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法疏朗错落
王丹书法创作的高明处、 精妙处还在于视野开阔,取法 独到,大局着眼,整体为重, 根据自身笔法特点,因需制 宜,创造出最佳的艺术效果。 碑派书法一般都力大势沉,笔 画厚重,如布局过密,容易造 成“黑气”“烟火气”等现 象,画面感觉浮躁不适。有鉴 于此,王丹吸取了帖派布局的 某些排布之法,加宽了字距行 距的间隔,宽松疏朗,眉目清 楚,错落有致。
王丹 行书 卢梅坡《雪梅·其一》 137cm×66cm 2016年 释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样的布局, 首先字感清晰,积字成篇,由 此字的元素得以突出;其次是 笔墨和空白的对比加强,使画 面更有空间感和纵深感;再就 是错落之中加强了各字的有机 联系和相应组合,通篇看去既 清朗又统一,不经意间于自然 有序中营造出完整生动的章 法。
二
昔人论书有言:“书与 年俱进,虽大家亦然。”观王 丹近作,将帖的洒脱奔放与碑 的生涩质拙更为默契地相互融 合,尤能将心绪、心情、心 态即兴地及时地渗透进作品 中去,所谓“精神到处文章 老”。因之更觉自然随性,恣 肆老辣,内蕴益更充实丰盈, 愈超以往。一点一画,率意而 为,常得意外之趣,象外之 致。
破荷亭(附边款) 虎溪窑陶瓷印 5.5cm×5.5cm 2016年
立于法度而不拘束,熟于 艺理反逾旧规。行笔之间,挥 运之际,皆有举重若轻、游刃 有余、尽情达性之感。而意酣 兴起之时,更能放笔直取,万 象在手,物我两忘,苍苍莽 莽;具大象以显大气,蓄高质 而出高韵,故而内蕴充盈,愈 看愈妙,如饮醇醪,久而益 甘。
三
王丹于篆刻,与其学书同时开始,起步甚早, 功力深湛,取裁多样, 清新朴野,自具面目, 粗视之大气,细玩之精 妙,且不论朱白,皆能 藏巧思于无迹,运冲切 于当行,贵在白文能古 朴而生动,朱文能浑穆 而鲜明。可谓得之传 统,出以性情,归于自 然,故能大、能厚、能 独立。
与之圆方(附边款) 2.1cm×7.1cm 2014年
因此,即以创作 传统石材印的篆刻家目 之,王丹也是当今印坛 不遑多让的佼佼者。 然而,正如王丹 自己所言:“在艺术上 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刻好石印的同时,对非 石材印章的创作有一种 渴望,也一直在思考寻 觅着。”在对非石料印 材的选择上,王丹曾经 尝试用砖刻巨印,粗犷 大气,意象雄浑,展厅 效果很好,但终觉有所 局限,不是那样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