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时空的转换 ——蒙太奇手法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9-07 15:57420
摘要:蒙太奇是电影的一种构成形式,如今已广泛运用于电影艺术中。然而蒙太奇思维不只表现在电影艺术中,在文学、戏剧、美 术、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中都有蒙太奇手法的体现,其中传统中国画中就不乏含有蒙太奇思维的作品,如《韩熙载夜宴图》《重屏会 棋图》《清明上河图》等皆有蒙太奇手法。现如今中国画的创作更加需要创新,运用蒙太奇这种表现手法能拓宽艺术家的思路,能更 加...

摘要:蒙太奇是电影的一种构成形式,如今已广泛运用于电影艺术中。然而蒙太奇思维不只表现在电影艺术中,在文学、戏剧、美 术、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中都有蒙太奇手法的体现,其中传统中国画中就不乏含有蒙太奇思维的作品,如《韩熙载夜宴图》《重屏会 棋图》《清明上河图》等皆有蒙太奇手法。现如今中国画的创作更加需要创新,运用蒙太奇这种表现手法能拓宽艺术家的思路,能更 加贴切地在作品中阐述艺术家的思想。蒙太奇于19世纪以后在众多艺术家的精心钻研下,已经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对于蒙太奇 的分类却没有统一的论述观点。就蒙太奇的功能而言,可以分为叙事、表现和理性三类蒙太奇。本文以这三类蒙太奇为线索,分别研 究中国画中蒙太奇的体现以及作用,加以延伸和探讨。 

关键词:蒙太奇;中国画;创新

一、中国文学作品中蒙太奇的体现 

蒙太奇是镜头剪辑的方法,是电影 时空的结构方法,世界各国的蒙太奇理 论百家争鸣解释繁多。在早期的蒙太奇理 论中就把蒙太奇手法等同于镜头剪辑,尤 其是19世纪20年代的苏联。当时的苏联在 推翻沙皇统治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 中,需要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宣传方式,列 宁就认为电影是艺术种类中最重要的部 分。

时空的转换 ——蒙太奇手法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蒙太奇 中国画创新 第1张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宋摹本) 27.1cm×572.8cm

苏联在大力发展电影行业的同时也将 蒙太奇手法系统化、理论化,20年代的苏 联电影大师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 金、维尔托夫等人大大发展了蒙太奇理 论,也就形成了苏联蒙太奇学派。但我认 为蒙太奇思维只是在这个时期赋予了它学 术性的论述,蒙太奇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 的。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虽然起源于 库里肖夫,但蒙太奇思维却活跃在人们的 日常中,比如路过一个地方时,脑海里浮 现的却是另一个自己曾经经历或者看到过 的模糊片段,而那些模糊的地方就是蒙太 奇手法中跳跃的环节,而蒙太奇产生的依 据之一就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的联想习惯。 

早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就有 写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 海”[1],所以在早期人们的思维中就存在 着蒙太奇,就蒙太奇思维可以表现不同时 空物象的功能来说,中国传统艺术中就有 大量表现。在文学艺术中,中国古代的《诗经》就有大量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 中的“兴”,其意为引物连类,“兴”就 属于隐喻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的类型, 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一句“孔雀东南 飞,五里一徘徊”,前面描写凄美的爱情 故事,然后把镜头给到在天空徘徊的孔 雀,借此隐喻对离开的不舍。

而在视觉艺 术中,绘画也同样有蒙太奇思维和手法的 体现,在《艺术导论》中就有这样的描 述:“将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事物安排 在一个画面中。这颇似电影中的蒙太奇, 把不同时空的场面集中在一起,形成有 机、和谐的整体。”[2]例如中国的壁画, 它把一个故事中的多个情节,连续地、跳 跃地统一展现在一幅作品中,这就是蒙太 奇手法。蒙太奇手法的分类至今没有统一 的论述,从其功能作用上来分类,可以分 为叙事、表现和理性蒙太奇三大类。 

二、中国画中的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又称叙述蒙太奇,是影 视片段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指以展 示事件、交代情节、表现冲突为主要宗旨 的蒙太奇手法,为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等人 首创。[3]叙事蒙太奇的用处就在于陈述剧 情,它的剪辑方式按照情节的时间线、因 果关系组接镜头,能够逻辑清晰地陈述故 事,使观者更易理解故事脉络。

时空的转换 ——蒙太奇手法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蒙太奇 中国画创新 第2张

徐悲鸿 愚公移山 143cm×424cm

刘勰在 《文心雕龙》章句篇中就有写道:“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 而成篇。”“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 序。”[4]其意与叙事蒙太奇不谋而合,可 以借助这句话来简单对叙事蒙太奇理论做 出解释。其中平行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和连续蒙太奇四类在其功能上 作为归类都可以被叙事蒙太奇所包括。 

在早期的传统绘画中,虽没有对蒙 太奇思维的论述,但也有类似的思想和绘 画作品。从传统山水画的透视法则中,宋 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法,也 就是中国画的散点透视。

这一透视法则也 体现出山水画没有一个固定视角,它会随 着画家视点不断移动产生新的焦点,从而 在一幅画作中可以画出不同空间的物象, 它打破了时空的规则与限制,赋予了作者 在作品布局上的自由,使得观者拥有无限 的想象空间,从这一方面也能体现中国画 在形式上具有包容性。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hiKongDeZhuanHuanMengTaiQiShouFaZaiZhongGuoHuaZhongDeYingYo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