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喜东文静的气质与其 作品是一脉相承的,不喜言笑的他,在一笔 一画的认真与思考 中,慢慢呈现出静 谧典雅、清旷俊逸 的绘画气质。以他 的毕业作品《晓》 《憩》《谧》为 例:《晓》以俯视 的角度,将被砍伐 的树的截面主观延 伸,与天相接,在 触目惊心的同时, 以朦胧清新的笔调 弱化了对比,从而 与陈陈相因的传统 工笔画拉开了距 离;《憩》以几只 麻雀为表现重点, 整体以高明度的色 调衬托,可贵的几 点重色落在麻雀身 上,新奇又高雅; 《谧》的主体有意 安排在画面中并不 黄金的位置,皑皑 的白雪与留白的天 地相互贯通,意境 高远……这些作品 显然与我们耳熟能 详的岭南绘画是有 区别的,这可能是 他对于绘画南北融 合观念的最初觉 醒。 五年一届的 全国美展一直是美 术家们展露自身 才华的最大和最重 要舞台,在全国第 十三届美术作品展 览中,罗喜东的作 品《仙湖之歌》杀 出重围,成了中山 中国画唯一的进京 作品。

罗喜东 谧 186cm×93cm 2015年

作品构图饱 满和谐,格调清新 淡雅,疏密有致的 植被、时隐时现的 白鹭营造出一派盎 然诗意……这幅小处技法娴熟,大处又具时代 审美精神的《仙湖之歌》或 许可以看作是罗喜东这么多 年在中国画领域,在中西绘 画、南北互融创作思想和个 人艺术风格探索等方面成熟 的标志。 是的,艺术贵在创新, 但新的并非都是好的。

罗喜东 照影玉潭 200cm×148cm 2022年

中国 画的“新”并不是以一种 样式推翻另一种样式。罗喜 东曾说,中国画是中国特有 的画种,具有强烈的民族审 美意识,追求的是在传承中 创新,犹如植物新长出来的 新芽,离开传统谈创新是不 可取的,犹如无本之木。话 语虽然朴素,但却说出了当 前中国画坛的许多现象与弊 端。

有的人假借创新的幌 子,或肆意地糟蹋传统,或 盲目地崇洋媚外;有的人则 借传统之名,或闭门造车, 或做井底之蛙……路漫漫其 修远兮,不知疲倦且深知山 外有山的罗喜东又成了中国 艺术研究院苏百钧先生的访 问学者,踏上了中国工笔花 鸟画创作研究之路…… 在中山这样一座敢为天 下先的城市,我只希望,像 罗喜东这样既沉得下来做学 问,又飞得上去搞创作的画 家多些,再多些……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