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画家谈

字字皆愁——李清照词意 缘起:  “书画同源”早有定论,只因途不同而遂有书、画之分。中国许多著名画家的书法自成高格,成为书界共认的事实。尽管画界名家风格各异,但唯美追求大同小异。一...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38 0 1620
“书画同源”画家谈

毕加索和他的色情画

毕加索和他的色情画         一 毕加索一出娘胎,好似就有了“性”观念,这么说不是在挖苦,也不认为荒谬,还很符合弗洛依德的性本能学说。 ...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29 0 3369
毕加索和他的色情画

漫画是形象的,问题是抽象的

 “经济”问题最重要,“道德”问题最有趣,第六届世漫会高峰论坛主题“21世纪漫画与民族性”似乎被冷落了 10月3日,第六届世界漫画大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在为期三天的诸多活动中,高峰论坛无疑是...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24 0 2047
 漫画是形象的,问题是抽象的

从西方的性爱绘画浅说情爱

从西方的性爱绘画浅说情爱      从人类有文化以后,人们总是描写不完对男女的爱,无论是原始的性爱,还是纯粹精神的爱,永远是一大主题。在美术作品里也是,从15世纪开始的西...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21 0 4020
 从西方的性爱绘画浅说情爱

书法的脚步--隔代的议论

书法的脚步 ----隔代的议论     对于书法,没有过多的评价,只不过偶然想起了几个人。  强调一下,不是太简单,他们几位的声誉很高,名气也很大。 ...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08 0 1350
书法的脚步--隔代的议论

论书法中的“气”

论书法中的“气”      一友,擅书。  据说获过很高级别的奖,但总也未见其真迹。  终于,于一偶然机会里,得睹。 &...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04 0 2220
论书法中的“气”

刍议书法与中国书籍的编辑

刍议书法与中国书籍的编辑      书法和书籍中的“书”都是指汉字。(尽管现代书法派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而且在实践上也逐渐得到书法界的承认,但传统意义上的书法以汉字为基本载...
书画赏析 2017-06-18 14:01 0 1823
 刍议书法与中国书籍的编辑

论书法

在中国书法界谈到宋代四大书家,都知道所谓的苏、黄、米、蔡四大家,而且知道所谓的“蔡”原本并非是“蔡襄”,而是宋代的大奸臣——蔡京!不过因为这家伙是一大奸大恶之人,人们不愿让他当宋代四大家之一罢了,这时道德的天平...
书画赏析 2017-06-18 13:58 0 1911
 论书法

神形兼备体现汉字书法美的特征

神形兼备体现汉字书法美的特征      汉字书法是一门的艺术,自古以来,都着眼于用神形兼备这一艺术审美原则,来鉴别书法的优劣,这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n...
书画赏析 2017-06-18 13:55 0 2292
神形兼备体现汉字书法美的特征

书法的将来

书法的将来  (一)  记得我在小的时候,每每过年我都会看到爷爷帮别人写对联。也许认识书法算是从我看到爷爷写在那红色底纹对联上的“福”字开始的。然后我到了学龄。在书法课上...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46 0 2314
书法的将来

现代书法的返朴

 现代书法的返朴      (引)“守白方知黑可贵,能烦始悟简之真。”此乃当代书法家林散之先生语也。书法由晋韵、唐法、宋意、明态之后,清朝就呈现出各大流派,无论...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41 0 3332
现代书法的返朴

视书法,必藐之

视书法,必藐之 ——兼谈“逢中必反”     余杰先生曾撰文痛诋书法,称书法是“文化摇头丸”,近来赵达功先生也(连续撰文)力陈书法为中国一大祸害。两位先生前后相继,均有翦除书法振兴...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35 0 2308
视书法,必藐之

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

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 当代中国的美学显得可笑而又肤浅,具体表现在:它越来越外在化了,逐渐变成了一种“外在的美学”:它日益失去其内在性,慢慢地远离或背叛了人类的心灵、精神与灵魂;慢慢地背离了一种“自然”...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25 0 1729
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1949年7月2日,由全国文代会举办的《艺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后来,这个展览被确认为第一届全国美展。而五年举办一次全国美展在历史的发展中就成了一...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21 0 1553
从十届美展看中国画的发展

“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纪要

“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纪要 2004年10月23日至24日,由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在深圳银湖宾馆召开,此次论坛由孙振华先生和鲁虹先生共同担任学术主持,共有19位来自全国...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19 0 1142
 “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纪要

小记画家吴鸿彰

认识吴鸿彰先生之前,先看到了他的画。 因为文字之缘,我常向张舫澜先生求教,隔三差五地到他家里去。他与吴鸿彰先生是小学时的同窗好友,而且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张先生家中收藏了全国各地的许多书画家的墨宝,其...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13 0 2259
小记画家吴鸿彰

秦汉古印和“海右”与“琅左”

“海右盐丞”铜印(右下图为此印外观及印拓),印面呈正方形,边长2.2厘米,印高1.9厘米,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起竖读为“海右盐丞”。 此印曾为晚清陈介祺收藏,陈氏《十钟山房印举》...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10 0 3124
秦汉古印和“海右”与“琅左”

水墨画不是中国画的主流(上)

近些年,水墨画在绘画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在各种中国画展览中也占大多数,在中国画教学中则不失为重点。笔者曾对100个人进行过调查。这100人中,包括画院的画家4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10人,市美协负责人1人...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07 0 3626
水墨画不是中国画的主流(上)

书中之“味”(下)

三、心灵情味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和体验。它没有清晰的特性,具有模糊性、自主性、隐秘性、随意性等特点,有着很强的内向特征和心灵品格。《礼记·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04 0 1699
书中之“味”(下)

书中之“味”(上)

“味”时常被用来表述艺术欣赏的一种感觉,如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欣赏一件书法作品,常见的评价便是“很有味道”。这属于一种“模糊语言”的审美判断。如何理解和领略书法作品中的“味”呢?笔者认为,可分成五个层次...
书画赏析 2017-06-17 19:01 0 2078
书中之“味”(上)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