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与“湖州竹派”

关于中国墨竹的起源之说大概有三种:第一种亦即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唐明皇李隆基,元张退公《墨竹记》:“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因观竹影而得意”;二说是起于吴道子,元李衎在《竹谱详录》中说:“墨竹亦起于唐,...
书画广角 2018-11-09 11:07 0 2026
文同与“湖州竹派”

越颠覆 越赚钱?

英国街头涂鸦艺术家班克斯,将《手持气球的女孩》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成交的那一刹那自动销毁。他这一辈子惹人争议,非常具挑拨性,非常大胆,又非常颠覆。但是,我今天想谈论的,是关于这件事引起的另一个争论。 被...
书画收藏 2018-11-09 11:03 0 3852
越颠覆 越赚钱?

书法代笔几时休

“书法还有代笔的?”当记者向周围的朋友说起最近几起书法代笔事件后,他们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当然!在艺术圈,代笔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在一些备受推崇的权威书画展事活动,有些甚至是全国性书画展事中,“枪手”频现。虽...
书画广角 2018-11-09 10:58 0 3293
书法代笔几时休

从汉字形态说到书法美学

“人不仅在意识中以理智的方式,而且也以实际工作活动的方式,表现了他自己,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观察他自己”。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这段话,深深地启迪我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书法文字形态中观察其美...
书画艺术 2018-11-09 10:55 0 4815
从汉字形态说到书法美学

张宗祥丰子恺的笔情墨缘

两位著名的现代中国文化界名人,一是书法家、文史大家张宗祥,一是漫画大家、文学家丰子恺,他们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笔墨情缘。 丰子恺有赠张宗祥的一幅漫画:六名天真烂漫的儿童,一面“排排坐,吃果果”,一面招...
书画天地 2018-11-09 10:53 0 5067
张宗祥丰子恺的笔情墨缘

被遮蔽的19世纪学院派1

作品是时光鲜活的证据,从本期“赏析”开始,徐芒耀将分享精选的19世纪欧洲学院派作品,以期这些作品为我们讲述那段19世纪艺术史,讲述一种与你我过去印象中不太一样的新可能。 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促成技...
书画赏析 2018-11-09 10:51 0 7657
被遮蔽的19世纪学院派1

傅山论书 四宁四毋

傅山论书,有谓“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后世,尤其是今世多以为主张拙、丑、支离、真率,反对巧、媚、轻滑、安排,而倡导“丑书”,颠覆书法艺术对于美的追求。傅山反对巧、媚、轻滑、安排当然不...
画里画外 2018-11-08 13:32 0 9196
傅山论书 四宁四毋

品读杨东标的书法

杨东标先生是我所认识的能擅书法,又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一位甬上著名作家。他曾说过:“我是一个文人,做什么都跟‘文’字搭边儿。”他是甬上集作家、书家、剧作家于一身的“三家村”。他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创作、出版过多部文学...
书画天地 2018-11-08 13:29 0 5310
品读杨东标的书法

印痴 画家 傅抱石

傅抱石父亲傅聚和的修伞摊对面,有位人称郑老板的刻字摊。傅瑞麟(傅抱石原名)从小就在刻字摊边进出,常踮起脚尖看郑老板一刀一刀地刻字。时日既久,郑老板的那一套刻字工序他就清楚了。傅瑞麟觉得刻图章很有意思,也学着郑老...
书画艺术 2018-11-08 13:24 0 4359
印痴 画家 傅抱石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山水、人物、花鸟俱精,并能独树一帜。早年与其二哥张善孖曾东渡日本攻读绘画,后来又学习染织工艺,晚年的泼彩技艺或许也是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归国后拜曾熙、李瑞清学习书法,抗战...
书画赏析 2018-11-08 13:19 0 10683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

