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清荣峻茂多趣味——张晋三峡写生研究

书画艺术网书画艺术2025-11-07 10:48160
张晋(1907—1987),名义隆,改名益盦、一盦,字晋,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一生致力于绘画事业,凡人物、山水、花鸟,无不得心应手,尤精青绿山水。曾从樊少云、顾仲华、李根源、李醉石诸名家游。经过长期探索跨越“四王”门庭,历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廊庑,上探北宋赵令穰、王希孟,南宋马远、夏圭,元代赵孟 、钱选、黄公望、吴镇等艺术大师堂奥。后又入苏州美专、上...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张晋(1907—1987),名义隆,改名益盦、一盦,字晋,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一生致力于绘画事业,凡人物、山水、花鸟,无不得心应手,尤精青绿山水。曾从樊少云、顾仲华、李根源、李醉石诸名家游。经过长期探索跨越“四王”门庭,历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廊庑,上探北宋赵令穰、王希孟,南宋马远、夏圭,元代赵孟 、钱选、黄公望、吴镇等艺术大师堂奥。后又入苏州美专、上海新华艺专习中、西画科。功底深厚,笔墨自如。1957 年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师,从画室走向社会,以丹青歌颂大好河山,作品累累。不仅参加省市、全国展览,而且作品远播日本、巴基斯坦、英国、意大利等国,为中外交流做出了贡献。

清荣峻茂多趣味——张晋三峡写生研究 张晋 三峡写生 第1张

张晋 水电站 111cm×83cm 1971 江苏省国画院藏

张晋是新金陵画派“九老”之一,是新金陵画派的核心力量。张晋自1957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后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尤其是1960年的二万三千里写生,画风为之一变。其后在1961年的苏南、苏北和黄山写生中,张晋继续对笔墨做出多维探索,他所擅长的青绿山水在这一时期被不断消解、重构,直至1963年三峡写生方才趋于平稳。

清荣峻茂多趣味——张晋三峡写生研究 张晋 三峡写生 第2张

张晋 新茶山 75cm×48cm 1964 江苏省国画院藏

1963年在与学生亢公奭、俞希白、惠仁等一起探讨反映现实题材的创作要领时,张晋强调要深入生活、理解生活、提高生活的重要性。[1]同年12月底,张晋再一次入蜀写生。这次写生张晋与同为新金陵画派“九老”的张文俊一起,缘起已无从得知。从张文俊寄给张晋的信件(图1)可以了解当时的大概情况,信中写道:

张老:来信敬悉。此次写生路途较远,时间较长,又值冬季,我们的旅行写生路线:先去三峡,而后经川陕,路经西安陇海(铁)路一路选择重点停留。先去重庆、成都、西安等地都要停留。估计去三峡约一个月,其他地方约一个多月至两个月,经西北回来。天气已进入寒冬,可能已落雪,而西北比江南更为寒冷,时间也可能稍长一些,所以务请将冬季的棉衣带充分,以免影响健康。在阳历一月份正是阴历十二月份,在西北是最冷的季节。到三峡可能秋季多雨,所以雨具也请带好。打算先去武汉同当地美协联系后再沿江而上,具体安排即时再做决定。此致敬礼张文俊9.20

根据张文俊日记(1963年12月5日至1964年1月16日),此次写生主要经过宜昌、西陵峡、巫山、青石洞、百步梯、晓溪公社、龙门口、奉节、瞿塘峡、万县等地,以及重庆、成都等地。[2]106-109除去写生活动外,1963年12月5日二人在湖北宜昌市文化馆、宜昌市文化宫举办了张晋、张文俊作品观摩会并举行座谈会,讨论了“真实性”问题,认为“反映现实及革命根据地的题材有现实意义”[2]106。

清荣峻茂多趣味——张晋三峡写生研究 张晋 三峡写生 第3张

张晋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纸本设色 73cm×48cm 1964 江苏省国画院藏

另外,张文俊特地记录了12月20日二人晚上休息时看报纸,“张晋老看完了《人民日报》社论《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2]109。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二万三千里写生中四川省委宣传部李部长接见写生团并讲话时,张晋在打瞌睡的趣事,傅抱石认为除去礼貌问题外也影响自身的提高。[3]145这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张晋由被动的政治挂帅引领前进,已经转向了主动地学习政治,关注时事,提高思想。

目前张晋关于三峡写生的作品落款都是1964年3月,彼时他很有可能已经返回苏州。这些作品多是由皮纸绘制而成,这使得1961年苏南、苏北写生中明快、写意的画风没有得以延续,更多的是对二万三千里写生风格的一种巩固和拓展。此外,这次写生作品的主题非常明确,没有聚焦于气势撼人的三峡山水,而是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农村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翠屏》(图2)、《两山之间》选取巫峡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梯田和建筑为写生对象。

房屋沿山而建,建筑结构层次严谨清晰,一砖一瓦用笔分明,有向界画发展的趋势。这两件作品虽略显刻板,但是主题明确,虚实关系交代清晰。可以看出张晋在试图融合过去熟练的工整青绿画法。自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以后,伴随着时代的改造要求,张晋的青绿山水画探索几乎处在停滞状态。这一时期他多以小写意以及兼工带写式技法作画,青绿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表面技法,而非一种艺术形态出现在画面中。

清荣峻茂多趣味——张晋三峡写生研究 张晋 三峡写生 第4张

张晋 林鸣莺诗意 纸本设色 42cm ×31cm 1964 江苏省国画院藏

在使用写实主义表现新生活的要求下,青绿以式微的状态呈现,毕竟在现实生活中符合石青、石绿色相的实物是少量的,另外过去青绿依托于传统山水技法框架,青绿敷色作为画面点缀。青绿山水要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一方面要实现对旧笔墨的改造与超越;另一方面需要另辟蹊径,为青绿寻找新的附着点。例如郁风在评价丁士青的《东山新绿》时说,画中的树是“以墨勾枝干,以石绿点叶,是新方法,如石绿稍浓或加石青或当更好”[3]259。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rjmdqwzjsxxsyj.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