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松 斋号云瑞堂,江苏东台人。毕业于南 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项目获得者、 南京印社社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 法家、江苏省书法院中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展 (隶书篇)十强、江苏省十佳优秀青年书法家。作品参加了全国首届书法电视大赛,全国 首届手卷展,全国首届行草展,全国第一届、 第二届篆书展,全国第二届册页展,全国第二 届隶书展,全国第二届、第三届扇面展,全国 第五届百家精品展,全国第七届楹联展,全国 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全 国首届“三苏奖”书法展,全国“一山一水” 杯书画大赛,中国文联“中华情”书法、美术 作品展等国家专业展览几十余次。作品获《淳 化阁帖》杯国际“二王”临书金奖(获奖作品 参加专场拍卖会),“盐城市政府文艺”一等 奖,江苏省五星工程金奖,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书法精品金奖。

王润松 草书 苏轼《定风波》 248cm×128cm 2021年 

释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 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 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本属于后知后觉 型,在儿时的记忆里, 多半是小伙伴们玩弹玻 璃珠、滚铁环、打弹弓 等各种消遣。我打小不 爱动的,所以经常背个 军用水壶独自去街边的 小人书摊,一到摊前, 脚像灌了铅似的,怎么 也迈动不得。那时的小 人书封面上的字都是毛 笔书写,其中不乏大家 手迹。 

王润松 隶书对联 240cm×58cm×2 2016年

20世纪80年代初 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文革”时残存的一些 宣传标语,当时也不懂 什么书体,只是觉得好 看。 如果有人问及我的 初始创作,那便是学着 文革体,在小伙伴家门 口涂鸦地乱写一通打倒 XXX,也不知道什么意 思,只图个乐子罢了。 

王润松 隶书对联 180cm×60cm×2 2021年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 课外补习和兴趣班,一 到放暑假,大人们忙着 上下班,早出晚归,白 天巷子里除了些老人就 是恨不得上房揭瓦、钻 山打洞的顽童。为了防 止三五成群的去河里嬉 水出意外,有些家长索 性将小孩锁在家里,我 也没例外。暑假生活除 了做学校发的作业,那 就是捉蚂蚁、西瓜虫, 然后完成父亲布置的毛 笔字作业,不计工拙, 只要完成个张数,有时 写得不过瘾,把电视里 看到的皇帝圣旨瞎编一 通写到自家院墙上,实 在不会的字,用拼音来 凑。自此,学书之路正 式开启。 

王润松 草书 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180cm×95cm 2022年 

释文: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 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初学颜鲁公《多宝 塔碑》,后来见到《李 玄靖碑》更是喜欢,那份清雄和古朴,让人震 撼!到了初中又迷上了北 魏《张玄墓志铭》,它用 笔方圆兼备,笔法中除含 分隶遗意,不少用笔还有 行书的动势,难怪清人会 如此推崇。父亲原先是个 美术工作者,对书法也很 是热爱,订阅了许多书法 报纸杂志,那些期刊更让 我有机会翻阅古今,从秦 诏版,到两汉金石、二 王、宋四家、王觉斯,都 成了我心摹手追的对象。 待到黄瓜园单步 负笈,“朝于斯、夕于 斯”,让我对书法史有了 更全面的认识了解。

王润松 隶书 138cm×69cm 2021年

书画 本同源,然学画三载尚可 示人,书法则未必,临 习与创作之间有一道屏 障,只有打通方能汩汩如 泉。“书法之难,可贵者 胆”,在某一帖上临习下 功夫,但一到创作又不大 容易反现出来,某一天, 迸出一两个有出处的字 来,再往后,熟悉的身影 便逐渐多了,那种违和感 也在逐渐消失,有如孕育 着的一个花苞,天天盼着 啥时候开呀?忽然有一 天,它就绽放了,至于蔫 头耷脑还是婀娜多姿那就 取决于养分吸取的情况 了。 

“勤于思,敏于 行”。艺术之路需循序渐 进,举一反三,方可融会 贯通,书法亦然,字法、 章法、字外功缺一不可。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