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幸有秋月映

西湖十景,各有各的故事,于我而言,平湖秋月算是一个能思古怀旧,借景抒情的境地。此名取得好,是将西湖这位美人的一种表情勾画出来了。 古人咏西湖,可见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亦可见到“黑云翻...
画里画外 2018-09-25 22:33 0 2547
平湖幸有秋月映

浦江书画人才辈出

浦江,天高地阔,山水清华,民风淳朴,素有“小邹鲁”之称,人文荟萃,代不乏人。其中以书画知名者更是层出不穷,其流风余韵世代相传,遍及乡里,被人们誉为“书画之乡”。 《浦江县志》中载:“本县工书法、善绘画...
画里画外 2018-09-25 22:25 0 4773
浦江书画人才辈出

繁盛都城的时代风尚

吴越国时期,钱镠的基本国策是“善事中国,保境安民”,在这样的国策积累下,百姓繁庶、祥和,使江南成为吸引皇室定居的乐土。赵家王朝南迁带来的南北交融,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时代风韵。本期我们通过几件文物来聊聊北宋王朝灭亡...
画里画外 2018-09-23 20:32 0 2255
繁盛都城的时代风尚

画作装潢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西方的画框大约起源于3000至4000年前的古墓花瓶和绘画,以及后来的马赛克(内附说明场景和装饰板)。早期基督教艺术采用了画框来装饰有边缘的雕刻象牙书籍封面和折合式双连画,最后祭坛绘画也采用了画框。这时候画框的...
画里画外 2018-09-23 20:26 0 2230
画作装潢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漫说继承传统

文艺创作谈的最多的话题之一是继承与创新,这里的继承一定是对过往的继承,通俗一点说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当然这个传统不仅指中国的传统它也包括世界一切的传统。其实,不仅如何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就是单单的这个传...
画里画外 2018-09-20 19:42 0 2542
漫说继承传统

当代艺术 走红的背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艺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备受市场冷落。至于当代艺术的画家,则纷纷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去寻求艺术发展,像海上画坛著名的“四大金刚”——陈逸飞、魏金山、夏葆元、赖礼痒都先后前往美国,以及陈丹青、...
画里画外 2018-09-20 14:37 0 2330
当代艺术 走红的背后

别用巨资收藏“无知”

艺术品收藏是一个很老的话题。自古至今有数不尽的藏家,他们用收藏的作品物证了中国的艺术史。 文化艺术是文明之公器。表面上看,艺术品的收藏纯粹属于个体的行为,但是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因素,则是在于时间的考验、...
画里画外 2018-09-20 14:35 0 2572
别用巨资收藏“无知”

“石痴”张贤伟

说起“石痴”张贤伟,天台收藏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除了捡石头外,也会花钱购买“看中”的石头,称得上是位名副其实的“石痴”。 今年53岁的张贤伟,浙江天台县赤城街道人,早先做过生意,颇有收益。14年前...
画里画外 2018-09-19 10:15 0 3828
“石痴”张贤伟

在“千馆一面”中找自己

近年来,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对于美术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新馆建设热潮涌动,呈现出一种亢奋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现象,让人感到喜忧参半。 一方面,艺术品收藏和展陈的条件得到了改善,许多美术馆的硬件条件...
画里画外 2018-09-17 20:19 0 2630
在“千馆一面”中找自己

陆抑非的魅力

从中国画传承和学习的角度讲,陆抑非丰富的技法在20世纪的花鸟画家中无人能敌。他的贡献恰恰在于笔法的丰富性,他把山水画的皴法引入到花鸟画中,他的牡丹画法就是他独特的代表。 王伯敏先生在《陆抑非精品画集》...
画里画外 2018-09-17 20:08 0 3501
陆抑非的魅力

古稀老人玩转“雕虫小技”

初见沈秋法,是在杭州四季青街道水湘社区二楼的木艺微雕工作室内,听说我来采访拍摄他的木艺微雕作品,他精心挑选了20余件大小不一的木雕作品摆放在桌上,其中用木头做出的自行车、摇椅、乐器、莲蓬……虽然都只有巴掌点大,...
画里画外 2018-09-17 12:54 0 2489
古稀老人玩转“雕虫小技”

速写的当下意义

速写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进行创作、收集各种形象素材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摄影的普及,速写似乎不再受到当代画家的重视。 而7月19日,酷热的羊城刮起了一场关于“速写”的风暴...
画里画外 2018-09-16 17:06 0 2579
速写的当下意义

上官雅蓉与她的剪纸

一把剪刀,一张普通的纸,在上官老师纤巧的手中,剪出精美图案,看似平坦无痕,却尽显意韵,剪出了日子的芬芳,架构着美丽人生。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千古名句据传是初唐诗人王勃遥望川西,而为新津所写...
画里画外 2018-09-16 14:56 0 3131
上官雅蓉与她的剪纸

刘开渠 人生是可以雕塑

“我在作品造型上力求完整,在人物形象上力求刻画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通过这些形象去体现出时代精神,突出中国人的鲜明而又耐人寻味的美。这是我所坚持的。” 改革开放初期,刘开渠担任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小组顾问...
画里画外 2018-09-15 19:03 0 2771
刘开渠 人生是可以雕塑

书法教育与文化传承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自信所在,当代书法教育要充分体现“文化自信”,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语境和书法评价体系,在数字化时代彰显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随着数字化...
画里画外 2018-09-15 12:50 0 2630
书法教育与文化传承

乐清细纹刻纸

乐清细纹刻纸未命名前一直被称为“龙船花”,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一种贴在龙船灯上的装饰花。“龙船花”构图以竖式为主,内容以几何纹饰为主,精致入微,还将其精细程度作为竞争标准。因此,“龙船花”越刻越细,最细致的作品...
画里画外 2018-09-15 12:46 0 2722
乐清细纹刻纸

“匠作精神”不能丢

由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主持召开的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其主题是“传统工艺振兴与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
画里画外 2018-09-14 13:54 0 2096
“匠作精神”不能丢

感悟集合店的蜜汁魅力

在这里,经典的设计和考究的品质重新定义了都市人对家居生活的态度。线形公园是集家居生活和艺术时尚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它主张互动性和开放性,户外公园的设计亦遵循着这一理念。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休闲小憩,都可以在这里...
画里画外 2018-09-14 12:43 0 2530
感悟集合店的蜜汁魅力

怀念方成先生

中国当代漫画界的一代宗师,方成先生于今年8月22日在北京驾鹤仙逝,享年100周岁。 悠悠往事历历在目,我和方老有幸在1993年5月相识于人民日报的漫画学习班。已有25年了,他住在人民日报社的大院里,我...
画里画外 2018-09-14 09:34 0 2258
怀念方成先生

学院派主题性创作作品集序

书法之有学院派,还是一个亘古未有的新东西。与美术史上学院派已经拥有500年历史,是保守、老朽、固执、僵化的代名词截然相反,书法学院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许多未知世界,还有巨大的尝试与拓展空间。“学院派”本是个...
画里画外 2018-09-13 18:19 0 3090
学院派主题性创作作品集序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