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多少匠心付“水”中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25 21:4939600
重峦叠嶂间,若有了一挂山泉,这山便有了灵气;茫茫大漠里,若出现一汪溪流,这地就有了活力。水,给了生命以色彩。品读安徽画家李传新的江南水乡画,味道就在于水。 中国画很讲味道。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是一定要有味道的,即使寥寥几笔,也必有一番思绪、韵味在里面。那是画家的情感、趣味,抑或风骨所在。李传新生在水乡,长在水乡,终日受到水的滋养,天性中就有了对水的依...

重峦叠嶂间,若有了一挂山泉,这山便有了灵气;茫茫大漠里,若出现一汪溪流,这地就有了活力。水,给了生命以色彩。品读安徽画家李传新的江南水乡画,味道就在于水。

 中国画很讲味道。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是一定要有味道的,即使寥寥几笔,也必有一番思绪、韵味在里面。那是画家的情感、趣味,抑或风骨所在。李传新生在水乡,长在水乡,终日受到水的滋养,天性中就有了对水的依恋,情思也就自然而然地为水所浸染。他爱上丹青,也是因为那些藤黄、朱砂、石绿、赭石们溶于水后,与江南的四季风光极为吻合,也与自己的思绪非常吻合。

 曾见李传新的《帘外歌声》(见附图左者),题目就起得很好。一个“帘”字,把江南水乡的仲春轻轻巧巧地诗化了。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1张

李传新的《帘外歌声》

最爱画中那一壁“翠帘”,浓浓的绿,葱葱茏茏地抚摸着湖水,撩拨着湖上的春色。手法是写意的,几层深浅不同的绿染过去,染出了一派生机。最有生机的,是“翠帘”遮映下那只漂荡在画面下方的木船,因为那里才是画面的主题所在———有歌声唱起。歌声把水乡浓浓的春意透过葱郁的树冠袅袅地抛向画外。从表面上看,水在这幅画里只是一个淡淡的背景,不招摇,也不争抢。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2张

李传新 秋水无声

它用有力的臂膀托着“翠帘”,将风光占尽。但是,细品之,水的风采却无处不在。君不见那葱茏的树叶缝隙中流荡着的白光,还有那木船驶过泛起的涟漪?绘画中的这种表现手法如文学创作中的“暗线”一样,不露声色,却如影随形。它似在告诉观者,这一切的美,都是因为有了水!我想,这也是画家的匠心所在吧。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3张

李传新 早春三月

 李传新的水乡情结是浓得化不开的。他最早师承绘画名家任率英先生,后又求教于范曾宋文治、亚明、白雪石、刘文西等名家。他虽转益多师、博取众家,但他的水乡情结始终没有改变。他画得最多的内容还是水乡,描绘最多的物象还是水。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4张

李传新 春风又绿江南岸

 再以李传新的《秋水无声》(见附图右者)为例。该画一反《帘外歌声》之“有声”意境,传达出“无声”之境。画面飘着一股淡淡的,却异常澄明的思绪,而这思绪正是通过水传达出来的。换言之,在这幅画中,水是主题。此画仍是写意的,但却有了几分写生的生动。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5张

李传新 桃花春风江南

大面积的水被置于画面的最前方,不躲不藏,充当着画作的主角。与它呼应的,是高秋的天。于是,画面便有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境。画面中,白墙黑瓦、老树小桥,甚至泊在岸边的小木船,都成了秋水的陪衬。它们以各自的静烘托着画面的主体物。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画上点缀的两三个游客,给这一番秋寂注入了些许灵动之气,一下子提升了画的意境。这也是画家的匠心所在。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6张

李传新 皖南山居图

 在李传新看来,四季的水乡具有不同的情感,因此,水乡在他的笔下也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他用水来诠释水乡,把荡漾在水乡里的情思托付给了水,因此,他笔下的水乡声情并茂,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7张

李传新山水画 水光潋滟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8张

李传新山水画  江南三月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9张
李传新山水画  早春薄雾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10张

李传新山水画 

多少匠心付“水”中 李传新 李传新山水画 第11张

李传新山水画  红叶泊舟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duo-shao-jiang-xin-fu-shui-zho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