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明,福建晋江人,现供职于晋江市文化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晋江市文联副主席,晋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国学班学员,2016 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创作人才培养班成员,河北美术学院、北京人文大学特聘教授,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特聘书法家,第三届泉州市文化艺术优秀人才,晋江市首批文艺领军人物,第十四届晋江市政协委员。书法作品连续五次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最高奖,获福建省第九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泉州市第六、第七届刺桐文艺奖三等奖、一等奖,晋江市第四届星光文艺奖;入展“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第四届草书作品展,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 20 多次;被多家国家级、省级美术馆等学术机构收藏。
张聪明 黄润《山居即事》 68cm×68cm 2023
纵观三千年书史,书法家灿若星河。论及大草,大家却屈指可数,如张芝、张旭、怀素、王铎等。而当今书坛真正能写出大气象的书家寥若晨星,盖大草的技法要求丰富且纯熟,没有深厚的临帖功夫和创作实践,难以做到游刃有余、信手拈来。而近年来,书坛呈现出的大草新秀张聪明先生是当代大草书家的代表,他的大草书作数次斩获国展的最高奖殊荣。
张聪明 康朗《夜游清源山》 180cm ×97cm 2023
虽然草书早在两千多年前即已诞生,但是大草书法的成熟却是最晚的。盖大草书法相比其他任何书体,对技法的要求是最全面的。而且大草书法相比其他书体,最强调艺术的个性表现,而非书写的实用性。大草不愧是书法中的书法、艺术中的艺术。直到帖学技法最为完备的明末清初,才诞生了张瑞图、王铎、傅山等创作型的草书大家。在资讯发达的当代,我们可纵览历史名作,视野顿开。相比当代一些草书家,张聪明的大草笔墨精妙、章法娴熟,整体格调具有更强的视觉感染力,技法也更纯熟。
张聪明 白蕉论艺一则 48cm ×17cm 2023
张先生的草书取法广泛,于历代书家的行草皆有涉猎。以王铎的大草为基调,佐以傅山的绞转、张旭的连绵、米芾的欹侧,他的大草形成了激昂、险绝、畅达的大格局。通常评价书法的技法水平和格调品位,笔法、墨法、字法、章法是四个重要维度。而大草也是唯一必须全面彰显书法四维美感的书体。我们来看看张聪明先生是如何在这些方面进行艺术的个性表现的。
张聪明 万壑半天七言联 180cm×35cm×2 2022 张聪明 偶逢难得七言联 123cm×23cm×2 2023
从通篇章法来看,张先生的大草摒弃了当下书家惯用的小字拼贴的手法,将大草真正写出了大气象。这既是对当下书坛矫揉造作之风的革新,也顺应了盛世写草所具备的格调。参照历史上的名作,他多选择横幅、条幅、斗方等大气的幅式来表现,这恰与大草书法所要求的大气象、酣畅淋漓不谋而2 合。整幅作品在行气上,或绵延不绝,或曲折盘旋,或狂放不羁,或欹侧摆动。
那种起伏跌宕的组合,沉着痛快的气势,大虚大实的对比,均显示出张聪明创作时强烈的章法布白意识。在墨法的处理上,以墨色的流动与涨渗来营造线条和墨块的对比,这是他在研究王铎草书后的提炼。浓者酣畅淋漓,干者如万岁枯藤。有的作品中涨墨效果若隐若现,将浓墨的笔画烘托得更具立体效果,让人久久回味。在张先生的大幅草书作品中,干、湿、浓、淡、润、燥等不同墨象对比鲜明而又错落有致,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瞬时扑面而来。
张聪明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180cm×97cm 202
张先生的草字,博采众家之所长,在规范草法的基础上,呈现了巨大的变化幅度,大开大合,收放自如,纵横取势,顾盼生姿。一改纯粹“二王”书风里的小情调,以纵横捭阖之法来彰显大草疾风劲草之姿。相比当代草书家的字法,他的草法更跳跃跌宕,也更丰富纯熟。在同一篇作品中,同样的字也能做到草法多变,婀娜多姿。这依赖于其对众多法帖的研习,以及对大字草书的驾驭能力。
在笔法方面,以往草书过于强调笔法的细腻和特色,而忽视了笔法表现草书的丰富性。张聪明广泛涉猎,从“二王”、张旭、黄山谷、米芾等书家名帖中走来,呈现了丰富的笔法效果:不拘一格,奔放率意,却依然遵照古法用笔,长短粗细的线条写出了当代大草书法的草情与草性。他的大草用笔中侧锋并用,侧锋取胜,笔意处处求变—屋漏痕的凝重自然、折钗股的盘绕圆劲、锥画沙的力透纸背……这样的笔法才更显示出飞扬、生动、连绵的气势。
张聪明 李白《渡荆门送别》 134cm ×68cm 2023
除了大草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张聪明先生为了追求更大的突破,近年来对“二王”行书、汉隶、晋唐小楷的临习取得了新的成绩,开阔了视野,为今后在大草拓新方面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从书法发展的规律上看,晋唐是书法技法的积累阶段,宋元是个性意趣的张扬阶段,也是书法作为艺术创新的前奏;而明清之所以出现又一书法高峰,则是突破台阁体、集大成的必然结果。张聪明生活的当代,相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容易获得各种资讯,接受各种思潮洗礼。师法晋唐,畅情适意地表达个人美学追求,也将成为当下书风的主流。张聪明草书黄钟大吕般的气象,既是书法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对“盛世兴草”的最好诠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BiZouLongSheZhuiShiJingTaoZhangCongMingDeDaCaoShuFa.shtml














 书画艺术网
书画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