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节夫人李氏墓志》艺术风格管窥 【摘 要】以唐代李凑所书《顺节夫人李氏墓志》为核心,通过对书写者和墓志内容的细致考释,旨在还原书法家李凑的历史形象以及该志在唐代史学研究中的意义。同时从章法、结字、用笔等多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出工稳秀逸、灵动... 书画天地 2025-10-22 13:29 0 64
周昌谷人物画的变形美 一个童稚少年,生性喜涂涂画画,且出手大胆泼辣,线条龙飞凤舞,如果大人不仅不喝止,相反加以鼓励,益发激起他涂鸦的欲望。人们会说这孩子有绘画天赋。孩子得到赏识,便进一步描摹书中的插图。有更好条件的,得着一本《芥子园... 书画艺术 2025-10-22 13:25 0 65
《雁塔圣教序》“南北融合”价值分析 【摘 要】公元581年,北周隋王杨坚建立隋朝。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对书法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书法创作上也为南北书风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北方书法以雄浑刚健、质朴粗犷为主要特征,而南方书风较多地以秀润灵... 画里画外 2025-10-22 13:18 0 72
北魏《贾瑾墓志》考述 【摘 要】北魏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墓志精品,《贾瑾墓志》就是其中的代表。此墓志的出土,为探讨武威贾氏家族相关历史及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也为书法艺术的取法提供了... 画里画外 2025-10-22 13:10 0 59
晋系铜器刻铭文字艺术研究 【摘 要】本文以晋系铜器刻铭文字为研究对象,通过考查、梳理西周至战国时期的晋系青铜刻铭,将其书法风格分成端庄典雅类、率意随性类、美化巧饰类三类,并进一步探究其不同之处,从而得出西周至战国晋系铜器刻铭文字线条由单... 书画广角 2025-10-22 13:02 0 73
神采翩翩、超凡脱俗丨《南华经》课后感想 【摘 要】通过教授文徵明小楷作品《南华经》一课,笔者有所思考。文徵明晚年小楷作品《南华经》作为书法与哲学融合的典范,为中学生提供了多维度的学习启示。本文从技法、心性、文化、技术等方面展开分析。文徵明笔画刚健、章... 书画广角 2025-10-21 14:07 0 59
《张迁碑》“拙”的特质研究 【摘 要】本文以《张迁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与图像对比,系统考查其“拙”的美学特质。研究发现,该碑在方笔起收与方正结体中体现“方拙”特征,通过含蓄波磔与重心下移呈现“拙朴”风格,以中锋涩行与厚重线条达成“... 书画广角 2025-10-21 14:00 0 93
褚遂良书风的渊源与特点 【摘 要】褚遂良书风主要有“北朝遗风”“美人婵娟”两类。关于二者渊源,主要有学取北朝风格,后自主发展为“美人婵娟”风格,以及本就学得两种书风,依需选取书风创作两种观念。通过研究初唐时代书风、褚遂良家学和师承,深... 画里画外 2025-10-21 12:57 0 67
传统与现代·黄宾虹书法风格的衍变 【摘 要】身处变革时代的黄宾虹始终坚守民族文化,其一生以笔墨为介质,将三代吉金的苍茫、秦汉碑碣的雄强、六朝写经的天真、晋唐法帖的韵致熔铸为极具现代意识的视觉语言,不仅从“道咸金石中兴”寻绎出远古文字笔法源头,将... 书画天地 2025-10-21 12:09 0 64
幽泉洗心·李流芳篆刻的师古出新 【摘 要】本文以晚明时期的代表性文人李流芳为研究对象,其在山水画、书法、诗歌等多个艺术领域均展现出深厚的造诣,同样在篆刻艺术方面也取得一定成就,篆刻成为其艺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晚明社会思潮的影... 书画创作 2025-10-21 12:02 0 73
个体生命与永恒精神的对话·论“书卷气”的形成 【摘 要】书卷气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核心审美特质,其本质是文人士大夫通过学识积淀、道德修为与艺术实践,在笔墨中凝聚的生命力与文化精神。本文将“气”作为哲学根基,整合儒释道三家对于和谐的不同观点,旨在说明“书卷气”... 书画史论 2025-10-21 11:51 0 74
《麻姑仙坛记》与碑帖相融合的书学思想 【摘 要】本研究深入探讨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中碑帖融合的书学思想及其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通过对碑帖融合特征、书学思想体系的系统分析,结合当代书法创作实践案例的考察,本研究揭示了《麻姑仙坛记》在唐代如何通过篆籀... 书画天地 2025-10-21 11:31 0 121
韩琦《信宿帖》师承探究 【摘 要】韩琦不以书名于后世,且传世书迹较少,历代书家认为其师承仅限于颜柳之间。本文突破前人窠臼,试从《信宿帖》中探其对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等人取法,更加全面地了解韩琦书法风格形成原因。【关键词】韩琦;《信宿... 画里画外 2025-10-21 11:21 0 90
潘天寿画作题款与构图关系探讨 潘天寿作为近现代中国画坛的巨匠,其艺术作品不仅在笔墨运用上独树一帜,更在构图与题款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与深厚的艺术修养。本文旨在探讨潘天寿作品中题款与构图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分析,揭示... 书画史论 2025-10-17 10:03 0 119
黄庭坚书法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黄庭坚,北宋著名的文人、书法家,因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深邃的艺术理念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庭坚曾说:“书画以韵为主”“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韵”是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黄庭坚认为书法... 书画广角 2025-10-17 09:53 0 97
以古为尚——王澍小篆艺术研究 王澍是清早期著名书法家,一生师古不辍,上自周秦,下迄唐宋,篆隶草章行无不毕具,尤以小篆为工。他临古取法极广,由此形成了他有关临古中所涉及的诸如结字、骨肉、用墨、天然、工夫、人品及书品等方面的独到体会,为今天书家... 书画艺术 2025-10-17 09:44 0 94
宋拓怀素大草《千字文》明于冕庋藏考述 《群玉堂帖》为南宋汇刻丛帖。南宋权臣韩侘胄集家藏法书墨迹,由门客淡若水编次摹勒上石,初以韩家书斋堂号题名为《阅古堂帖》。开禧三年(1207)韩侘胄被诛,石入内府,此后“阅古堂”等字被从石上磨去改为“群玉堂”,韩... 书画史论 2025-10-17 09:38 0 85
《芦苇图》与“无声处”丨张大千早年山水中的留白意境 张大千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还是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1929年2月,张大千作《芦苇图》赠好友公孙长子,以写意设色水墨写之。右题:“己巳二月写奉,培初大哥教正,大千弟爰... 画里画外 2025-10-17 09:24 0 74
绝句启始 杜甫为范丨诗词题跋教学的破题与立新 以题跋诗词为核心所形成的“诗画合璧”“诗书画印”艺术传统,不仅推动中国书画艺术不断走向新的高峰,也促成了中国艺术独有的精神与气派。相比于书、画、印,诗的难度可能更高,也是四者联璧的灵魂所在。在潘天寿等老先生开创... 书画天地 2025-10-17 09:20 0 80
程十发的教育观与创作观 程十发作为新中国海派绘画的杰出代表,在美术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新中国美术事业,他的艺术思想是留给后人极为珍贵的艺术财富。程十发生前并没有发表过系统的理论著作,但我们从他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高... 书画广角 2025-10-17 09:16 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