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相关规定,经论坛评审委会专家评审,2018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评审结果已经产生,现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自2018年8月11日起至8月17日。
在公示期内,有异议的个人,可向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组委会办公室提出。提出异议者,需采取书面形式,写明提出异议的事实依据、个人真实姓名、地址邮编和联系方式等。 联系人及电话:王瑞 010-59759695
序号 | 题目 | 作者 | 最终级别 |
1 | “齐风鲁韵”从千年历史深处走来——儒家文化与山东美术创作的表达 | 王建新 | 入会资格作品 |
2 | 人文精神”回归——构建当代中国画的“时代气质” | 李艳婷 | 入会资格作品 |
3 |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当代美术创作 ——新情境下中国思想文化的视觉承载 | 张南岭 | 入会资格作品 |
4 | 本真性与乡土视觉范式的演替 | 陈建华 | 入会资格作品 |
5 | 大家庭体制下的艺术“拿来主义 ”效果分析 | 王俊 | 入会资格作品 |
6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美术批评的知识谱系研究 | 董龙昌 | 入会资格作品 |
7 | 工作坊模式与生态考察个案研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教学探究 | 王培蓓 | 入会资格作品 |
8 | 观看的策略:当代艺术视域下“中国形象”的图像转向研究 | 张嫣格 | 入会资格作品 |
9 | 坚定民族绘画之路——全球化格局中构建中国当代绘画的主体地位 | 陈明哲 | 入会资格作品 |
10 | 讲中国故事,筑时代梦想——中国当代美术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发展道路探究 | 徐桑妮 | 入会资格作品 |
11 | 精神内涵与审美表达:儒家文化视野下的山东美术创作 | 李峰 | 入会资格作品 |
12 | 就“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谈地域美术形象的“自塑” | 崔文涛 | 入会资格作品 |
13 | 论当下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 王庆涛 | 入会资格作品 |
14 | 浅析数字时代构筑美术高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 李艳梅 | 入会资格作品 |
15 | 全球化格局下中国当代艺术在美国的传播困局 | 李鑫 | 入会资格作品 |
16 | 全球化格局中构建中国当代美术主体地位的源性思路研究 | 徐保亮 | 入会资格作品 |
17 |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经验——论中国民间美术的当代价值 | 孙嘉 | 入会资格作品 |
18 | 水墨历史画的现实意义与发展 | 范墨 | 入会资格作品 |
19 | 水墨造象 两极和音——试论现代水墨艺术意象审美形式构建 | 刘翔鹏 | 入会资格作品 |
20 | 团结与引导——“恭王府中青年艺术季”的策划探索 | 周望 | 入会资格作品 |
21 | 未来,已来:2008年以来的中国青年当代艺术 | 蔡萌 | 入会资格作品 |
22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批评 | 李安乐 | 入会资格作品 |
23 | 吸纳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建构当代美术批评语言 | 韦秀玉 | 入会资格作品 |
24 |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与新时代美术发展特色研究 | 许润方 | 入会资格作品 |
25 | 写意东方 和而不同——赵无极艺术对东方美学回归和当代美术建构的启示 | 姚旭辉 | 入会资格作品 |
26 | 现象·反思·方位:新时代中国美术批评精神的重塑问题 | 贾峰 | 入会资格作品 |
27 | 新时代语景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叙事语言建构浅议 | 陈建新 | 入会资格作品 |
28 | 新中国十七年主题性山水画创作风格特征探究 | 杨宁 | 入会资格作品 |
29 | 学问千秋事——评巫鸿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 唐培豪 | 入会资格作品 |
30 | 寻求自我的历程——身体符号审美在艺术作品中的演变 | 许世龙 | 入会资格作品 |
31 | 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构建中国美术主体地位 | 梁川 | 入会资格作品 |
32 | 中国当代美术在全球化格局中的话语权研究 | 杨勇 苗蓁 | 入会资格作品 |
33 | 中国画的文化自信研究现状与对策 | 黄景涛 | 入会资格作品 |
34 | 中国绘画的现代化复调 | 卢士刚 | 入会资格作品 |
