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尧天的人物画作品《多郎河边》

心中总不由自主地泛起某些往事,像开了闸门的意识流,关也关不住。最近收到新疆画家、我的好友李尧天画作的图像资料。四十多年前,我们在莎车县占街一起画速写、在多郎河边陶醉于麦西菜市晚会的情景都出现在他的这些画中。于是,艺术的欣赏和生活的回忆一起交织在我心中。这恐怕不仅缘自画中的维吾尔族同胞曾是我们一同描绘过的模特,那造型氛围里充满了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而且还在于那些画作贴近生活,通过我们的视神经,打开了记忆的幽径,打开了时间的隧道。

1964年,我到莎车县采访时与李尧天初识。那时,他刚刚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是龚建新的高足。后来,他到了多郎河边的麦盖提县。那里的乡间乐手能操卡隆等古琴演奏正宗的木卡姆大曲。每当客人至此,必有麦西来甫晚会迎宾。狂热的多郎舞,让人浑身发烫。这典型的歌舞之乡是李尧天经常描绘的对象。再后来,我到北京求学,他到新疆博物馆从事石窟壁画的临摹工作。之后,他又调入新疆画院,从事绘画创作,画名远播天山南北。我虽无奈丢下了画笔,但新疆却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他生活在新疆的土地上,我陶醉于梦中美丽的新疆。

李尧天就像戈壁滩上的一株红柳,深深扎根于新疆这片土地中。他注重深入生活,经常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洲,融入多郎河边乡间歌舞的热流中。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人物风情画的创作。他的人物画如“生活流”似地滋润着我的心田。在作品中,他多描绘那些在集市上、村头上、树荫下、茶馆里或叫卖、或休憩、或闲聊的人们,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温馨感。

李可染曾说,山水画创作要读好生活、传统两本书,并且,第一本书(生活)比第二本书(传统)大得多。新疆就像一本大书,需要画家在生活中仔细感悟。李尧天长期生活在新疆,差不多读透了新疆这本大书。在多郎河边,他经常与老农共话桑麻、与姑娘一起逗乐,也时常感慨那里人们生活的艰辛。浓厚的多郎情和丰富的生活资源,是他人物画创作的源泉。

李尧天写了一本《学画小记》。只有读过它的人,才知道他在人物画的理论和实践上下过多大工夫,才知道他对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笔墨与造型诸课题都有过怎样的思考。从工笔重彩人物画转向水墨人物画后,他更加注重对笔情墨韵的营造。同时,他又意识到,人物画创作不能处处以笔墨为至上,因为还有比笔墨更为重要的东西,如结构、造型、神韵等。李尧天将这种认识与新疆少数民族人物的形象特征相结合,着力于塑形、传神,以“骨法用笔”塑造人物的结构,以皴擦手法增强其体积感,以色彩表现其热情,创作出许多立体感强而又不失笔情墨韵与神采的人物画,备受人们关注。

近年来,国内其他各地画家纷纷赴新疆采风,从不同侧面反映新疆的殊韵。虽然他们的绘画水平普遍高于新疆画家,但他们那“蜻蜓点水式”的采风,往往不及新疆画家对新疆民族风情了解得深刻、透彻,其作品也多不如新疆画家的作品那么有“新疆味儿”。如果李尧天意识到这一点,在以后创作中更加深入生活、更加关注当地人,从当地生活、当地民间艺术中努力寻找独特的绘画形式,那么其绘画水平总有一天会超过那些浮光掠影的“旅游式画家”。

或许因为我也有太多的多郎情,所以对李尧天及其他新疆画友们才有所倾斜、有所期待吧。(图为李尧天的人物画作品《多郎河边》)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