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她近 期创作的隶书《登天走山》五言联(240㎝ ×60㎝×2),形制大,线条壮实厚重,书写 善用浓墨,充分表达线质的力量和厚度,其 湿笔浓墨能力透纸背,可谓入木三分,枯笔 处又见苍茫之致,运笔如千里阵云,一股雄 强豪迈之气,催人振奋与激情。笔法上,落 笔多藏头蓄势,在恣肆遒劲的行笔中,在线 条节奏的收放中有变化。 清傅山指出:“写字不到变化处不见 妙,然变化亦何可易到?不自正入,不能变 出。但能正入,自无婢贱野俗之气。”所谓 书法的“正入”即学书得从古典传统法帖入 手,“正入”后还得“变出”,学书者开始 时应“有古无我”,以后再慢慢做到“古中 有我”,最后达到“以我为主”,这也是我 们平时常讲的“入帖”与“出帖”。当然, 书家不管走到哪一步,都要做到“与古为 徒”,敬畏传统。

胡朝霞 行书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0cm×120cm 2021年

胡朝霞书法重传统,经 “正入”之法,其隶书重点汲取了《好大 王》《张迁》《金刚经》乃至唐碑等经典名 碑营养,如今,她的隶书已经有了自己的一 些面貌,可谓“变出”,在线质的内涵上, 她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笔墨个性,作品呈现 了厚重、拙古、大气之风。 隶书以汉代为最高峰,至清又出现百花 齐放的局面,当代书家又在隶书的章法、结 字、墨色诸方面作了积极的创新探索。胡朝 霞的隶书既讲线质,亦重字法。字法上,她 善于汉隶中融入篆意,丰富了隶书的结构造 型,使隶字更有古意和趣味,同时,她于隶 字结体又增加了一些对比关系,所谓“务追 险绝”。

胡朝霞 行书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40cm×120cm 2021年

收与放、开与合、长与短、疏与密等, 大大丰富了隶书的形态变化和内在意蕴。如 近作隶书王安石《游杭州圣果寺》:“浮云连 海气,落日动湖光”联句,“浮”字右部“孚” 上收下放,竖弯钩写得极长,并穿插到左边偏旁下,整个字形呈现 上紧下松,上密下疏。 又如下联第一字“落”, 按常规字法,“口”字 应小,以收为主,但作 者有意识地把“口”写 大,该字的其它笔画又 作收敛状,尤其捺笔紧 收,这种字法给人一种 新鲜感,稚拙又有“憨 态”,很可爱。又如毛 泽东《沁园春·雪》(360 ㎝ ×150 ㎝ ×3) 隶 书 巨作,作者于字法巧妙 构思,从秦隶(古隶) 中得到借鉴和启发,于 隶 字 中 渗 入 篆 法, 如 “千”“公”“素”“文”“山” 等字,把篆意自然融入 隶间,看起来“非隶非 篆”,“若隶若篆”,增 添了不少古意与趣味, 十分耐看。 

胡朝霞 行书 林逋《秋日西湖闲泛》 240cm×120cm 2021年

由篆演化而来的隶 书,其字形最大特点是 “扁平”,传统隶书改 变了原来篆书形体上的 “修长”,而成为扁平 字形。当代隶书在继承 传统的基础上,在形态 结构上也作了一些积极 的探索。胡朝霞隶书字 形总体上以扁平为主, 但作者为寻求变化,打 破了隶书“字形扁平” 的传统观念,创作中很 自然地穿插了一些修长 等形态的字法,近作 《沁园春·雪》,字的 形态变化很丰富,长与 短、大与小、轻与重、 方与圆、篆法与隶法甚 至楷法与草法,它们之 间互相结合,又能做到 整体较为和谐,可见, 作者在创作中既会“制 造矛盾”,又能“解决 矛盾”。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