金陵大师赵绪成

“离开成熟,去幼稚看看;离开东西,去独自看看;离开传统,去陌生看看;离开得失,去轻松看看;离开文化,去直觉看看。噢,世界真大,好多新鲜,好多精彩。”这是画家赵绪成为他的个展作的自序,展览名称“金陵大咖”四个字赫...
书画艺术 2018-11-08 13:15 0 4461
金陵大师赵绪成

写意花鸟画当下思考

众所周知,写意花鸟画最能见笔见性,特别是大写意花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和修养,也最能看出其对笔墨的理解与驾驭能力。随着文人画的出现,历代均有众多画家,终其一生都在用写意花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志趣和操守。尤其自...
书画广角 2018-11-08 13:13 0 3868
写意花鸟画当下思考

当代写意花鸟处境堪忧

写意花鸟大概是最不容易被“当代化”的中国传统画科了。花鸟科本就小众,又是极见笔墨功夫和文人趣味的写意,论装饰性不如工笔,论主题的外延又不如人物和山水。这让今天的花鸟写意画家们似乎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方面,要达...
书画广角 2018-11-08 13:11 0 3788
当代写意花鸟处境堪忧

艺术本身是纯粹

不会有多少人真正地换位思考,自己做着不那么上档次的事,却常要求他人要如何如何不掉价。在评头论足方面上,把自己始终置于事件之外,嘴里一套,做又是一套。每个人心里住着一个坏的自己,只是需要正的东西去压制这些坏的东西...
书画文学 2018-11-08 13:08 0 3400
艺术本身是纯粹

洗尽铅华见天真

绿树阴浓夏日长。入夏,参观完中国美术馆的一个画展,借机会想拜访一下书画家鲁译元。电话打通后,我们如约前往。 来到鲁译元先生家,不大的画室里,挤挤挨挨,紧贴着一面墙的书柜里堆满了中西方画论画谱和他的无数...
书画文学 2018-11-08 13:06 0 3986
洗尽铅华见天真

对“削木为鐻” 精神的延展

鐻(jù),是古代一种乐器。相传战国时有位名梓庆的木工,他制造的鐻能惊动鬼神。鲁侯问他有何法术,梓庆回答说:“我只是个普通工匠。唯一的办法是在制鐻之前静下心来,不思邀功、爵禄、非分的荣誉与他人的评论,心静神明,...
书画文学 2018-11-08 13:02 0 5827
对“削木为鐻” 精神的延展

刘炳清书法漫说

当今书法,已走出书斋步入展厅,意味着把玩式的欣赏模式淡出了历史舞台。高大、明亮的展厅环境、评选入展机制、大量作品在同一空间同时供众多观众观看,等等因素使得作品样式、用笔着墨、审美情趣及其标准也随之改变。这无疑是...
书画文学 2018-11-07 12:40 0 4062
刘炳清书法漫说

谭建丞:满腹诗书 气自华

谭建丞出生在浙江湖州马军巷一座叫春晖堂的大宅院,祖父和父亲均经商。谭建丞很小就聪明好学。他4岁入旧式书塾接受传统教育,并开始临习书法和临摹图画。 谭建丞在湖州府中学堂读书时,与后来成为文豪的茅盾先生是...
书画艺术 2018-11-07 12:26 0 4672
谭建丞:满腹诗书 气自华

溥儒《白云溪声图》赏析

溥儒,字心畬,号西山逸士、羲皇上人、旧王孙、岳道人等,为清代恭亲王奕訢之孙,载滢次子。溥儒诗书画印俱精,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家。他古雅的画风,儒雅的品性往往令观众对他的画作心动,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
书画赏析 2018-11-07 12:19 0 8401
溥儒《白云溪声图》赏析

马正荣 美在民间

“贵州民间艺术之美,美在深山,美在民族,美在传承,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够我们使用几辈子的,我的工作是把它们从泥土里收获回来。”已经年近九旬的马正荣向记者谈起自己毕生的艺术追求时,言语中难掩激动之情,眼神中仿佛闪烁着...
书画艺术 2018-11-07 12:13 0 3591
马正荣 美在民间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