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帖》笔法解析

 1.《十七帖》的笔法特点

 通过对《十七帖》的有关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后,再来解析其笔法,问题就能很容易解决了。 笔法,就是书写毛笔字的方法,包括执笔、运笔(指、腕、臂、身)、用笔(点画的书写技巧)以及毛笔与心灵的默契和毛笔所不能达到的“心法”(实际与毛笔无关)。 这里所说的《十七帖》的用笔问题,也即是该帖中的点画是怎样完成的,帖中字的起讫、圆转、顿挫、提按等是如何依照书法的规律、草书的规律来完成的。

 为了全面理解该帖,我们常以“三井本”(日本三井氏听冰阁藏本,附图左者为刻本局部)与“上图本”(上海图书馆藏本,附图右者为刻本局部)来做综合分析。

 第一、“三井本”字口清晰,笔法细腻。至于其是否真的就是王羲之笔法的原貌,由于真正的唐刻本现在无从查考,我们不好妄下结论。不过从总体上来看,该版本比其他版本要好得多。由此,我们也只能以此为范式进行仔细的解析。“三井本”的字口是所有版本中最清楚的,起笔、收笔交代非常清楚、精准,转折处圆转自如,活如“墨迹本”,甚至在转折处所体现出的微妙提按也清晰可见,且“弹性”十足。但该版本也有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如果观察一下其他刻本及勾填本的话,就会感觉“三井本”似乎“尖峭”过分,尤其是起讫处表现得非常明显。

如此锐利的笔锋似乎没有显现出王书的“中庸”之意,尽管羲之用笔干净利索,如“切割”一般,但也不会到如此“匠化”的程度。可以说,“三井本”在契刻时夸大了对笔锋的修饰,而忽视了书法由笔法所显现出来的笔意、神采以及魏晋人再三强调的气韵,使得整个《十七帖》的气韵不够生动、自然,匠气过重。再看“上图本”,则浑厚天成,但因年代久远,笔画的起讫处甚至有些笔画已经模糊不清,丧失了风神,也不便于学习。为此,对《十七帖》笔法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样比较科学,兼顾到了笔法和笔法中所含的韵味。

 第二、从《十七帖》来看,书写时的毛笔主要以“铺毫”为主,少有“绞锋”,这在王羲之其他的字帖中也能得到启示。以“铺毫”为基调,加以跳跃性的提按、顿挫,由此也起到“调锋”的作用。这种“铺毫”也可从孙过庭《书谱》及赵文敏的信札中寻找到暗合之处。

 第三、《十七帖》的用笔还保留着“隶书”的用笔特征,这也是该帖与其他草书字帖的不同之处。这种隶意不仅表现在作品的整体气息之中,还体现在具体的笔法上。如《郗司马帖》的开头二字“十”、“七”横画的收笔有着明显的隶意;《逸民帖》中“久”字捺画没有取通常的“纵引”之法,而是保留着隶书中的波磔,使得整个作品初看起来不够连贯,气脉不畅。

 第四、《十七帖》的用笔方圆兼施,以方笔居多,方中寓圆。从“三井本”来看,出锋较多,“上图本”基本看不出来,只有总体的气象。但是这种“出锋”与《寒切帖》、《远宦帖》以及王羲之其他信札的用笔是相一致的,只不过《十七帖》的起笔由出锋而迅速转为浑然的中锋而已,这与以侧锋居多的行书信札《丧乱帖》等是有一定区别的。

 第五、《十七帖》的点画特征犹如楷书的用笔,书写速度不快,用笔谨严,离方遁圆。这一点很符合孙过庭《书谱》中的说法:“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十七帖》的点画交待尤为清晰,如真书一般,笔笔到位,字字珠玑,书写中充满情性,“情”与“法”在此得到了和谐的融合。(8)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