35 | 中国山水画文化属性研究 | 王龙 | 入会资格作品 |
36 | 中国现代美术“写生”观念衍变和当代价值 | 孟宪平 | 入会资格作品 |
37 |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价值反思 | 鲁微微 | 入会资格作品 |
38 | “山东美术”中“儒家文化”内涵的范式研究 | 吴磊 | 入会资格作品 |
39 | 王欣 | 入会资格作品 | |
40 | 刍议山东美术创作的困境与出路 | 张立喜 | 入会资格作品 |
41 | 典型人物形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分析 | 王敏 郗瑞峰 | 入会资格作品 |
4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美术交流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调适 | 王颖吉 | 入会资格作品 |
43 | 互联网+时代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新阐释 | 杨锋 | 入会资格作品 |
44 | 互文性绘画的形式与价值探讨 | 杨骁 | 入会资格作品 |
45 | 吕梁汉画像石所蕴含的儒家文化观对当代艺术创作的意义 | 王原平 | 入会资格作品 |
46 | 萌发一切可能的花圃——谈山东青年美术家对当代绘画的探索与实践 | 李冰洁 | 入会资格作品 |
47 | 试从孔子之前的古籍中探寻中国艺术精神的渊源 | 孟刚 | 入会资格作品 |
48 | 明确理论体系主体定位 弘扬中国美术写意精神 | 孔繁明 | 入会资格作品 |
49 | 批评与创作:当代中国视野中的艺术自律性之审思 | 刘振朋 | 入会资格作品 |
50 | 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估值模型体系研究 | 黄维 | 入会资格作品 |
51 | 群像与史诗——1942年以来美术作品中“人民”形象的建构与演进 | 陈青青 | 入会资格作品 |
52 | 儒家文化与山东美术创作的表达 | 石秀妍 | 入会资格作品 |
53 | 四川版画的继承和发展——四川版画青年的创作现状浅析 | 刘童成 | 入会资格作品 |
54 | 文化自觉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生存环境思考 | 冯利源 | 入会资格作品 |
55 |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与新时代美术发展特色 | 叶莹 | 入会资格作品 |
56 | 新时代山东美术的“必选题”——谈儒家时间观与“齐鲁画派”形成的演化秩序 | 曾建平 | 入会资格作品 |
57 | 新时期以来军旅题材美术创作中的历史书写真实性研究 | 李宁 | 入会资格作品 |
58 | 以黄宾虹为例谈中国美术现代写意理论体系的构建 | 方辉 | 入会资格作品 |
59 | 中国当代美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使命 | 刘婷 | 入会资格作品 |
60 | 中国画“一带一路”传播途径研究 | 赵凌云 | 入会资格作品 |
61 | 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美术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 杨瑞嵩 | 入选作品 |
62 | 当代中国美术写意精神的回归与理论构建 | 刘华年 | 入选作品 |
63 | 回到艺术本身 | 杜平 | 入选作品 |
64 | 论中国画之大人格与大画格 | 蒋天耕 | 入选作品 |
65 | 略谈《首都之春》所体现出的国家形象 | 吴召伟 | 入选作品 |
66 | 美术新潮靠民族文化自信引领 | 郭西森 | 入选作品 |
67 | 浅析古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创作 | 沈绿 | 入选作品 |
68 | 浅析国画境域中的虚静明与具象表现绘画的视觉回归 | 陈忠强 叶靖 | 入选作品 |
69 | 审美体验在绘画创作中的价值 | 付红妹 | 入选作品 |
70 | 写意的传统意涵及其现代价值 | 郭莹洲 | 入选作品 |
71 | 新时代国家美术话语的建构 | 王胜泽 | 入选作品 |
72 | 以汉唐美术发展探讨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廊道建设 | 孔祥波 | 入选作品 |
73 | 在全球化格局中构建中国当代美术的主体地位 | 胡伟 | 入选作品 |
74 | 在全球化格局中构建中国当代美术的主体地位 | 王哲勤 | 入选作品 |
75 | 中国当代美术的今日与未来——如何在全球化格局中构建中国当代美术的主体地位 | 刘阳 | 入选作品 |
76 | 中国画写意观念演变刍议 | 郭嘉颖 | 入选作品 |
77 | 中国画写意精神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 于宏涛 | 入选作品 |
78 | 筑就美术高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 何冰歌 | 入选作品 |
79 | 筑就美术高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中国当代油画为例 | 陈欢欢 | 入选作品 |
