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的教育观与创作观 程十发作为新中国海派绘画的杰出代表,在美术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新中国美术事业,他的艺术思想是留给后人极为珍贵的艺术财富。程十发生前并没有发表过系统的理论著作,但我们从他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高... 书画广角 2025-10-17 09:16 0 89
第二届延安木刻版画双年展开幕式在延安举办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由中国文联、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省文联、延安市委宣传部、西安美院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陕西省美协、延安革命... 行业动态 2025-10-17 09:06 0 95
由米芾“修改波撇”说看唐宋之间“铭石书”观之变迁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认为“颜楷”因家僮“修改波撇”而导致“做作凡俗”之态。学术界 讨论米芾此观时大都立足于“铭石书”与“行狎书”的不同功用和审美立场之上。本文通过对唐 宋之间“铭石书”观变迁的考察,认为自唐... 书画史论 2025-10-16 15:32 0 141
秦汉印章中的“印化”与“隶变”现象论析 秦汉印章文字一方面处于古文字“隶变”大潮的冲击中,另一方面受制于印章自身的形制与 审美双重约束,从而形成有别于同时代其他文字的独特形体,其独特性并不能被文字演变的一般 规律所囊括。挖掘秦汉印章文字形体演变的... 书画广角 2025-10-16 15:27 0 113
论北宋初期书法流弊与欧阳修的书法主张 除放任跟风之习 传儒德中庸之道 ——论北宋初期书法流弊与欧阳修的书法主张本文重点论述北宋前期的两大书法流弊、分析欧阳修针对流弊的思想主张和匡正尝试。虽然 欧阳修的这种尝试达成的结果并不完善,未能探索到适合北... 书画史论 2025-10-16 14:04 0 84
“王杖简”简文释义与书法艺术探析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80 年代,甘肃武威缠山村磨咀子汉墓先后出土了两批珍贵的木简文献。1959 年,甘肃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武威磨咀子 18 号汉墓时,首次发现了一组共十枚木简,史称“王杖十简”... 书画天地 2025-10-16 11:09 0 125
《云梦睡虎地秦简》隶变探赜 书法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隶变显得至关重要,它代表了从篆书向隶书的过渡。丛文俊先生指出:“所谓隶变,指与隶书体的产生有着连续发展线索的书体演进现象,它以书写性简化为基本动力,最终导致古今文字形体的根本变革。”在此阶... 书画天地 2025-10-16 10:34 0 212
镌印风尚丨首届青年版画双年展复评公布 序号作者题目省份最终级别1柏东亮运河春色江苏入选作品2蔡承志新旅晨光浙江入选作品3蔡远河时间的文本广东入选作品4曹欧湘湖六景——西风沐雨浙江入选作品5曾春平盛夏您好江苏入选作品6常人捷融古铄今系列组画广东入选作... 书画新闻 2025-10-16 10:16 0 86
中国美协丨第二届壁画作品展览初评公布 复评送件注意事项:一、请初评入围作者于2025年10月30日前,将原作寄至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可园北路1号岭南美术馆,收件人:叶志伟,电话:13713476664。寄送原作同时请将《作品报名表.docx》、... 书画新闻 2025-10-16 09:58 0 103
黄宾虹“民学”思想和颜楷书风演变刍议 早在 1896 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文中提出了“君史”和“民史”的概念。在比较中 外史学的基础上,梁启超认为,中外史学存在“君史”和“民史”之别,并指出中国传统史学是 重“君史”而轻“民史”的。以邓实... 书画广角 2025-10-15 13:55 0 105
浅论王铎书法形式与墨法运用 在浩瀚的中国书法艺术长河中,王铎书法独树一帜,成为书法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透露出独特的艺术个性。本文围绕王铎书法的章法特点、 笔法结构特征、墨法的运用展开探求,旨... 书画艺术 2025-10-15 13:46 0 179
隋《成氏故土孙夫人墓志》补遗 刊刻于隋开皇十一年(591)的《成氏故土孙夫人墓志》(图 1),2020 年出土于河南安阳, 是研讨北朝后期胡汉民族融合与稀见姓族繁衍迁变的珍贵文献,为探究邺城故地白素之地的历史 地理沿革提供了重要依据,也... 书画史论 2025-10-15 13:39 0 96
唐代隶书巨匠史惟则与《裴系墓志》 唐代书法艺术空前繁荣,书学达到鼎盛,在篆、隶、草、行、楷不同书体中,都涌现出一大 批有造诣的书家。这些书家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异彩纷呈的书法面貌,为 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他们中很... 书画广角 2025-10-15 13:31 0 73
从张照《天瓶斋书画题跋》看其书法美学观 《天瓶斋书画题跋》是张照去世后,由孔继涑与沈钦伯共同搜集整理而成的题跋集,含补辑 共计 170 跋。其内容丰富,记事详实,充分体现了张照的书法美学观。 一、张照崇王追董的书史观 ... 书画天地 2025-10-15 13:25 0 77
郭店楚简丨儒道思维之下的书法表现本性归真 1993 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楚墓中发掘出战国中晚期竹简,共 804 枚,为竹质墨迹。其中 有字简 730 枚,凡 13000 余楚国文字,由此郭店楚简成为目前现存的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的 内容均为先秦... 书画史论 2025-10-14 13:04 0 134
古玺文字印化方法初探 古玺文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文字,上承春秋金文,下启秦汉篆隶,繁化与简化交织,异 体与变体并行,是篆刻发轫阶段形成的书法形式,文字形体演变的重要体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留存至今的古玺数以千计,作为印章... 书画史论 2025-10-14 12:54 0 101
兼容性与开放性视角下对“蘧草”中简牍元素的探析 近现代草书巨匠王蘧常,学界对他创造的“蘧草”研究已有积淀,书画收藏家、鉴定家庞莱 臣称其为“当今章草第一人”。王蘧常的一生镕秦铸汉、开疆拓土,以文、史、哲领域的研究辅 助书法创作,最终淬炼出极具创新精神和鲜... 书画史论 2025-10-14 12:44 0 160
以奇入墨 浓淡相依丨王铎涨墨法在书法中的运用 一、王铎书法“涨墨”的成因 (一)明代思想解放 明代末年政治、经济发生巨大改变,社会矛盾加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抨击君主专制, 突破传统的孔孟儒学和明初崇尚的程朱... 书画史论 2025-10-14 12:31 0 80
石涛的书画融合实践与理论 书与画的关系,是中国古典艺术领域的重要命题。书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宋代以前已经出现。 历经由宋至清诸多文人艺术家的尝试与创新,书与画的结合臻于浑然一体,人们对书、画之间的 紧密联系也达成了一定共识。迨至清代,... 书画史论 2025-10-14 12:24 0 102
北魏洛阳元氏墓志各时期书风探析 纵观中国书法发展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各书体竞相出现转变的阶段。其中北魏元氏墓志作 为皇室墓志,书法风格多变,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代表着北魏墓志书法的上乘水平,其不仅在 考古与书法研究中有着丰富的史料价值,还... 书画史论 2025-10-14 12:14 0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