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入墨紫阳回, 

点划山川仗玉台。 

敢问尘襟无懒拙, 

行藏日日好诗怀。 

 ——题记 

“好把音书凭过雁”“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在古诗词中,雁这一意 象被历代诗人赋予丰富的情感,佳咏多多。大 雁,也叫鸿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 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的灵物。赵 雁君取“雁君”作名字,平常的字眼已有了不 平常的寓意、能量所在。

赵雁君 楷书 方干《送王霖赴举》 89cm×35cm 2020年

显然,赵雁君本人十 分看好自己的名字,他妥妥地把书写“浙东唐 诗之路”的书法集定名为“诗路雁迹”就是自 信的表现。“雁迹”便是赵雁君作为书法家、 作为浙江书协掌门人的书写墨迹,而且是或飞 或栖、南腔北调带“雁”味的浙东唐诗之路的 书写墨迹,是“诗画浙江”文化工程背景下的 “雁过也”的书写墨迹,是时空回旋、上下千 年的书写墨迹。 

杭州当地一家媒体记者这样评价——

多年来,赵雁君也一直用浓情笔墨书写 着江南水乡的柔美,江南的君子之道……他的 《山水雁迹——赵雁君书法集》,以历代文人 歌颂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地名人的诗词联赋为内 容,用楷、行、草诸体创作了近350件作品,展 现浙江的山水人文之美;他的《诗路雁迹—— 赵雁君“浙东唐诗之路”书法集》,承续着和 《山水雁迹》同样的作品规模和创作理念,从 钱塘江畔的西陵古渡出发,经镜湖、过曹娥 江,溯剡溪,上天姥、登天台,用书法彰显浙 东山水人文之气韵;如今,他徜徉在钱塘江诗 路带上,继续梳理着浙江人文,书写着浙江山 水。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 白)。“茶炉天姥客,棋席剡溪僧”(温庭 筠)。“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方干)。“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皮 日休)。……浙东唐诗之路是照耀中国诗歌国度的璀璨诗歌之路,是集山水、佛道、士族、 隐逸、田园、风俗、书法于一体的七彩诗歌联 欢,横空出世,无法复制,彪炳史册。

赵雁君 草书 白居易《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 245cm×95cm 2020年 释文: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赵雁君 书写“浙东唐诗”基本是楷、隶、草三种书 体,主要由草书担纲。草书不意味着潦草、草 就,草书是有根源的。忙碌、急躁的赵雁君应 该也会一个人在“闲藤居”闭关读帖、静坐、 沉思、内观,单纯的激情是写不好更需要技 术、功力、控制、天赋的草书的,赵雁君舞动 的草书已然是当代书坛的一个重要符号,充 满想象力、冲击力。许多非常有才华的草书 实力派书家一旦落实到个性化创作的时候往 往捉襟见肘,平素仿写某家某派的丰采荡然无 存,而且彼此雷同化倾向严重,辨别不清谁是 谁。

赵雁君独树一帜的草书是在开放的状态中 继承、吸收、丰富、嫁接、突变,又极大地融 入了“赵家璧”面目的“高精密”草书,从黄 庭坚、徐渭王铎三家取法较夥,夹杂些许碑 碣韵律,似乎还有那么一丝陈洪绶绘画的“高 古奇骇”,不主故常,尽管尚有值得推敲完善 的地方,尤其个别线质处理略感“疲软”,要 注意避免花哨的小动作,但大格局大方向难能 可贵。赵雁君草书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跳跃和飞 翔,是雁迹、是雁阵,是笔迹、是笔阵,其中 他的草书对联摆脱依傍,自我区别,不齐而 齐,左右映带,以这样的草书莫测“墨写”浙 东唐诗之路诗歌的星象旌麾,赵雁君分明是怀 有“吃茶去,拿酒来”的亦仙亦侠的情调的, 是饶有兰亭雅集手法的,是随意不随便的,是 笔锋如兵锋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赵雁君 施肩吾《寄四明山子》《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70cm×111cm 2020年 

释文:高栖只在千峰里,尘世望君那 得知。长忆去年风雨夜,向君窗下听猿时。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赵雁君的楷、隶如果不是他出书集中亮 相,外界真的不太会知道写得仍然是打上强 烈“雁迹”烙印的赵雁君书法。与他的草书的 宽绰、雄秀、飘逸、莽苍风格一脉相承,他的 楷、隶书均不拘泥工整,不“安分守己”,均 非惯常的熟悉的选项,憨态可掬。如果严格专 业分析,赵雁君这本书里其实只有两种书体, 草书与楷书。

他的被误以为隶书的书法是糅合 了郑道昭摩崖、《瘗鹤铭》《姚伯多造像碑》 这些类近“隶变”的“准隶书”,刚健含婀 娜,平实抱素雅。至于他的楷书则追慕北碑墓 志,参酌敦煌写经等,楷形隶化,借古开今, 机杼自出,远离今人俗甜之趣,一片“意识 流”与“现实流”的气派。 总体欣赏,赵雁君书法特征可以用“山 水”两字形容:山的硬朗,水的柔润,两者 叠加即形成赵雁君山阴道上顾盼生辉的“山水 书法”,山水精神正是“诗路雁迹”的最好写 照。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