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禅一如:赵秉文书风中的儒释交融与金代书变

内容提要:本文以金代“三教合流”为思想背景,聚焦文坛领袖赵秉文(1159—1232)的书法艺术。通过剖析其“心性合一”哲学对书法“技道关 系”的重构,论证其“雄健奇崛”笔势与“自然天成”章法中儒释思想(尤重禅...
画里画外 2025-09-13 09:26 0 302
墨禅一如:赵秉文书风中的儒释交融与金代书变

周庆明丨“我自无相”即风景

周庆明生于1946年,徐州沛县人,字亮工,号朗盦。创办中国首家非国有徐州圣旨博物馆与点石园石刻艺术馆。著有《中国圣旨大观》(获中国古籍图书二等奖)、 《馆藏文物珍品》、《语石精舍珍藏汉画书籍》、《彭城石刻艺术...
画里画外 2025-09-12 10:09 0 225
周庆明丨“我自无相”即风景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的学术价值

以地域画风建构时代新意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的学术价值不同于传统美术史叙事中“画派” 趋向于同质化的地域主题呈现和绘画媒介 演绎,当代美术生态中的“画派”已然被 赋予更为动态、多元和包...
画里画外 2025-09-11 11:19 0 237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的学术价值

青绿出新 刚健温润 满维起

满维起(1954—2023) 生于天津市,毕业于原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 中国画专业。曾任中国艺 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 中国水墨画院院长,一级 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 硕士生导师,中国画学会 常务...
画里画外 2025-09-11 10:22 0 156
青绿出新 刚健温润 满维起

窗口与力场 ——书画装裱的功能阐释

摘要:装裱对书画作品的意义重大,就其功能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从艺术心理的角度来看,书画的装裱作为一种人为设定的 框架,一方面它对观者的观看行为划出了边界,为观者提供了审美观照的具体窗口;另一方面它固定了力...
画里画外 2025-09-09 10:12 0 231
窗口与力场 ——书画装裱的功能阐释

致敬经典 神与古会 ——李艳艳绘画的西法中韵

李艳艳1981年生于山东日照。200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6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22年结业于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中青年创作骨干研修班。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
画里画外 2025-09-09 09:57 0 130
致敬经典 神与古会 ——李艳艳绘画的西法中韵

黄叶村山水画中的家园意象探赜

摘要:黄叶村的山水画意境深远,“家园”是其山水画中意象构成的重要意指。家园意象隐含实则建构在审美意识与文化本根的生 存本源之上。新安画派绘画一则“观物取象”与“据意制象”,二则实现“师古人,师自然”,在技法与...
画里画外 2025-09-09 09:09 0 350
黄叶村山水画中的家园意象探赜

传统笔墨与现代城市山水的思考

摘要: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画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扎根自然,立足于传统,这是中国画的源头活水。在传统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笔墨语言的不断更新,创作出属于当代人的绘画风格。本文基于时代大背景的前提下,...
画里画外 2025-09-08 13:01 0 123
传统笔墨与现代城市山水的思考

大美之艺 ——从王颂馀艺术文献展谈起

王颂馀(1910—2005) 天津人,祖籍浙江金华。曾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天津市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 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
画里画外 2025-09-08 09:47 0 186
大美之艺 ——从王颂馀艺术文献展谈起

萍开鱼跃 ——方惠萍书画

白乐天《小池》诗: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方惠萍 月荷幽香湛湛荷塘,叶泻清露,如洗波光,游鱼自 乐,诗人散淡雅逸的情怀,心性隽雅...
画里画外 2025-09-07 15:41 0 307
萍开鱼跃 ——方惠萍书画

太湖 丨空无之镜:倪瓒的精神与生命镜像

摘要:倪瓒作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代言人,他以太湖为母题,其象征性不言而喻:空茫、虚无的审美意境正是倪瓒内在的 生命与精神的镜像;不断强化的具有符号化意义的沙汀之树、寥廓的水面、渲淡的远山从某种意义上可以...
画里画外 2025-09-07 11:48 0 192
太湖 丨空无之镜:倪瓒的精神与生命镜像

