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逸品性生 逸趣脱俗丨《桂花三兔图》赏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25-11-09 09:48220
兔在中华文化中历史悠久,从《说文》对兔的记载到《礼记·曲礼下》中用于祭祀的“明视”兔,再到神话传说月中仙兔—月魄之精的长寿灵兽,无不寄托着中华先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与对生命的哲思意象。兔子因其可爱温顺的性情、灵活机敏的动作及瓜瓞绵绵的繁殖能力,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拥有健康长寿、多子多福、百代不衰的精神隐喻,尤其是白兔,早已成为寓意吉祥的文化...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兔在中华文化中历史悠久,从《说文》对兔的记载到《礼记·曲礼下》中用于祭祀的“明视”兔,再到神话传说月中仙兔—月魄之精的长寿灵兽,无不寄托着中华先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与对生命的哲思意象。兔子因其可爱温顺的性情、灵活机敏的动作及瓜瓞绵绵的繁殖能力,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拥有健康长寿、多子多福、百代不衰的精神隐喻,尤其是白兔,早已成为寓意吉祥的文化符号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拜。[1]

因此,“兔”的形象自古就以生活器具或服装纹样等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以“兔”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绘画艺术书法篆刻、铜雕玉饰更是品类繁盛,丰富多彩。恰逢癸卯兔年,中国美术馆一幅馆藏《桂花三兔图》(图1)中有桂有兔,其兔形象更是生机盎然、活灵活现,为花鸟画增添了一种逸趣,也为农历新春平添了吉庆祥和的气息。

逸品性生 逸趣脱俗丨《桂花三兔图》赏析 绘画艺术 书法篆刻 第1张

图1 清 恽寿平 桂花三兔图 175cm×67cm 1684 中国美术馆藏

《桂花三兔图》创作于1684年,为清代恽寿平临摹宋人所作,由邓拓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恽寿平是清初著名花鸟画家,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六家”,常州画派的耆宿,江苏武进人,出生于晚明常州毗陵一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宋以来恽氏仅中举人者就多达44人,进士有16人。他自幼聪敏,饱读诗书,学养全面,经伯父指点研习绘画,诗文书画皆精;少年时正值明清鼎革的乱世,在反清的动荡中与父亲失散,颠沛流离,被清朝大员收为养子,后与父亲重逢。

逸品性生 逸趣脱俗丨《桂花三兔图》赏析 绘画艺术 书法篆刻 第2张

图2 宋 崔白 双喜图(局部)

作为晚明遗民,他终生不仕,“以画为业”,卖画为生,“以供旦夕”,曾自述“生事在丹青”。其中年创作没骨花鸟画走红江南画坛,晚年花鸟画已炉火纯青,兼工山水,山水不在王翚之下。[2]编撰过《石渠宝笈》的清代翰林院编修胡敬在评价清代花鸟画成就时说:“国朝花卉,当以恽寿平为第一。”恽寿平在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参之造化”重视写生,扩展了花鸟画的表现题材,更重要的是他出元入宋,师古出新,创技法得神韵,再开没骨新风。他的没骨花鸟以千古为自命,影响至今。[3]

逸品性生 逸趣脱俗丨《桂花三兔图》赏析 绘画艺术 书法篆刻 第3张

图3 元 钱选(传) 玉兔小鸟图(局部)

《桂花三兔图》描绘的是桂花树荫下三只兔子在草丛中瞠目远眺,近景有竹若干,桂树旁有兰相伴。构图大开大合,桂与兔分置上下,中空留白强化节奏感与意境感。其中三兔相依成趣,齐望上方桂枝,形成既疏离又呼应的布局意趣。黑、白、棕三只兔子眼睛颜色各不相同,分别为青、红、黄。黑、白两兔抬起躯干呈半站立状。白兔一足抬起,毛茸茸的尾巴则向上翘起,尽显活泼天真的本性。棕兔卧伏于地面,显得较为恬静惬意。三兔或伏或立,动静皆宜,可谓跃跃爰爰,野逸生动。

逸品性生 逸趣脱俗丨《桂花三兔图》赏析 绘画艺术 书法篆刻 第4张

从作画手法上来看,整个画面中兔身不见明显的轮廓线,身体的结构主要通过墨色浓淡的晕染以及毛发的走向来进行区分。尤其是棕、黑两只兔,唯有在表现眼睛、嘴部和耳朵内缘时,用寥寥数笔加以勾勒。由于白兔通体白色,右侧两腿关节处运用少许淡墨晕染,兼用高超的丝毛技法绘短而蓬松的毛发。画中桂花的叶片,赋色淡雅,不用笔墨勾形,“以彩染成”,通过色彩的深浅以及青、赭等色彩的变化来体现阴阳向背、姿态层次。在画家的层层敷染下,叶片色彩变幻多姿,即便是一片枝叶,也往往有三四种颜色与水的融合和变化。

所有刻画似乎都无笔迹可寻,是为典型的没骨画法。该法是以作者对造型、色彩以及水和墨的高超控制技巧为基础,“盖不用勾勒,则染色无所依傍,学者殆难为工。故研精其法者鲜也”[4]142。没骨法摒弃双钩技法,不以淡墨勾勒而直接染色,确实难上加难,所以精于此法者甚少。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pxs-yqtsgghsttsx.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