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鱓行书与韩荆州书附释文 清李鱓行书与韩荆州书释文: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 画里画外 2025-09-25 10:42 0 133
清李葂行书七言诗册选 清李葂行书七言诗册选释文: 扬州博物馆藏 无端往事去如尘,那见郊原草不春。摹写重劳浮白手,行吟痛踏青人。鸳央胎托烧宫瓦,蝴蝶魂飞恋绣茵。莫怪钟情收拾尽,满前除此是荆榛。题友人春草诗册。雨疏烟澹草迷离,生计因... 画里画外 2025-09-25 10:32 0 109
异相与同在丨范勃个展“预言的寓言”之随笔 摘要:这是一篇阐释性的观看笔记,以零散话语对应范勃个展的展场作品,因为倒置而倒置,因为错乱而错乱,因 为诗性而诗意,因为浪漫而想象。追随作者的思路,在时空中穿梭,在已然与未然间往返,找到意义的投射处,找 到... 画里画外 2025-09-23 19:35 0 337
外师与心源 —陈辉的新水墨 摘要:陈辉的新水墨绘画是一种融合中西的艺术实践,他以写生为立基,以西画为借鉴,再一次激活了传统水 墨。其创作在挖掘新的题材和内容、拓宽水墨的边界、丰富意境的形态三个方面示范了新的可能性,也因此具有 新的典范... 画里画外 2025-09-22 12:53 0 296
心路历程 赓续踔行 评甘肃画院“朝圣·敦煌” 心路历程 赓续踔行 —评甘肃画院“朝圣·敦煌”第三期美术创作工程摘要:“朝圣·敦煌”甘肃画院美术创作系列工程自2012年正式实施以来,已成功践行了13年。第三期工程不仅是对 前两期工程的重启与反思,更体现了... 画里画外 2025-09-22 10:27 0 306
亚明与新金陵画派的古典写意传统 摘要:本文从“江苏国画工作团”的写生活动,以及亚明对中国古典写意传统的深刻认知谈起,分析和重审亚明及 新金陵画派的艺术源流与历史定位,主张突破以往研究亚明与新金陵画派的固有认知,还原其被写生遮蔽的古典写 意... 画里画外 2025-09-21 11:13 0 272
民族题材工笔肖像画的现下图式建构 摘要:本文以描绘苗族人物的工笔肖像画“停洞圩日”系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的人物塑造、构图设计、色 彩运用及线条表现展开分析,揭示其作为民族题材工笔肖像画的叙事逻辑和文化内涵,进而为当前的创作实践及 理论研... 画里画外 2025-09-21 10:21 0 270
水粉画的时代嬗变 丨“第三届全国水粉画大展”述评 摘要:“第三届全国水粉画大展”展现了中国水粉画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态势与创作面貌,参展作品题材丰富、技法多 样,体现了水粉画从基础习作向独立艺术形式的发展。展览同时反映出创作中存在的“题材扎堆”、过度依赖照片、 ... 画里画外 2025-09-20 12:37 0 321
具象的生命 —杨参军油画艺术探析 摘要:本文聚焦杨参军30余年来所进行的具象表现绘画创作,从静物、风景、人物三个题材入手,分析其如何突破 传统观察方法,形成以结构秩序表现生命状态的艺术语言。杨参军的创作路径,不仅拓展了中国具象表现绘画的理 ... 画里画外 2025-09-20 09:31 0 272
《兰亭序》传世书迹主要版本艺术特色论 本文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期摹本、临本及重构创作本在笔法特征、章法布局及风格演 变等方面的艺术特质,揭示书法经典在传承过程中“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1传冯承素《神龙本》 冯承素摹本因钤... 画里画外 2025-09-19 09:07 0 256
文人“雅集”现象与时代艺术风尚 一、固有阶层的文化仪式 自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隐逸式雅聚,到宋代“西园雅集”的规范化文人集会,雅 集始终承担着三重文化功能:1 雅集通过诗酒酬唱、书画互题强化了文人群体的阶层属性。 2.... 画里画外 2025-09-19 08:41 0 130
于晓君 崂山河东村写生 于晓君,1974年生于山东莱州。1998年山东师范大 学美术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山东师范 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 省... 画里画外 2025-09-18 13:21 0 133
“印事图”:晚清以来印学活动的图像呈现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和图像文本,在记 录、建构和传播人类社会行为、文化生活、思想 观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约在晚清,出 现了一类以印学活动为表现题材的绘画,并在 民国大放异彩,丰富了文人画的母题。为... 画里画外 2025-09-18 10:11 0 436
情感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核心 —我的工笔人物画创作观 从事中国画近3 0年,在创作过程中,有时 会阶段性明确,偶尔也会迷茫的问题只有两个: “画什么”和“如何画”。 “画什么”,经过多年的诸多探寻与尝试 后,决定将自己的创作方向主要放在当代青年 都市女性... 画里画外 2025-09-17 08:49 0 267
苏东坡《枯木怪石图》的丑美观 苏东坡传世的绘画作品极少,《枯木怪石图》 一幅可抵千卷,它浓缩着东坡的艺术观。米芾评 价这幅画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 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怪怪 奇奇”是美吗?米芾作了回答... 画里画外 2025-09-15 16:16 0 175
论杨慎书论中的字法观 本文所说的“字法”,指与笔法、墨法、 章法并称的“结构”,习惯上也称“结字”“结 体”,或称“间架”,是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字 是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点画构成,随着字形、字 态千变万化的需要,点画之间的组合... 画里画外 2025-09-15 10:17 0 421
写生中关于“仰画飞檐”问题之我见 “仰画飞檐”是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 中提出的关于山水画的观察视角及空间表现的 问题。本文将“仰画飞檐”这一问题置于山水画 写生的语境中,对“仰画飞檐”进行再认识。“仰 画飞檐”并不违背山水画的观察视角... 画里画外 2025-09-15 09:59 0 162
画中画:中国传统绘画的隐喻空间与人文意趣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不仅体现在笔墨技法与自然物象的呈现,更根植于其独特的空间叙事结构。“画中画”作为一种精妙的空间营 造手法,通过屏风、镜子、扇子等载体,在二维平面上构建起多层隐喻空间。这些元素既... 画里画外 2025-09-13 16:02 0 606
中国画线条在徽派版画中的运用 —以《牡丹亭》为例 内容提要:线条于中国画中占据重要地位,常被视为该绘画形式的“灵魂”。在创作过程中,中国画家借助线条的轻重、长短、粗细等维度来传达 画面的情感与意境,进而创作出极具表现力的作品。徽派版画的刻线纤细如发,与国画中... 画里画外 2025-09-13 11:10 0 308
陈辉皖南民居室内题材作品的“意境”营造 内容提要:本文以当代实验性水墨画家陈辉的皖南民居室内题材作品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其营造“意境”的艺术路径与文化内涵。陈辉以徽派建 筑内厅为创作母题,拓展了传统中国画题材边界,通过革新水墨语言、重构平面构成及运... 画里画外 2025-09-13 09:47 0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