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与力场 ——书画装裱的功能阐释

摘要:装裱对书画作品的意义重大,就其功能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从艺术心理的角度来看,书画的装裱作为一种人为设定的 框架,一方面它对观者的观看行为划出了边界,为观者提供了审美观照的具体窗口;另一方面它固定了力...
画里画外 2025-09-09 10:12 0 231
窗口与力场 ——书画装裱的功能阐释

卢婉仪丨草木有情 心中有意

卢婉仪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法国里昂第二大学艺术系,曾任关山月美术馆研究收藏部副主任、广东省关山月艺术基金会秘书长,现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关山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二级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 擅长...
书画天地 2025-09-09 10:04 0 371
卢婉仪丨草木有情 心中有意

致敬经典 神与古会 ——李艳艳绘画的西法中韵

李艳艳1981年生于山东日照。200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6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22年结业于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中青年创作骨干研修班。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
画里画外 2025-09-09 09:57 0 130
致敬经典 神与古会 ——李艳艳绘画的西法中韵

空间意境视域下的《诗经》文本及其图像

摘要:中国诗画具有同源性,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但在审美追求上存在一致性,对空间“意境”的营造具有共通性。中国传 统绘画空间建构讲究“意境”的营造,同《诗经》运用时空意识的诗学特质相一致。《诗经》及其绘图常...
书画艺术 2025-09-09 09:22 0 352
空间意境视域下的《诗经》文本及其图像

黄叶村山水画中的家园意象探赜

摘要:黄叶村的山水画意境深远,“家园”是其山水画中意象构成的重要意指。家园意象隐含实则建构在审美意识与文化本根的生 存本源之上。新安画派绘画一则“观物取象”与“据意制象”,二则实现“师古人,师自然”,在技法与...
画里画外 2025-09-09 09:09 0 350
黄叶村山水画中的家园意象探赜

“天花乱坠”与绘画偶然性

郑庆余1976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国...
书画史论 2025-09-09 09:00 0 390
“天花乱坠”与绘画偶然性

山水画的隐含意味

山水画创作与欣赏是一种双向建 构,是主客体间双向运动的结果,使画 家、欣赏者双方的审美心理向更大的广度 拓展。墨分五色——这种通常的认知显然 是对墨色语言作层次性的区别,而实际 上,墨与水进行交融之后...
书画天地 2025-09-09 08:55 0 310
山水画的隐含意味

清代金廷标《探梅图卷》的创作视角与赏玩功能解析

摘要:清代金廷标所绘《探梅图卷》是以冬天人们纷纷前往梅村探梅、赏梅为主题的场景式卷轴画。该图卷虽是表达梅花主题的绘 画,但梅花在画卷中是以远景中的梅花树形态穿插于画面的岩石、峭壁、岸边等各处景观,画卷表现了探...
书画创作 2025-09-08 14:25 0 420
清代金廷标《探梅图卷》的创作视角与赏玩功能解析

20世纪上半叶山水画创作实践的审美转向

清末民初山水画家的“历史眼光” ——20世纪上半叶山水画创作实践的审美转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浩瀚的美 术史长河中,一些彪炳史册的画家总是能 够善于从历史中借鉴和汲取宝贵的经验, 自我修正,从临摹到创...
书画史论 2025-09-08 14:09 0 473
20世纪上半叶山水画创作实践的审美转向

浅析《麻姑献寿图》的发展与艺术特色

摘要:麻姑的道教神话在葛洪的《神仙传》中记载较为详实,讲述的是麻姑历经沧海桑田却依旧青春永驻的故事。在后世的作品 中,表达人们追求长寿的麻姑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国画作品最为显著。本文以国画中“...
书画赏析 2025-09-08 13:06 0 253
浅析《麻姑献寿图》的发展与艺术特色

传统笔墨与现代城市山水的思考

摘要: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画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扎根自然,立足于传统,这是中国画的源头活水。在传统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笔墨语言的不断更新,创作出属于当代人的绘画风格。本文基于时代大背景的前提下,...
画里画外 2025-09-08 13:01 0 123
传统笔墨与现代城市山水的思考

浅谈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与写意造境

刘冠华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陈磊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山水画双休日高研班项目负责人,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作品 曾发表于《国画家》《美术报》等报刊,...
书画创作 2025-09-08 11:01 0 231
浅谈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与写意造境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研究

摘要:康有为以其政治家、经学家、碑学家等身份广为人知,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均有着墨,《万木草堂藏画目》作 为其生涯中少数艺术著作之一并未受到学界太大关注。本文以康有为蒙难时期书信、《万木草堂藏画目》...
书画广角 2025-09-08 10:42 0 484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研究

新图式的探索与演化 ——陈少梅与北宗山水

摘要: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分宗在讨论和质疑中一直被人们持续关注。尽管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画家们多不论及南北,大都整而 化之,但分宗对今日画坛的影响仍是实际存在的。南宗一脉发展至清末四王及其余脉,这一封建社会的文...
书画广角 2025-09-08 10:27 0 369
新图式的探索与演化 ——陈少梅与北宗山水

论朱松发山水画的地域特征文化属性和时代精神

朱松发(1942—2020) 生于安徽省黄山紫云村,籍贯安庆市怀宁县。生前为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曾任安徽省书画院艺委会主任、 安徽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委员,原江苏省青年书...
书画史论 2025-09-08 10:11 0 385
论朱松发山水画的地域特征文化属性和时代精神

守正创新的典范 ——王颂馀先生山水艺术之我见

王颂馀先生是我国现当代卓有成就 的山水画家、书法家,是天津美术学院德 高望重的卓越的艺术教育家,在他的倡导 和努力下,天津美院中国山水画教学体系 得以创建,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天美山水 画后学,我本人也...
书画艺术 2025-09-08 09:54 0 537
守正创新的典范 ——王颂馀先生山水艺术之我见

大美之艺 ——从王颂馀艺术文献展谈起

王颂馀(1910—2005) 天津人,祖籍浙江金华。曾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天津市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 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
画里画外 2025-09-08 09:47 0 186
大美之艺 ——从王颂馀艺术文献展谈起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