意境融通:明代《采莲图卷》中的融合美学范式

摘要:明代《采莲图卷》是由唐寅所画《采莲图》、文彭草书《采莲曲》、项元汴所画《小景山水》共同组合而成的长卷作品。 《采莲图卷》以绘画和书法融合的表现形式描绘了盛夏清晨采莲女在池塘上泛舟采莲的场景,图卷中绘画、...
画里画外 2025-09-07 10:06 0 311
意境融通:明代《采莲图卷》中的融合美学范式

浅谈当代花鸟画中图与底的关系

摘要:在这个信息高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当代花鸟画中的图底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传统的界限,而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 上,涌现出了更多更为精彩和新颖的艺术表达形式。画面的整体艺术效果受到图底关系处理的影响,这两者...
画里画外 2025-09-07 08:56 0 252
浅谈当代花鸟画中图与底的关系

论诸闻韵中国画风格的形成与演衍

诸闻韵的“吴”道大行之旅 ——论诸闻韵中国画风格的形成与演衍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的传承与改 良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学术问题,以“金 石书画”为旗帜且一骑绝尘的吴昌硕,不 仅自己以书、画、印的成就引领了那个...
画里画外 2025-09-06 15:29 0 477
论诸闻韵中国画风格的形成与演衍

文质俱盛 形意畅神 ——谈徐建明山水画

摘要:徐建明生于吴地,自幼习画,师承宋文治先生,秉于山水正道。其画作笔墨雄健,意境浩荡,在综博古人之墨韵的基础上, 又有其个人的时代气息。他提倡的审美价值观念及其画作中流露的个人气质,都展现出师古而不泥古的画...
画里画外 2025-09-06 10:16 0 186
文质俱盛 形意畅神 ——谈徐建明山水画

论石涛诗画中的黄山形象

摘要:黄山是石涛艺术生涯中的一个关键点,对石涛的绘画风格与绘画理念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石涛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黄山 画作进行分析,首先,从石涛的个人角度出发,从他的生平交游中分析他创作黄山画的原因,并对他的...
画里画外 2025-09-05 12:54 0 368
论石涛诗画中的黄山形象

用光影呈现中国文化精神 评刘云近年水墨画新作

近年来,画家刘云的中国画创作成 果丰硕,令人瞩目。从创作题材来看, 他不断突破,在现实、想象与奇幻的领域 持续探索,在作品中融入了多元的表现手 法与创作风格。其中,既有展现新时代绿 水青山的佳作,也有...
画里画外 2025-09-05 10:48 0 409
用光影呈现中国文化精神 评刘云近年水墨画新作

范宽《溪山行旅图》取材探源考察

历史上记载范宽《溪山行旅图》取材 的原型是终南山,这已经成了一个定论。 当我们到范宽的家乡陕西铜川照金一带, 去看看那儿的山水,你就会忽然明白,范 宽的山水画其实就是来源于此地的山川, 他画的是家乡的...
画里画外 2025-09-05 10:42 0 212
范宽《溪山行旅图》取材探源考察

“野怪乱黑” ——论石鲁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性

摘要:本文聚焦于石鲁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性,通过对其艺术发展历程的梳理,从笔墨语言、人物造型、构图形式及色墨构成四个维度 剖析其表现性的来源,探讨其独特的审美内涵及对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启示。石鲁作为20世纪最具创新...
画里画外 2025-09-05 09:19 0 220
“野怪乱黑” ——论石鲁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性

现实主义精神与现代派艺术

[摘要]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同写实的表现手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两个概念。与之联系更为密切的,是 创作者认识世界的方法,即创作者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艺术家应从现实生活出发, 真诚地表达在复...
画里画外 2025-09-03 12:03 0 188
现实主义精神与现代派艺术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