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线条在徽派版画中的运用 —以《牡丹亭》为例

内容提要:线条于中国画中占据重要地位,常被视为该绘画形式的“灵魂”。在创作过程中,中国画家借助线条的轻重、长短、粗细等维度来传达 画面的情感与意境,进而创作出极具表现力的作品。徽派版画的刻线纤细如发,与国画中...
画里画外 2025-09-13 11:10 0 308
中国画线条在徽派版画中的运用 —以《牡丹亭》为例

从“折中”到“现代” —高剑父艺术思想探索

内容提要:自元至明清,绘画的政治属性和教育功能逐渐让位于对文人画笔墨情趣与意境营造的追求。民国时期,时代背景剧变:西方列强在军 事、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强势入侵,促使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改变陈腐的审美观念,转而赋予...
书画广角 2025-09-13 10:53 0 317
从“折中”到“现代” —高剑父艺术思想探索

徽州容像艺术考略

内容提要:徽州自古被誉为“东南邹鲁”,文化底蕴丰厚,受程朱理学影响较深,宗族观念浓厚。 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后,致富者多热衷返乡修祠堂、建宅邸、绘容像,促使徽州容像艺术得以蓬勃发 展。徽州容像以人物为主,较少描...
书画史论 2025-09-13 10:43 0 423
徽州容像艺术考略

俱怀逸兴壮思飞——大壮书法赏读

曹汝壮,1990 年生于山东淄博淄川。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山东书法院特聘创作员,淄博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
书画创作 2025-09-13 10:34 0 301
俱怀逸兴壮思飞——大壮书法赏读

李苦禅花鸟画中“鹰”题材建构探赜

李苦禅(1899 —1983),山东高唐人。大写意花鸟画家、 美术教育家。1925 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不久与 齐白石相识,开始学中国画。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 北京华大艺术专科学校、北...
书画史论 2025-09-13 10:24 0 430
李苦禅花鸟画中“鹰”题材建构探赜

邓石如隶书书法管见

内容提要:邓石如是清代碑学书法复兴的奠基人,篆隶书力追秦汉,“以篆入隶”,开创清代隶书艺术新风尚。其隶书可分为汉隶继承期、探索实 践期和自觉成熟期,将毕生饱览山川、品鉴金石所汲取的自然神韵注入笔墨,将古拙雄浑...
书画广角 2025-09-13 10:14 0 406
邓石如隶书书法管见

张耕水墨五人评

李凯|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博物 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 吾友张耕先生长期供职于文物鉴定机 构,从事书画鉴定工作。这项工作要求鉴定 者知古鉴今,谙熟中国书画艺术源流,具备 更为宏阔深远的...
书画艺术 2025-09-13 09:55 0 719
张耕水墨五人评

陈辉皖南民居室内题材作品的“意境”营造

内容提要:本文以当代实验性水墨画家陈辉的皖南民居室内题材作品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其营造“意境”的艺术路径与文化内涵。陈辉以徽派建 筑内厅为创作母题,拓展了传统中国画题材边界,通过革新水墨语言、重构平面构成及运...
画里画外 2025-09-13 09:47 0 324
陈辉皖南民居室内题材作品的“意境”营造

明清流派印留白技法的实践与哲学溯源

从“计白当黑”到“虚实相生” —明清流派印留白技法的实践与哲学溯源内容提要:本文以明清篆刻留白技法为研究对象,剖析文彭、邓石如、吴昌硕三家流派对“虚白”空间的哲学化实践。文彭以工稳留白承载儒家 “致中和”的...
书画天地 2025-09-13 09:37 0 377
明清流派印留白技法的实践与哲学溯源

墨禅一如:赵秉文书风中的儒释交融与金代书变

内容提要:本文以金代“三教合流”为思想背景,聚焦文坛领袖赵秉文(1159—1232)的书法艺术。通过剖析其“心性合一”哲学对书法“技道关 系”的重构,论证其“雄健奇崛”笔势与“自然天成”章法中儒释思想(尤重禅...
画里画外 2025-09-13 09:26 0 302
墨禅一如:赵秉文书风中的儒释交融与金代书变

范宽《雪景寒林图》探析及其考辨

内容提要:天津博物馆藏宋代《雪景寒林图》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山水画杰作,长期以来持续受到海内外学界的关注与讨论。近年来, 随着对范宽绘画风格及其传世作品的研究日益深入,该图是否出自范宽亲笔,也逐渐成为学界热...
书画收藏 2025-09-12 18:05 0 524
范宽《雪景寒林图》探析及其考辨

中国美术馆藏李鱓作品赏析

“扬州八怪”是清代康熙末年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独特的 书画家,历史上也称“扬州画派”。他们 突破传统,孤傲叛逆,以“怪”闻名,其中 最具戏剧性和反叛精神的奇人当数李鱓。 李鱓,字宗...
书画赏析 2025-09-12 15:31 0 511
中国美术馆藏李鱓作品赏析

马于强丨论优秀书法家应具备的几种“字外功”

马于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吉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九届、第 十一届全...
书画创作 2025-09-12 15:22 0 209
马于强丨论优秀书法家应具备的几种“字外功”

回归与超越:中国画“尚古”传统的当代意义

摘要:自20世纪初起,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发展理念打破了传统中国画以谢赫“六法” 为基础的绘画体系与审美传统。跨文化视域使我们在西方艺术的参照下对自己所固守的绘画传统进行重...
书画史论 2025-09-12 15:04 0 511
回归与超越:中国画“尚古”传统的当代意义

当代中国画学语境下修典治史的时代价值

作为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的国 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 系”(以下简称“大系”)的出版,及国 家博物馆“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 大系’成果展”的举办,对于中国画史文 脉的体系建构与系统...
书画广角 2025-09-12 12:37 0 226
当代中国画学语境下修典治史的时代价值

元代《药师经变图》壁画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刍议

心像应焉 ——广胜寺元代《药师经变图》壁画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刍议摘要:本文针对广胜寺元代《药师经变图》壁画作品本体,着眼该铺壁画的形式特点与艺术特色,对其中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做 初步整理、归纳与总结。从《...
书画史论 2025-09-12 12:26 0 485
元代《药师经变图》壁画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刍议

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意象生成思考

摘要: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继承和梳理传统意象画学思想,使之指引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把民族观照自然的意象思维方式和经 验融入创作的审美结构中。探究以意写真的过程及意象生成规律,更多地关注对人性的关怀和本真的追求...
书画广角 2025-09-12 10:26 0 334
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意象生成思考

英年早逝的横山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由横山大观和竹内栖凤掀起的革新日本水墨画运动, 着实促进了水墨画的发展,其功不可没。 但是令先驱们始料不及的是,作为水墨画 革新成果之一的新型日本画的出现,却最 终导致了原有水墨画的...
书画广角 2025-09-12 10:18 0 158
英年早逝的横山操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