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子枢山水画初宗四王,后历元四家上追至董源、巨然。多见古人真迹而得古人之法,同时博观约取,加之游览山川,得自然之真趣,使得他的山水画创意造景呈现出清新古雅的面貌。

《泉声咽危石》图,纵138厘米,横68厘米,现藏于广州美术馆。

画中款识所题“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之句,出自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著名诗篇《过香积寺》。步入晚年的王维在诗中描绘了深山、古木、云峰、山径、幽泉,以及映照在深苍松林的凄冷日色。那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的意境,给人以远离尘嚣之感。这不仅是诗人对赴香积寺途中所见所闻之感受的细致刻画,更是其消极出世禅寂心境的真实写照。一个“咽”字,生动地表现了流淌的泉水受山石阻挡,水流声细小、低沉,仿佛在痛苦地幽咽;一个“冷”字,形象的概括了在阴冷环境下生长的青松密林受日光照射所呈现出的寒冷色调,尤显诗人用字之奇绝。

卢子枢《泉声咽危石》图,纵138厘米,横68厘米,现藏于广州美术馆。

卢子枢这幅作于1956年的小青绿山水画,正是抓住了诗眼所在,将王维的“诗情”与自己的“画意”巧妙融合,从而将观者一步一步地引入诗者与画者所共同企及的那种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作品以中景铺排山林泉水景致,对山石、流水、草木进行细腻刻画。重山的刻画以工致的小披麻皴写就,并施以不同笔触的点苔,既“助山之苍茫”更“显墨之精彩”。

泉水的刻画为点题之笔。错落堆积的山石间,一路奔向深潭的山泉在艰难地迂回穿行,令人想起王维“泉声咽危石”的诗句。近景中以勾水法写就的潭水,动中有静,不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仿佛置人于一种“鸟鸣山更幽”的境界之中。右下端笔触较粗、颜色浓重的山石上挺立的两株松树与中景幽静、杳无人烟的景色前后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冷寂的氛围。

散见于山间的林木画法成熟,树叶笔触清晰,有勾有点、不同点叶法的运用,皆巧妙地表现出“咽”字与“冷”字的意味。

设色方面,通幅以青绿配以赭石,多树枝叶点染花青,只是中景一株小树施以红色,略显抢眼。纵观全画可以感受到,画家极力以其深厚的传统功底营造一种冷寂、幽静的氛围,在体现古代绘画诗画相融特性的同时体现画家所向往的一种冲淡、恬静的自然之境。

卢子枢(1900~1978),原名沛森,又名沛霖,号一顾楼、不蠹斋主,广东东莞人。早年随祖父学画,毕业于广州高等师范学校。曾与广州国画界同仁组织癸亥合作画社及国画研究会。

曾任广东省女子师范学校图画教员、广州市美术学校国画系教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兼长书法及文物鉴定。

有《卢子枢书画集》、《不蠹斋友人书札》、《中国一代书画名家卢子枢》等书画集及论著。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