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书法

笔意不“空” 李广

  李广,1953年生,现居美国。擅书法,尤精楷书。在海内外举办个展多次,并多次参加大型美术联展;作品先后获得各种国际大奖,被众多艺术机构及各界人士广泛收藏。 李广现为美国华人艺术...
书画艺术 2017-08-26 12:35 0 2708
笔意不“空” 李广

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的书法

一提起穆青,许多人都会想到他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是我国当代新闻界的老前辈。其实,他还是一位很有造诣的书法家,而且是中国书协的创始人之一,并曾为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我第一次见到穆青先生的书法作品,是在25年前于颐...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29 0 4222
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的书法

一言以蔽之,即专注

韩愈这么评说张旭:“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25 0 2264
一言以蔽之,即专注

由“真趣”匾想到的

去年冬日,我前往苏州一游,终于得见慕名已久的“真趣”匾的真颜(见图)。“真趣”匾为清代乾隆皇帝所书,如今就悬挂于苏州狮子林真趣亭内。匾上的“真趣”两个字遒劲有力、端庄大方,字与木匾的四周边沿皆贴金,匾的中间最上...
书画艺术 2017-08-25 11:24 0 2347
 由“真趣”匾想到的

书奴不枉

自成一家方为贵。既然从艺,都有这种想法,似乎不这样就无艺术理想可言。成不了书家而成为奴,历来为人所忌。书奴代表了不思开拓、创造,因循守旧、泥古不化等非活化素质,也是缺乏才气、能力的体现。因此人人皆有成书家之念,...
书画艺术 2017-08-22 14:25 0 1931
书奴不枉

书法应有“朦胧感”

诗有“朦胧诗”。“朦胧诗”,顾名思义,应有“朦胧感”,读时感到朦朦胧胧,其旨趣常于朦胧中得之,要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凭读者意会。“朦胧诗”在诗坛上曾一度引起争议,但本文无意对此发表或褒或贬的意见,只是从“朦...
书画艺术 2017-08-22 10:31 0 3246
书法应有“朦胧感”

书法有书眼

汉字千百,形态各异,笔画的多寡也不相同。每一个书家都善于书写汉字中的某一些字,情有独钟的,造型优美的,可以发挥的,能够体现特色的——这些字易于让书家显示出才华。这和写诗作文一样,有的诗文屡屡出现某一字、某一句,...
书画艺术 2017-08-21 14:18 0 1982
书法有书眼

书法的核心魅力

当代书坛存在着这样一个观点:“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而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罗杨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这句话说反了,应该说“文化是书法的核心”;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
书画艺术 2017-08-21 13:29 0 2411
书法的核心魅力

俞庆在,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论何处,只要有华人处,差不多都有中国书法,这是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中国书法有顽强生命力的表现。就连远在南太平洋的岛国文莱,也有书法学会和书法家俞庆在。 俞庆在,1943年生,文莱留台同学会汉...
书画艺术 2017-08-20 16:48 0 3586
 俞庆在,轻舟已过万重山

墨象书

1945年随着二战的结束,日本的战败,使得当时日本社会的形态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以大众个体来说,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且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皆不如意;惨败的战后遗留,使人们的自由行为受到极大的限制。又正是...
书画艺术 2017-08-20 16:44 0 2400
墨象书

拂拂欲动款款生情,杨建臣

在我的印象中,上海书法家杨建臣的书法虽四体皆工,但使他声誉鹊起的却是他的草书。他的草书在对孙过庭、张旭、怀素、王铎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糅以北碑雄强的笔法,别成奔放潇洒而又矫健峻拔的境界。这次,他的小楷书扇面结集,...
书画艺术 2017-08-19 18:04 0 2575
拂拂欲动款款生情,杨建臣

唐代篆书复兴简述

历时千年的“篆学中废”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篆书的实用价值为其他更简易、更便于书写的书体替代。后人“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不曾省其本源,亦是必然。而于篆体留心不多,用力必少,偶作小篆亦不循秦时旧制,再加上不精文...
书画艺术 2017-08-19 17:41 0 3331
唐代篆书复兴简述

大小由之游刃有余,文徵明

文徵明可谓艺苑中的全才型人物:画擅山水、人物、花卉,山水又兼粗、细笔两种面貌;书法则工四体,有《四体千字文》传世。他擅作大字行草书,蝇头小楷更是被人称道。文徵明主持刻制《停云馆帖》(书史上著名的丛帖之一),为传...
书画艺术 2017-08-19 16:00 0 2888
 大小由之游刃有余,文徵明

萧娴的书法艺术与市场行情

中国传统书法史几乎是男性的一统天下,而女书家却鲜见于史。20世纪后半叶卓然而起的中国书坛“金陵四大家”之一萧娴先生(1902-1997),则是一位成就不俗的女书法家。她还与同为女性的游寿先生,享有书坛“南萧北游...
书画艺术 2017-08-19 14:58 0 8228
萧娴的书法艺术与市场行情

张宗祥抄书

张宗祥(1882—1965),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省文史馆副馆长、西泠印社社长等职。他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与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和著名诗...
书画艺术 2017-08-18 21:02 0 2712
张宗祥抄书

青少年书法教学

中国书法的未来是寄托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中国书法这门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要发扬光大、永久传承下去,就必须有好的书法教学的实施,而实施对象的重点在青少年。 近些年来,青少年书法学习呈升温之势,这对弘扬...
书画艺术 2017-08-18 20:57 0 1823
青少年书法教学

山谷书法钩沉录16(完)

第十五讲“三希堂”所载山谷《伏承帖》为两件手札考世传《三希堂法帖》载有的山谷《伏承帖》为小行书手札,笔者以为这是两件信札,应予分开。今考证如下。宋人尺牍手札一般都有大致习惯的尺寸,通常长度在30至50厘米左右,...
书画技法 2017-08-18 11:19 0 2356
山谷书法钩沉录16(完)

山谷书法钩沉录15

第十四讲最长的山谷信札——《致云夫七弟札》在目前所见山谷笔札中,《致云夫七弟札》(见右下图)是文字最长者。该札墨迹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纵32.6厘米,横65.4厘米,凡18行242字。释文如下:《致云夫七弟札》(...
书画技法 2017-08-18 11:15 0 1785
山谷书法钩沉录15

山谷书法钩沉录14

第十三讲并非神话的《砥柱铭卷》2010年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春拍现场,黄庭坚的一件大字行楷书作品《砥柱铭卷》以3.9亿元(加佣金为4.368亿元)成交,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时间已过去近四年,此价格依然保...
书画技法 2017-08-18 11:08 0 1702
山谷书法钩沉录14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