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苏人,闲暇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逛书画古玩市场,热衷于寻找可资学习的书画。

一次在南通市群艺馆大院内的古玩集市上看到一幅画。一眼望去,觉得是康平老师所画。画面中活跃着一群小鸡,栩栩如生;一丛野菊,洋溢着浓郁的田野情趣;没有题字,没有签名,只有一枚印章,印文是“康平”二字。我反复看了看,没错,此画应该是康老师的真迹。我问卖画者:“怎么没签名啊?”卖画者说:“没签名没关系,盖有印章,包真,是康平所画,画得多好,别人仿不了的。”他见我对此画感兴趣,更是滔滔不绝了:“康平是当今国画界可是老资格了,中国美协的早期会员,当过江苏省美术馆第一任馆长,与亚明是好朋友,在南京工作的时候,他与新金陵画派的一些主要人物傅抱石、陈之佛、陈大羽、杨建候,魏紫熙等关系密切。要不是1959年被下放到咱们省的如东县,后来落实政策时又放弃回南京的机会,他早就出了大名了。他的画,可值大价钱了!”我微笑着,什么也没有说。

他不知道我就是如东人,而且跟康平学过画,对于老师的情况,我知道的自然要比他知道的更具体。为了不使老师的作品沦落街头,我与卖画者没有进行过多的讨价还价,很爽快地将那幅画作买了下来。我打算拿着这幅画去找康老师,一是证实我一下的眼力,二是请他在此画上题字、签名。

我与康老师见面之后,他告诉我这画是他的作品没错,但却是一张废品,之所以没有销毁,是打算留着作参考的,故而也没有签名。不料,搬家时,此画被混入了旧报纸中,让搬家工人捡走了。后来,一个小商贩得到此画,找上门来,请求签名,康老师告诉他,这是一张废品,不可以签名的。但小商贩说什么也不肯离去,无奈之下,康老师只得在画上盖了个章,把他打发走了。康老师对我说:“我虽然当时把那个小商贩打发走了,但却常因这样一张废品流入民间而心中不安,现在正好,我可以把它收回销毁。”我很惊讶地说:“这张画,画得不是很好吗?”康老师说:“背景用墨重了,喧宾夺主,使雏鸡受到压抑。”说着,康老师拿起一张白纸,将背景遮去一部分,对我说:“你看,这样小鸡就舒服了,我再重画一张补偿你。”我非常高兴,虽然我失去了一幅,但却得到了另外一幅,而且康老师精心创作的《园野雏声分处娇》(见附图)。

另外,我还珍藏着一幅康老师于1963年给我示范所作的《哄鸟者》(见附图)。“文革”期间,我所有的书画藏品都被造反派给查抄了,至今下落不明,唯有这张画,当时未装裱,被缝进旧棉袄里才得以幸存。那一年,我19岁。有一天,我正在如东县丰利镇老家伏案作画,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画友急匆匆跑来喊我,说县文化馆的康平馆长来走访美术爱好者,现正在他家中。我听后十分高兴,赶紧带上几张习作,怀着敬畏的心情,去向这大画家求教。那是我第一次和康老师见面。康老师个子高高的,衣着朴素,戴着眼镜,面貌慈祥,言语和善。

他仔细看了我的习作,还逐幅认真评点,尤其对其中的一幅《我是公社小社员》特别关注,肯定了我的创作,说反映了真实的生活。当然,对于绘画技法,我自知掌握甚少,那时的笔墨十分幼稚。但是,康老师没作过多的批评,而是让我们拿出笔墨纸砚,当众示范作画。他边画边讲,从如何起稿到用笔、用墨、用色,一项项都讲得很具体。对于我们的提问,他也详细解答,不厌其烦,使我们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画好之后,康馆长说:“书画题字,大有学问,题得好,画龙点睛,弄不好,画蛇添足。这幅画,如题‘我是公社小社员’就拐了弯,人家看不懂小社员在做什么;如题‘哄鸟者’,人家就看懂了,画中人是在赶麻雀。题字的位置也要认真推敲,画画的人一定要写好毛笔字,使书画相得益彰,不能马虎的。”最后,康老师在画上题写:“哄鸟者,一九六三年徐敦原稿,康平助画落墨。”

因为没有带印章,康老师当时就没有在画上盖印。那一天,我觉得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幅画,还是一条路,一条通往书画园地的方向正确的路。康老师自1959年被下放到如东县任县文化馆长,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不计个人得失、不辞劳苦地发动群众,开展群众业余美术创作活动。他曾步行二十余里去新窑公社看望农民画家曹长玉,鼓励、帮助曹长玉,为全县农民绘画树立榜样。

此外,他还曾亲赴岔东公社寻找南通插队知青沈启鹏,赴花丰公社寻找上海插队知青宋正玉,赴拼茶菜园大队寻找知青丛志远……先后召集了很多爱好美术的知青,举办了一期又一期的“美术骨干学习班”、“业余美术创作班”,还想方设法筹措经费,给知青发放误工补贴,让知青们安心钻研书画,从而造就出不少的优秀美术人才。这期间,我也曾有幸参加过两期美术创作班,认识了一些知青。康老师所做的这些努力,对如东县美术事业发展的影响是极其重大且深远的。不久前,我翻出了那幅珍藏了四十多年却尚缺印章的《哄鸟者》和自己近期的一些习作再次拜访康老师。

康老师已经八十多岁了,但仍旧精神矍铄,而且每日作画不辍。每见康老师的画,我都会为之激动,而且屡见屡有收获。康老师人物、山水、花鸟兼擅,特别是花鸟,总是善于以独特的意境吸引人的注意力,不因袭前人,不落俗套。更让我感到敬佩的是,他现在仍在求新求变,争取画出不同于自己以往面目的作品。

四十多年前的画作,今日才补上了印章,康老师感慨系之,在画上补题了一段文字:“此稿为四十年前所作,当时为反映‘除四害’而哄鸟。当今孩子们早有觉悟,一个个都成为爱鸟者,康平并记。”

随后,康老师耐心地对我带去的习作逐幅进行欣赏、点评,而且最后还嘱咐我说:“要把握传统,面向生活,坚持创新,为繁荣文化艺术而努力笔耕,不为名利而操劳。”在我离开的时候,康老师赠我一幅《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尽之意,尽在画作之中了。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