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从书出丨以邓石如篆刻艺术风格生成为例 内容提要:清代中期是中国书法转型的重要节点,邓石如无疑是这个时代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以书入印”的模式被后人总结为“印从书出”。本文从字法、刀法、款识三个角度分析了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理念在其篆刻实践中的运... 书画天地 2025-11-03 09:18 0 81
书画知识·元代画家吴镇的名字号 内容提要:古代文人的名、字、号,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而其学术生涯、艺术活动与名、字、号之间也或隐或显地存在某种呼应关系。元代文人画家吴镇的人生追求、艺术理念与其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关系紧密,探析其名、字... 书画广角 2025-11-03 09:09 0 28
体验式书画鉴定丨以北宋《晴峦萧寺图》为例 内容提要:书画鉴定是一门需要在实践中逐渐丰富鉴定经验的学科。体验式的书画鉴定课堂教学从书画鉴定方法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书画鉴定家的鉴定理论,整合书画鉴定知识点融入课堂教学。教师选取古代书画家典型风格作品,从局部... 书画收藏 2025-11-03 08:57 0 24
宝宁寺水陆画中的女性形象与空间初探 内容提要:本文以宝宁寺水陆画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概括其女性形象的艺术特色和分布规律,探究女性空间中的偶像、观者和主观意识,剖析宝宁寺水陆画中女性形象在礼仪美术中的作用,总结水陆画与佛教的宗教意义和性别意... 书画史论 2025-11-03 08:50 0 47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香炉隐喻 内容提要:在中国传统焚香习俗中,生活用香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无论是传统的文人用香,还是女性闺房用香,香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在《雍正十二美人图》中,香炉器物出现三次,分别是在裘装对镜、捻珠观猫、观书... 书画广角 2025-11-03 08:44 0 32
浅析白蕉书法艺术的形成原因和特色 内容提要:白蕉的书法笔法精到,气息醇正,无论具体点画,还是整体布局,都显现出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技巧,为近现代王体书风的典范。他坚守帖学之道,对“二王”书风有独到的理解及不懈的追求,始以欧阳询、虞世南为阶梯,初探... 画里画外 2025-11-03 08:37 0 26
山水画中“逸格”的审美探析 内容提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逸格”审美观念在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主要涉及“逸格”审美观念的诞生背景及发展流变等方面。除此之外,本文探讨了“逸格”山水画的审美追求,揭示了其对中国山水画发展所产生的深... 书画广角 2025-11-03 08:32 0 22
究其变化丨韩美林绘画艺术中的设计性研究 内容提要:韩美林的绘画艺术在当代中国艺术界独树一帜,极具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本文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绘画与设计结合的案例,从构图设计、色彩设计、空间设计、线条设计、材质设计、题材设计六个方面,对韩美林绘画中的设计性... 书画史论 2025-11-03 08:23 0 21
苏汉臣《秋庭婴戏图》配景中的图像寓意补证 内容提要:宋代绘画创作主体可谓三足鼎立:院画家、文人画家、民间画工。他们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创作群体、审美趣味与图像样式。而在院体画家中,为迎合皇家赞助人的欣赏品位,其创作极尽精工巧细、富丽典雅、务求形似,创造出了... 书画史论 2025-11-03 08:17 0 52
布白成势·董其昌山水画布白艺术初探 内容提要: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董其昌山水画的布白艺术处理手法,研究其成就与价值,指出董其昌的布白艺术处理在艺术理念及相关联的山水画图式上的独到之处,对后世影响巨大。研究董其昌,不得不研究他的布白艺术。关键词:布白... 书画史论 2025-11-02 18:00 0 37
北京张敏工笔画欣赏名家点评 张敏,画家,安徽人,现居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2017 年在北京参加新思维中国画创作班学习,后转益多师。2018 年其作品《守望》入选中... 画里画外 2025-11-02 17:47 0 21
李彬丨洒向毫端都是爱 李彬,籍贯安徽,号青竹斋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特聘教授等。2005 年入选中国书坛首届“百强榜”、安... 书画创作 2025-11-02 17:38 0 22
《争座位帖》与董其昌·何绍基临本书风探蠡 内容提要:作为日常书写的产物,《争座位帖》保持了颜真卿书法一贯的篆籀遗意和外紧内松之势,圆浑苍劲与古拙宽博之中又不失灵动恣意,有一泻千里之势,却又动中有静,是颜真卿行书的代表作。董其昌、何绍基被后世公认为学颜的... 书画史论 2025-11-02 12:49 0 35
浅析苏轼的“尚意”美学与文人画观 内容提要: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苏轼作为宋代文人的代表,他在文学艺术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取向在某种程度上是宋代时代性文化症候的一种表征。“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禅悦之风在北宋中期大盛,禅宗的“... 书画史论 2025-11-02 12:43 0 33
中国美术馆丨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欣赏 李苦禅(1899—1983)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其擅长写意花鸟画,兼工书法。画法汲取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等人的中国画传统技法,兼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造型上师法自然,... 书画赏析 2025-11-02 10:16 0 33
浅谈朱熹书法观念对明清官方匾额书法的影响 内容提要:朱熹身为儒学集大成者,将理学思想贯穿对书法的探索,构成了一套以“理”为本体,尊古、养敬,讲究君子气象,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的书法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并在大字书法方面影响深远。匾额是明清书法... 书画史论 2025-11-02 10:09 0 25
法意并进丨台阁体楷书和草书在明代的发展 内容提要:大小统一、精巧规整是为“法”,率意而作、抒情达意是为“意”。“台阁体”楷书和草书分别是明代书法重“法”和重“意”的典型,但二者在明代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立、你有我无的关系,而是相互交织和影响的。这两种书... 书画史论 2025-11-02 10:02 0 31
试论宋尚意书风对晋“二王”法书的接受 内容提要:中国书法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嬗变,由象形文字而演绎成抽象符号,由文字的实用性而发展成艺术的审美,注入了历代艺术家的思想追求和蜕变,形成了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的书风。本文从宋人尚意书风视角... 书画史论 2025-11-02 09:55 0 45
晚清画家李宝章《临安山色图》考释 内容提要:晚清常州籍画家李宝章是清末画家中一个被忽视的人物,他不仅被时人赞誉“诗书画三绝”,同时也是常州李氏家族书画艺术的引领者,其子李毅士、孙李宗津皆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显赫人物,对近现代美术史有着重要贡献... 画里画外 2025-11-02 09:47 0 28
《大唐故左骁卫大将军上柱国开国公墓志》相关问题考 内容提要:《大唐故左骁卫大将军上柱国开国公墓志》的志主为唐初大将曹钦,志文记载了曹钦的家族谱系、生平、历官等情况。该志文阴刻正书,书风茂密端庄、古雅妍美,且书刻皆精,志文内容丰富,是研究大唐时期墓志书法不可多得... 书画史论 2025-11-02 09:41 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