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师法古人不仅对绘画产生影响,也对摄影、建筑、音乐等诸多艺术学科产生影响。研究者众多,结论也多种多样。正确理解师法古人的丰富内涵,善于运用师法古人这种学习方法...
书画史论 2025-11-26 09:49 0 24
师法古人对绘画创作影响浅析

浅论倪云林山水画风格丨以《渔庄秋霁图》为例

内容提要:倪云林在山水、枯木、竹石题材上有很深的造诣,擅长山水画,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绘画思想和创作语言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倪云林山水画格调平淡高雅,画法也是独具一格,不求形似,其中...
书画史论 2025-11-26 09:44 0 29
浅论倪云林山水画风格丨以《渔庄秋霁图》为例

王维的跨界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简析

内容提要: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在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领域均有所建树。不仅如此,他又是一位艺术理论家。尤为可贵的是他将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界限打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跨界艺术家和艺...
书画史论 2025-11-25 12:07 0 30
王维的跨界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简析

金代张瑀《文姬归汉图》形式语言探析

内容提要:本文以金代张瑀《文姬归汉图》为研究对象,以绘画本体为基础,结合画史和文献资料,对《文姬归汉图》图式的来源与抽象图形结构等形式语言进行解读,探析其外部表现与内部动因,以期推进对金代人物画在美术史坐标中位...
书画史论 2025-11-25 09:49 0 33
金代张瑀《文姬归汉图》形式语言探析

梁楷《八高僧故事图》新辨

摘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八高僧故事图》,因其独特的画幅形式和叙事方式,长期以来被视为梁楷人物画的代表作,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目前对《八高僧故事图》的研究成果基本默认该卷为梁楷真迹。本文通过对此幅作品的文献记载、...
书画史论 2025-11-25 09:34 0 36
梁楷《八高僧故事图》新辨

尽善尽美与书如其人丨略论古代书法审美的儒家趣味

内容提要:儒家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尽善尽美”为标准的伦理批评上,比如唐太宗就以此标准高度评价王羲之书法。后人进一步将书法的审美价值与书家的人品、心性联系在一起。清代书论家刘熙载提炼出“书如其人”的...
书画史论 2025-11-24 14:53 0 37
尽善尽美与书如其人丨略论古代书法审美的儒家趣味

借鉴经典丨韶关红色题材绘画创作途径浅谈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以及红色文化题材绘画创作的意义,明确红色文化题材绘画创作的重要性;同时对经典红色美术作品进行借鉴学习,结合韶关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对韶关红色文化题材绘画创作进行研究并...
书画史论 2025-11-24 10:10 0 53
借鉴经典丨韶关红色题材绘画创作途径浅谈

“意”象之“韵”丨岭南没骨画的当代审美特征

内容提要:岭南的没骨画法自清末以来绵延不堕,师承相续,其“折中中西”的创新理念,是与岭南先贤们的顺时通变精神一脉相承的,只是在具体的借鉴和取法对象上,有不同的关注方向。取法各异,也呈现了丰富多元的面貌和审美特征...
书画史论 2025-11-24 09:18 0 35
“意”象之“韵”丨岭南没骨画的当代审美特征

霍春阳丨试析传统文人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试析传统文人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以霍春阳花鸟画艺术为例内容提要:本文以霍春阳的美学理念和花鸟画艺术创作为例,以霍春阳花鸟画创作中对传统文人画笔墨语言的学习和审美意境的追溯为出发点,从笔墨语言、构图和审美表达对...
书画史论 2025-11-24 09:10 0 42
霍春阳丨试析传统文人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裴休《圭峰禅师碑》风格探究

内容提要:晚唐时期的书法发展经安史之乱后一度陷入低迷,裴休是在此期间成就较大的书家。本文从裴休的楷书碑刻作品《圭峰禅师碑》入手,以各时期对裴休书法《圭峰禅师碑》的品评,肯定其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以及在文化传播与...
书画史论 2025-11-23 16:40 0 41
裴休《圭峰禅师碑》风格探究

和乐境象 —《踏歌图》轴创作目的释考

内容提要:南宋宫廷画家马远所绘的最大一幅画作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踏歌图》,图中的春景和乡村和乐之景融为一体。本文对《踏歌图》轴的创作目的进行深入考证,探究《踏歌图》的文化境象和现实意义。关键词:踏歌图;创...
书画史论 2025-11-23 13:33 0 49
和乐境象 —《踏歌图》轴创作目的释考

石涛《余杭看山图》的价值与画的意境

内容提要:通过解读石涛《余杭看山图》的笔墨特征以及笔墨变化的历程和原因,可以体会造化乾坤之理,感受天地之间不同的事物,体会山水的意境。关键词:石涛;余杭看山图;师造化一、《余杭看山图》对石涛后期创作的影响石涛自...
书画史论 2025-11-22 12:50 0 58
石涛《余杭看山图》的价值与画的意境

道法自然对绘画品鉴中“逸品”的影响

内容提要: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中国美学的基础。老子提出了“道”“气”“玄鉴”“自然”等一系列美学概念,而庄子的哲学就是“逸的哲学”。 唐代诞生了“逸品”这一绘画品第,道家思想必然对绘画品鉴中的“逸品”产...
书画史论 2025-11-22 10:50 0 72
道法自然对绘画品鉴中“逸品”的影响

浅谈清代美人图·以《十二美人图》为例

内容提要:关于女性题材的绘画在我国传统绘画体系中由来已久,而本文讨论的美人图形成于明代中期,历史较短,从明至清发展出了不同的面貌。《十二美人图》是创作于康熙雍正年间、出自宫廷画师之手的美人图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
书画史论 2025-11-22 10:03 0 65
浅谈清代美人图·以《十二美人图》为例

佛禅思想影响下的张即之写经书法

内容提要:张即之所处的南宋,从帝王到文士,均信奉佛学,佛学成为当时社会的热点。同时,文化重建也成为当时的紧急要务,书法人才辈出,张即之就是其中一人。他将当时盛行的佛学研究和书法艺术相结合,通过当时广泛传播和有影...
书画史论 2025-11-22 09:55 0 55
佛禅思想影响下的张即之写经书法

试谈恽南田没骨花卉画中的写生与赋彩的特点

内容提要:恽南田继承了宋元时期花鸟画的传统,并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没骨花卉画画风。他的没骨花卉画画法工整,笔法灵秀,墨法清润,色调清新,气息典雅,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对明末清初时期的花卉画有着起衰之功,...
书画史论 2025-11-21 11:58 0 65
试谈恽南田没骨花卉画中的写生与赋彩的特点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