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书法家

当红的七十年代书家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书协副主席白砥这样评价已经是当今书坛承上启下中坚力量的70年代书家:“相比于上世纪60年代书家,70年代书家可谓是生逢其时——一上学就赶上了改革开放,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学习环境,比早一个...
书画广角 2018-11-14 18:11 0 4439
当红的七十年代书家

摩登“竹径”王冬龄

75岁的王冬龄一点儿也不懒,作为先后师事林散之、沙孟海二位书法大师的弟子,王冬龄有足够的资本英挺书法江湖,在他身上,我们惊喜地发现传统派书家普遍缺少的现代意识,现代派书家十分匮乏的传统功力很神奇地统一在一起。他...
书画艺术 2018-11-11 22:36 0 3626
摩登“竹径”王冬龄

名人应自重

近来,书法界的事真多,前段时间狠批所谓的盲书、射书,后疯传十大丑书书法家,近日又吐槽文化名人莫言的书法(墨迹)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关键是书法与书写(墨迹)的难辨难分。 那么,何为“书法”...
书画广角 2018-10-15 22:07 0 2929
名人应自重

艺术通感给书法插上翅膀

钱钟书在1962年《文学评论》上发表的“通感”文论引起我的注意,他总结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鼻、舌、身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体质”...
书画天地 2018-10-02 21:43 0 3024
艺术通感给书法插上翅膀

“书法家”头衔之困惑

书写虽言“小道”,却是学问“心法”,虽非学问家不能,但万众皆可为之,只是难以成法。 写字只知古有法书之谓,不见有“书法家”之称。窃以为,“书法家”乃后人乘西学东侵,书写工具改变之机,以西学“分科”思维...
书画广角 2018-10-01 20:46 0 2686
“书法家”头衔之困惑

兰亭集序--卢中南

兰亭集序  作者:卢中南  创作年代:2005  规格:66×66cm卢中南,男,1950年12月生于武汉,祖籍河南济源。中国著名书法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
艺术品市场 2017-12-21 16:32 0 7104
兰亭集序--卢中南

佛像--李瑞清

佛像  作者:李瑞清  创作年代:1918  规格:98.4×51.4cm  材质:纸本水墨设色李瑞清(1867年-1920年)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
艺术品市场 2017-11-06 22:56 0 2414
佛像--李瑞清

让鲜明个性的作品支撑自己

据《梁书》、《陈书》、《南史》记载,参与昭明太子萧统文学集团活动的文士有刘孝绰、王筠、殷芸等三十余人,而参与梁简文帝萧纲文学集团活动的文士则有徐摛、张率、庾肩吾等四十余人。这些文士围绕在萧统、萧纲周围,各呈锦绣...
书画文学 2017-09-21 11:37 0 2228
让鲜明个性的作品支撑自己

书法艺术和禅宗修炼

读“禅宗公案”,觉得有许多言说超出了常规理解的限度。譬如问:“寂寂无依时如何?”师答:“犹是病。”又问:“转后如何?”师答:“船子下扬州。”类似玄而又玄的内容着实不少。这种跳跃性很大的语言,给人留下了很宽阔的感...
书画艺术 2017-08-29 19:00 0 2216
书法艺术和禅宗修炼

“匠”与“家”的距离

古时,那些聚集于佛寺道观、书肆印局周边,以抄书、抄经为业,借以养家糊口的人,是谓书匠,或曰书工。在这群人眼中,笔下的一点一画、一行一页,一部典籍、一轴经卷,无一不是沉甸甸的铜板、白花花的碎银由少到多的集大成。他...
书画广角 2017-07-30 15:58 0 2063
“匠”与“家”的距离

丰子恺绘画作品欣赏

     “从前的日光很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个问候,要等上好多天。 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 裹在淡淡的烟火里, 日日年年。 从前的爱情很慢, 慢的,用一辈子去等一个人, 慢...
书画赏析 2017-05-29 21:25 0 4614
丰子恺绘画作品欣赏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