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中悲剧美之探究 中国书法艺术中悲剧美之探究——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摘 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古代文人通过线条的美感展现不同的艺术美。本文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例,从文本、书写技法、审美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悲剧美... 画里画外 2025-10-24 09:22 0 82
鉴往追来 ——赵之谦边款分类研究 【摘 要】从明清时期开始,随着印人的喜好,书法的各种风格陆续融入了边款,这也象征着边款艺术的逐渐完善。清代边款以篆书、隶书为主,而碑学又为其增添了新内容。各种书体的丰富性使得款文在印石上得以呈现。书法不仅是印人... 画里画外 2025-10-23 11:16 0 92
“真趣”思想在米芾书法创作中的表现 【摘 要】纵观我国历代书法大家,以米芾的个性最为特殊,而欣赏其书法作品,不难发现趣味性较强,而之所以形成这一特点得益于其放荡不羁的个人性格。我国古代大多数书法家推崇的处世方法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十... 画里画外 2025-10-23 10:00 0 82
早期元氏墓志书法艺术风格探析 早期元氏墓志书法艺术风格探析——以《元桢墓志》为例【摘 要】北魏迁都洛阳之际是元氏墓志兴起的关键时期,元氏墓志出土数量庞大,且时间跨度久远。本文选取元氏墓志整个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性节点,将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 画里画外 2025-10-22 15:22 0 90
《雁塔圣教序》“南北融合”价值分析 【摘 要】公元581年,北周隋王杨坚建立隋朝。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对书法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书法创作上也为南北书风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北方书法以雄浑刚健、质朴粗犷为主要特征,而南方书风较多地以秀润灵... 画里画外 2025-10-22 13:18 0 72
北魏《贾瑾墓志》考述 【摘 要】北魏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墓志精品,《贾瑾墓志》就是其中的代表。此墓志的出土,为探讨武威贾氏家族相关历史及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也为书法艺术的取法提供了... 画里画外 2025-10-22 13:10 0 59
褚遂良书风的渊源与特点 【摘 要】褚遂良书风主要有“北朝遗风”“美人婵娟”两类。关于二者渊源,主要有学取北朝风格,后自主发展为“美人婵娟”风格,以及本就学得两种书风,依需选取书风创作两种观念。通过研究初唐时代书风、褚遂良家学和师承,深... 画里画外 2025-10-21 12:57 0 69
韩琦《信宿帖》师承探究 【摘 要】韩琦不以书名于后世,且传世书迹较少,历代书家认为其师承仅限于颜柳之间。本文突破前人窠臼,试从《信宿帖》中探其对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等人取法,更加全面地了解韩琦书法风格形成原因。【关键词】韩琦;《信宿... 画里画外 2025-10-21 11:21 0 90
《芦苇图》与“无声处”丨张大千早年山水中的留白意境 张大千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还是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1929年2月,张大千作《芦苇图》赠好友公孙长子,以写意设色水墨写之。右题:“己巳二月写奉,培初大哥教正,大千弟爰... 画里画外 2025-10-17 09:24 0 76
尽快回归传统隶书本体 中国书坛隶书群体不在少数,且有不断上升趋势,然国展中隶书“示弱”每每成为遗憾之事,令人振 奋的隶书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历史进程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书体,当今隶书发展应 正视“阵痛”,及时“修养... 画里画外 2025-10-14 11:48 0 75
不经意处妙天然 岂在规规点画间丨王世镗章草自作诗轴 王世镗(1868—1933)命运多舛,科考不售,生活困顿,“薄田数亩,老屋十椽。兵燹之余, 每难一饱”。擅章草,但早年不闻,晚年被于右任得识,叹为“今世仍有如此奇才,埋没穷山, 实国人之羞”,遂被邀至南京,... 画里画外 2025-10-13 11:24 0 76
甘肃简牍整理研究及保护现状概述 从 20 世纪初开始,甘肃的敦煌、酒泉、嘉峪关、武威、甘谷、天水等地的遗址和墓葬中出土 了大量的简牍,数量多、内容丰富、包含大量的屯戍简是其主要特色。时代跨越秦、汉、晋、前凉、 西夏五个时期,其中汉代简牍是... 画里画外 2025-10-12 10:16 0 116
清代小楷对当代小楷创作的启示 未研究清代小楷之前,总以为清代小楷处在“沉寂”期,在小楷方面成就不多,研究之后才发 现,清人在小楷创作领域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 一、馆阁体的盛行,奠定了书家小楷的扎... 画里画外 2025-10-10 11:23 0 131
宋代文人书风对当代书法回归本体的文化探照 宋代文人书风的兴起,标志着书法艺术从“追求技巧”跨入“超越技巧”的时代。苏轼、黄 庭坚、米芾等人是宋代文人书风的创造者与引领者,他们在书写中注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思与生命 活力,让书写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 画里画外 2025-10-08 14:56 0 102
王西洲大写意人物画《秋趣》赏析 王西洲 1950年生,陕西西安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现为西安中国画院艺术部主任,职业画家, 长安国画院名誉院长。王西洲《秋趣》 69×46cm《秋趣》赏析— 中国画的品鉴,自... 画里画外 2025-10-06 16:44 0 96
深情注笔颂明灯·杨之光、鸥洋《不灭的明灯》 在江西省宁冈县(今属江 西省吉安市)城东南16公里处 的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后面,有 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屋楼房,楼 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当地群 众称之为“八角楼”。当时, 中国革命处于艰难创业的时 期,... 画里画外 2025-10-02 11:20 0 102
忸怩龋笑君不取 意在精神飒爽中 余任天 ( 1 9 08 一 1 9 8 4 ) 字天庐 , 浙江诸暨人 , 现代著 名金石书画家 。 生前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 、 美 术家 协会会员 。 西伶印社社员 , 西伶书画院特 聘画... 画里画外 2025-09-28 10:00 0 134
天柱山下摩崖石刻赏析 位于安徽省名胜风景区的天柱山下有一条深邃 狭长的山溪流 泉石谷 , 它的腹部有一露天 巨洞 , 洞 前有一大石 , 如水牛形 , 卧于山溪中 , 背腹各刻有 “ 天下奇观 ” 四个大字 。 ... 画里画外 2025-09-28 09:51 0 168
二朱二白篆刻创作欣赏点评 读书志在圣贤 王闻雷陈豫钟印 陈豫钟此印在总体气息上把握得还好,介于浙派和汉满白文之 间。线条之间的留红与线条本身对比过于强烈,留红稍稍少 了一点,反之就是白文线太粗了,显得有点肿,这就是一对 辩证关... 画里画外 2025-09-26 13:07 0 93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利阳右尉 秦系玺印杏陵之玺 秦系封泥篆刻工具篆刻创作特写“爱我金陵”—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成员篆刻(2023年)... 画里画外 2025-09-26 13:00 0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