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围绕笔墨在黄宾虹绘画艺术中的价值展开对“黄宾虹花鸟画的师法渊源和笔墨风格”的阐释。黄宾虹终其一生矢志铸就 中国画笔墨的时代高度,他对笔墨精神性的坚持,对中国画笔墨的存在价值富有独特个性的阐发,造就了其区别于同时代人的艺术高 度。黄宾虹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山水画大家,他的花鸟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气度风范,其艺术水准其实也已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花鸟 画家。让我们重温宾翁的花鸟画巨迹,从其神逸并美的花鸟画作品中再识宾翁。
关键词:师法渊源;笔墨风格;神逸并美
黄宾虹山水画以“浑厚华滋”的笔 墨风格,开辟了中国山水画的全新境界。 而黄宾虹的花鸟画在20世纪美术史居于什 么样的地位呢?从黄宾虹一生的绘画实践 经历来检查和讨论其花鸟画笔墨风格演变 的过程,将这个疑问作为基点开始下面关 于黄宾虹花鸟画师法渊源和笔墨风格的相 关讨论。
图1 黄宾虹 芍药 80cm×36cm 1951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回顾中国近现代绘画史,吴昌硕、 齐白石的花鸟画秉承扬州画派以俗入雅 的艺术取向,先后将海派大写意花鸟画艺 术向纵深推进;而潘天寿的花鸟画通过变 革习惯语境的途径,将传统文人画从恬静 淡泊的主体自由形式移植到另一个霸悍奇 峭的相反媒介上。这三位艺术家“都以自 身的艺术呼应了时代的变迁,不约而同地 超越和突破古典范式向现代形态过渡。在 艺术上达到了绘画表现力、生活经验和个 人气质的高度契合”。同样,黄宾虹在他 近八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孜孜以求,锲而 不舍。在从艺的道路上,黄宾虹永远是一 个探索者、跋涉者和创造者。
图2 黄宾虹 芙蓉 68.5cm×33.2cm 1953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他以大无畏 的勇气和胆魄,实现了中国画“变法”理 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遗 产和艺术瑰宝。 黄宾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旧中 国度过的。他所生活的时期,正是社会 最为黑暗的年代,也是中华民族苦难最为 深重的年代。然而,也正是这样的时代背 景,激发了黄宾虹除旧布新的革命思想和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将其贯穿于他漫 长的人生道路中。
这种思想境界和革命精 神是黄宾虹这样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身上 最宝贵的品质。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画因商业和市民阶层的兴起而有了相应的模式 切换,即便如此,黄宾虹也没有泯灭他的 理想,而是把他变革社会的思想和追求, 一并付诸艺术上的创新和探索。在这条漫 长、艰难而又寂寞的长路上,从艺近八十 年,不断变革求索,成就了其一代山水和 花鸟画的大师地位。
一
黄宾虹的花鸟画主要以花卉为主。 据记载,1887年黄宾虹初到扬州时,师法 陈崇光(字若木)的双钩花卉,并受其影 响开始学画花卉。其存世最早的作品是20 世纪20年代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创作 时间约在1923年至1925年之间。1924年夏 为西泠印社丁辅之画梅花,画法类似王冕 的风格。之后的不同时期陆续问世以梅、 竹类作品为主。
图3 黄宾虹 拟元人写意花卉 85.5cm×29cm 1953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1940年前后,即黄宾虹定 居北平时期,这段时间可考证的花鸟画作 品较多。如1941年的《山茶梅花小鸟》, 1943年的《月季墨竹》,1945年的《黍离 图》,1946年的《萱草百合》,1947年的 《拟元人意》等。40年代末开始其晚年 定居杭州的阶段,也是他花鸟画风格成 熟的时期,同时亦是他花鸟画创作最为 频繁的时期。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有1951 年的《芍药》(图1),1953年的《黄山野 卉》、《芙蓉》(图2)、《拟元人写意花 卉》(图3),1955年的《天牛牡丹》。 其中1952年创作的《老圃秋容》(图4) 是其众多同类题材作品中的代表作。
图4 黄宾虹 老圃秋容 97cm×44cm 1952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幅 作品描绘了湖石、菊花、草虫等,画面右 下角钤“取诸怀抱”汉白文印风格的压角 章一方,表明他的艺术趣味取向,也包含 从外在形式结合到内在笔墨相统一的演变过程。又如浙江省博物馆藏的一幅《秋 葵》(图5),宾翁此时笔下的秋葵已与 其初师青藤白阳时的画法迥然不同。 对古画的勾摹临写几乎贯穿了黄宾 虹的一生。在其花鸟画作品中,摹古类作 品占了半数以上,可以从中看到宾翁的师 法轨迹。
黄宾虹花鸟画受过元代王渊,明 代沈周、周之冕,清代陈崇光、赵之谦等 人的影响,但是没有专师某一家,而是转 益多师。或许也正是这种不拘成见的师法 经历使得黄宾虹没有刻意“学像”或刻意 求新求异,而是走一条脱开古人面貌、学 古知新的道路。在其师法的这些大家中, 陈崇光和赵之谦对宾翁影响最深。 1887年,24岁的黄宾虹曾在扬州师 从陈崇光学习花鸟画,受其影响至深。 黄宾虹在《古画微》中称道陈崇光曰: “画山水、花鸟、人物俱工,沉着古厚, 力追宋元。”并收藏陈崇光的作品,其后 撰写的《近十年画者评》,对陈崇光做 过详尽的介绍。
图5 黄宾虹 秋葵 90cm×48.5cm 年代不详 浙江省博物馆藏
吴昌硕题陈崇光作品称 赞他:“笔古法严,妙意从草、篆中流 出,于六法外又见绝技,若木道人真神龙 矣。”陈师曾《中国绘画史》也称:“近 时扬州有陈若木,设色古艳,工于写生, 复可睹宋院画之遗型。”陈崇光花鸟画以 师法陈淳为主,粗笔中锋,酣畅圆转,颇 有气势。他的花鸟画作品添加鸟虫,大多 以双钩出之,看似粗实则细,有一种蕴藉 含蓄之美。 “勾花点叶,以篆隶笔法入画,用 笔质朴高古,赋色清淡古雅。”从宾翁 早年花鸟画代表作品《春江水暖鸭先知》 中可看到其禽鸟的画法与陈崇光的渊源关系。
由此可见,黄宾虹花鸟画在题材选取、笔墨语言、设色特征和章法构图等方 面逐渐形成“神逸并美”的风格。具体体 现在其用笔做到笔墨精妙、舒雅刚健; 用色在灰色的调性基础上呈现内敛文雅 的色彩风格;构图上参用陈淳的“勾花点 叶”,兼用金石之趣,采用没骨和勾勒 并用的技法,使作品入古求蕴,极具书 卷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HuangBinHongHuaNiaoHuaShiFaYuanYuanJiBiMoFengGeY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