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故宫博物院

儒学正统 盛世文治

如果我们考察整个中国封建时代帝王的教育经历,必须承认乾隆帝所受的教育水准之高。他6岁发蒙,9岁时时为皇子的胤禛为他延请了翰林院庶吉士福敏为师。福敏为人方正、宽容有度,对弘历“多方诱迪,于课读为长”,在他的教导下...
书画广角 2018-11-12 12:58 0 2973
儒学正统 盛世文治

纪念文同先生

古代文士爱竹、咏竹、写竹,将一切美好的品德与理想的人格都赋予竹。自唐人“君子比德于竹”,到宋人“其身与竹化”,视竹为与自身心灵相通的君子,人与竹的精神联系已达到“物我无间”的境地。浙江省博物馆馆员谢佳玲,作为“...
画里画外 2018-11-09 11:15 0 6880
纪念文同先生

千载墨君

竹之为物,其性不同于众木,不因寒暑而荣谢,不以四时而变化,风雨不惧,飒飒幽幽,劲不输于青松,曲可比于细柳,故寓君子于竹。 竹被比作君子,是从《诗经》开始的。“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等形容修竹之美的言...
书画文学 2018-11-09 11:11 0 4997
千载墨君

明代的书画定价标准

明代嘉隆万时期,达到了封建经济的顶点。书画交易也迅速繁荣起来。了解明代的书画定价标准是研究当时书画交易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书法作品的定价标准 唐代张怀瓘《书估》曾提到过书法作品的定价标准,他...
书画市场 2018-11-03 14:42 0 3682
明代的书画定价标准

倡其念 纪其行 感其怀

众所周知,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紫禁城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博物馆。建院93年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在原有基础上得以不断充实,与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他们或无私捐赠文物,或提供信息和渠道,居中联络,...
书画收藏 2018-10-02 21:28 0 2547
倡其念 纪其行 感其怀

去故宫博物院看清初画坛四王

清初,“四王”横空出世而一统有清近300年艺林画坛,他们在世时,享尽无比尊崇;待皇朝没落,他们又遭遇了激烈的诋毁与批判,甚至与封建王朝直接划上了等号。评价的两个极端都在“四王”身上出现,这无疑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
行业动态 2018-10-01 21:33 0 2726
去故宫博物院看清初画坛四王

虎年摭谈《虎溪三笑图》

“虎溪三笑”是中国画传统题材,典出庐山东林寺。相传东晋高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从不过寺前的虎溪。一日儒生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访,三人相谈甚欢;慧远送客时与他们一路交谈,不觉走过溪桥。寺中的镇守老虎急得大吼,三人...
书画收藏 2017-09-30 20:39 0 4278
虎年摭谈《虎溪三笑图》

满目琳琅话成扇

主持人:折扇起源于宋、流行于明清,较早的扇骨雕刻和扇面书画多由普通匠人完成,而有才华、富想象的艺术家参与了折扇的制作之后,书画扇面与扇骨相辅相成,从主题到技法就有了雅俗高下之分。于是书画折扇就在文人雅士中得到认...
书画收藏 2017-09-25 11:55 0 2512
满目琳琅话成扇

印章的历史及意义

20世纪30年代,古董家黄浚在其《邺中片羽》中首次著录了三枚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玺,这被考古学家认定为最早的玺印。1992年李学勤先生发表了《玺印的起源》一文,认为这三枚铜玺为“商代古玺”。过去一般印学家都把古玺印...
书画艺术 2017-09-21 13:35 0 5909
印章的历史及意义

场景热闹主角抑郁,顾闳中

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卷(下两图为作品局部),出自五代南唐顾闳中之手,且是他的唯一传世作品。此卷为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是一幅反映当时贵族阶级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此卷是顾闳中奉...
书画艺术 2017-08-22 12:40 0 2295
场景热闹主角抑郁,顾闳中

董源《潇湘图》

五代、宋初的“三家山水”,为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后世难以逾越。关于“三家山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所谓的“画山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
书画艺术 2017-08-22 12:26 0 4376
董源《潇湘图》

于苍老中见俊秀,柯九思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虚心异草木,劲节逾凡木。”这是宋代墨竹画家文同《咏竹》中的诗句。竹子清新、高雅、恬淡的气息,让人神清气爽;其坚韧、顽强、挺拔的品性,又让人由衷折服。中国人喜竹、爱竹、写竹、画竹,在魏晋时期...
书画艺术 2017-08-22 11:51 0 1865
于苍老中见俊秀,柯九思

朱德润的《秀野轩图》

在山水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代是一个画风转变较大的时期。从写实到抒情,从“可游”到“可居”,无论意境还是笔墨,都从一种风格向另一种风格转变,新旧风格的交替与冲突、吸纳与融合在绘画中随处可见。当时的画坛领袖,也是...
书画艺术 2017-08-22 11:46 0 2277
朱德润的《秀野轩图》

两岸故宫藏品比较

下面是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专门就这个问题的一篇访谈文章:   “两岸故宫藏品,比起来哪家的多?哪家的精品多?”这是两岸同胞乃至国际社会都不甚清楚而又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可以肯定地...
书画广角 2017-07-19 16:19 0 2458
两岸故宫藏品比较

《肥致碑》碑首疑难字的释读

近读《中国书画报》2009年2月19日第2版邹德祥先生《〈肥致碑〉碑首并不神秘》一文(以下简称邹文),从中获知2008年10月15日《书法导报》上说,东汉《肥致碑》碑首有两个“(见第一图)”字颇难识读,大约应该...
书画赏析 2017-05-15 18:24 0 5457
《肥致碑》碑首疑难字的释读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