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教育

 中小学书法教育处在陈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困境中书法是培养中小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有着其它艺术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国家教委大力推行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今天,以现代教育的观念和立场重新审视一下中小学...
书画赏析 2017-06-23 22:43 0 1673
 中小学书法教育

国学大众化还是娱乐化

大众化还是娱乐化 国学在中国人心中寄托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整套社会规范理念。近年来,国学的普及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广,正体现了中国百姓对于通俗易懂的人文经典的渴求。而国学是真的走向了大众,还是...
书画赏析 2017-06-23 22:30 0 1933
国学大众化还是娱乐化

论汉刻石、篆刻、版画在现代刻字艺术中的运用

论汉刻石、篆刻、版画在现代刻字艺术中的运用 当代美学告诉我们:无论个人、还是艺术,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须遵循一切生命态的共同特质——它必然是一个松散结构,即一个开放系统,一个能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
书画赏析 2017-06-23 22:27 0 3007
论汉刻石、篆刻、版画在现代刻字艺术中的运用

书法比赛是个不可为的事儿

比赛,说起来是“尚贤”,其实谁都明白最终会落在“尚钱”的实处,“尚钱”就不会有好书法。 一则新闻:第三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作品的征集评选近日启动。在前期的评选工作中,针对近年书法展送展作品中的“...
书画赏析 2017-06-23 22:25 0 1991
书法比赛是个不可为的事儿

“现代书法”在理论建构和作品实验上显著成果

 “现代书法”在理论建构和作品实验上显著成果“现代书法”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书法”到90年代的“书法主义”,在理论建构和作品实验上,都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这种成果所产...
书画赏析 2017-06-23 18:23 0 4602
 “现代书法”在理论建构和作品实验上显著成果

华滋厚润、苍润兼容--张景尧山水画

华滋厚润、苍润兼容--张景尧山水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书画的艺术价值,但却很少了解画家本身。近日,一位在艺术创作上具有鲜明特色、对中国画艺抱有独到见解的中国书画家,对记者讲述了他的艺术观以及对目前中国书画创...
书画赏析 2017-06-23 18:17 0 2481
华滋厚润、苍润兼容--张景尧山水画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吗?

作品非洋非土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吗?作品非洋非土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吗? 贫血的原因何在?缺文化,所以叫文化贫血症。贫血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四肢乏力,头昏眼花,干什么都没劲。但奇了怪...
书画赏析 2017-06-23 18:14 0 1540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吗?

从"艺术家"到"大师"的膨胀

关于货币的贬值,关于“通货膨胀”、关于“购买力评估”……各派经济学家早已有过许多讨论;但是关于词语的贬值,关于“称号的膨胀”、关于“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的评估”……我国所有语言学家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初步纵向考察一下...
书画赏析 2017-06-23 18:11 0 1283
从"艺术家"到"大师"的膨胀

孙远利山水画赏析

北京画院山水创研部副主任孙远利秉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山河的灵秀之气,将山水画作为情感投入和精神追求的手段,并把自己的修养、学识、志趣、理想融入创作中。其山水画笔墨高古、意境天成,给人一种大美的享受。&nbs...
书画赏析 2017-06-23 18:06 0 1828
孙远利山水画赏析

中国书法的未来--青少年书法教学

中国书法的未来是寄托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中国书法这门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要发扬光大、永久传承下去,就必须有好的书法教学的实施,而实施对象的重点在青少年。 近些年来,青少年书法学习呈升温之势,这对弘扬...
书画赏析 2017-06-23 18:02 0 2625
 中国书法的未来--青少年书法教学

书法艺术的骨骼

书法艺术,在具备了合乎审美标准的点画之后,就要把这些点画组织起来,形成汉字,称为“结体”,或称“结字”。如果把点画比成砖瓦,那么汉字的结体就好似用砖瓦盖成的房子。同样的砖瓦,用人能用它盖成式样新颖、美观大方的台...
书画赏析 2017-06-23 17:58 0 1975
书法艺术的骨骼

提高审美眼光与艺术认知能力(上)

提高审美眼光与艺术认知能力(上)一般说来,不同的人欣赏绘画作品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完全对立。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欣赏者在欣赏标准、综合学养等方面存在差异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甚...
书画赏析 2017-06-23 17:49 0 2252
提高审美眼光与艺术认知能力(上)

严冷方刚,不谐流俗——黄道周

如今,历史像个万花筒,在各色人等的拨弄下,生出许多光怪陆离的事情来。按下各种“戏说”不提,就书法而言,前些年“流行书风”那阵子,有人说“‘二王’是一个死的系列”,于是一窝蜂地把字往丑里写,结果弄出“娟娟发屋”的...
书画赏析 2017-06-23 17:44 0 2708
严冷方刚,不谐流俗——黄道周

当今书法界“碑帖之争”的问题

 当今书法界“碑帖之争”的问题 当今书法界“碑帖之争”成了一个问题,值得深加审理。 清中期以降,帖学与碑学分流格局逐渐形成。笪重光在《书筏》中已显露出对碑的偏重,而朱履贞在《书学捷...
书画赏析 2017-06-23 17:35 0 2231
 当今书法界“碑帖之争”的问题

“不务正业”的书画家

书画家的正业当然是写字画画,但是著名画家陈丹青给公众的印象,似乎更像一个嫉恶如仇、笔锋犀利、针砭时弊的杂文作家,而且他目光敏锐、思想深刻,再加上写作勤奋,不仅在报刊上长期撰稿,还接连出版了好几本杂文集,均引起读...
书画赏析 2017-06-23 17:33 0 1643
“不务正业”的书画家

走近经典《寒食帖》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指纹。神纵天合的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就书法的未来发展而言,一方面要激活传统,另一方面要不断坚持可持续创新。学习经典并创新经典应该成为新世纪中国书法的文化...
书画赏析 2017-06-23 17:29 0 2902
走近经典《寒食帖》

徐中行《赠宗臣杂诗卷》

《赠宗臣杂诗卷》是一幅文人诗抄长卷(图为作品局部),纸本,纵21.4厘米,横427.8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院。作者徐中行(1517—1578),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天目山人,长兴(今属浙江)人,明代中期著名...
书画赏析 2017-06-22 19:49 0 2315
徐中行《赠宗臣杂诗卷》

王谦的《卓冠群芳》

王谦,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永乐至正德年间。字牧之,号冰壶道人,浙江杭州人。擅写梅花,落笔沉雄,出梢俊逸,勾花繁密而又不失灵动,布局巧妙,深得元代“画梅圣手”王冕的笔意。对此,我们从他的《卓冠群芳》...
书画赏析 2017-06-22 19:45 0 5943
王谦的《卓冠群芳》

中国绘画的意识形态功能

画家在作品里想要表达什么,观画者希望从作品中获得什么,这都涉及到绘画的功能问题。绘画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意识形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
书画赏析 2017-06-22 19:40 0 3208
中国绘画的意识形态功能

文震孟隶书横幅《绿广堂》

魏晋以降,隶书渐渐成为古本。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所习隶法离汉隶古法越来越远:东晋、北朝成变形之状,唐朝转而肥厚,宋、元、明三代处于潜伏期。宋朝隶书,欹侧轻佻;元明之世,“隶法宗汉”在当时还未成为书学常识,书家多...
书画赏析 2017-06-22 19:31 0 3251
文震孟隶书横幅《绿广堂》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