80 | “保守”价值的重拾:全球化格局下的中国画承传 | 张荣国 | 入选作品 |
81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中国当代美术的思考与出路 | 王帆 | 入选作品 |
82 |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美术研究与创作 | 李军 | 入选作品 |
83 | 不忘初心,回归本体——中国新时代美术的历史方位 | 尹德辉 | 入选作品 |
84 | 从美术创作到文化自信——浅谈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推动当代美术创作 | 刘晓坡 | 入选作品 |
85 | 从民间艺人到国家非遗传承人——以高密剪纸艺人范祚信为例看山东民间美术近40年来的发展 | 姜波 李莎 | 入选作品 |
86 | 从人性的角度剖析当代艺术创作的意义 | 陆丹妮 | 入选作品 |
87 | 当代背景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追求与社会担当 | 孔繁明 | 入选作品 |
88 | 地域美术的形象是如何生成的——以“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为例的形象学分析 | 刘佳帅 | 入选作品 |
89 | 对当下“社会现实题材主题创作”特性的简要剖析——从“最美中国人”大型美术作品展来看 | 李静 | 入选作品 |
90 | 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写意精神 | 王亚军 | 入选作品 |
91 |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 李雪 | 入选作品 |
92 | 简论两种儒家文化对传统绘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 李新峰 | 入选作品 |
93 | 论“儒家文化”对山东中国画创作之影响 | 王仁海 | 入选作品 |
94 | 浅论筑就美术高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 入选作品 | |
95 | 美术的人文使命——关于历史题材绘画创作的几点理论问题思考 | 李克华 | 入选作品 |
96 | 试论“大写意” | 孟冠华 | 入选作品 |
97 | 民俗文化的延伸——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油画创作道路 | 郑天一 | 入选作品 |
98 | 齐鲁到今青未了 丹青待继杜陵人——新时期山东当代青年中国画创作生态考察与研究 | 孙列 东野升珍 | 入选作品 |
99 | 全球化语境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大意义——浅议坚守民族立场与坚定文化自信下主题性美术创作 | 安昌礼 | 入选作品 |
100 | 融合 互通 重构——当代上海“新青年”美术家美术创作现状 | 陈雨桐 | 入选作品 |
101 | 儒家文化与山东近代山水画创作的表达 | 姜亦金 | 入选作品 |
102 | 儒家文化与山东美术的美学表征 | 吴爱群 | 入选作品 |
103 | 山东现代绘画史的历史分期与传承发展 | 李新平 | 入选作品 |
104 | 社会现实题材主题性创作——对高校油画教学的影响 | 贠红霞高艳慧 | 入选作品 |
105 | 图像化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更需要想像力 | 郑剑 | 入选作品 |
106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试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理论价值 | 王博扬 | 入选作品 |
107 | 新时代美术评论的标准 | 王洪斌 | 入选作品 |
108 | 沂蒙画派:以崇高价值追求塑造亮丽“沂蒙方颜” | 庄乾坤 | 入选作品 |
109 | 中国当代美术理论批评与美术创作的关系 | 徐裕 | 入选作品 |
110 | 中国当代水墨画“语言”问题之我见 | 赵圣龄 | 入选作品 |
111 | 中国画四十年创作趋势之变 | 陈胜临 | 入选作品 |
112 | 中国绘画的出走与回归——当代美术现状思考 | 孟爱春 | 入选作品 |
113 |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大意义、历史经验和新问题 | 常子业 | 入选作品 |
114 | 铸就美术高峰面临的现实问题 | 朱留心 | 入选作品 |
115 | 自信与担当——针对青年美术创作群体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现状的探究思考 | 姚建平 | 入选作品 |
116 | 泛化的写生现象思考 | 杨大伟 | 入选作品 |
117 | “学院派”青年美术家美术创作现状与团结引导 | 宗媛 | 入选作品 |
118 | 君子尚德铸就“铁骨梅花”——浅谈人格修为对于希宁先生画风形成的影响 | 丁香阳 | 入选作品 |
119 | 当代水墨山水画创作的困境及其原因 | 刘明 | 入选作品 |
120 | 构建中国美术的现代写意理论体系——释中国画的写意精 | 李琪 | 入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